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新课导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牡丹亭》题记


汤显祖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牡丹亭
了解“传奇”
“传奇”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以别于北杂剧,由宋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杂剧的优点。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盛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著名作品有《浣纱记》、《牡丹亭》、《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等。
关于作者: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与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与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交往密切,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进步主张。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
“临川四梦”:
《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一生‘四梦’ ,得意处惟在《牡丹》。”
了解“传奇”
“传奇”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以别于北杂剧,由宋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杂剧的优点。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盛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著名作品有《浣纱记》、《牡丹亭》、《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等。
元曲
散曲
杂剧
套曲
小令

唱+演
(散曲+“科”“白”)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这一句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这里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赏析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两句话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女主人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
赏析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无奈的情绪。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她在这里意识到生命的困境,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唏嘘,则里面并不仅仅残存着纯粹的悲观意绪,主人公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读者不难从中窥探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依据。
赏析
这支曲子温婉迷人,你觉得美在哪里?
(可从画面美、情感美、音韵美等方面进行探究。)
合租探究
画面美
合租探究
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断井颓垣、春花开遍、姹紫嫣红,还有多情而又年轻美貌的少女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图画;“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这十六字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雕梁画栋、飞阁流丹 ,看到了云蒸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夹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美丽的游艇.....
这是多么迷人而又略带怅惘色彩的春景啊!
故事情节
《牡丹亭》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南安郡太守之女杜丽娘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长年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游览花园,为妩媚春色所陶醉。归来伏案小睡,梦境中遇一少年柳梦梅,遂卿卿我我。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从此相思缠绵,伤情而逝。葬于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一座。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
故事情节
三年后,柳梦梅临安赴考,途经南安,偶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病愈后得见丽娘画像,因画生情,丽娘灵魂显现。遂结为夫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
故事情节
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寻找到杜府,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一派胡言,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怎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审讯吊打并判了他斩刑,此时柳梦梅家属找到杜府,报知柳中了状元。
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巡抚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
杜宝是一个正统的封建官僚,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一套规范,并严格地要求和塑造自己的女儿。在他眼中,诗书、女红是名门淑女的必修功课。在她16岁这年,还为她延请秀才陈最良为师。以杜宝之说:“我请陈斋长教书,要拘她身心”,即用一套封建教条去扼杀一个活泼的少女的青春与心灵,将其培养成一个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贤妇”。
1.读完本曲,你脑海中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