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5ò0子洲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教育调研评估0000òò000七年级历史试卷1000)006注意事项:00ò1.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在中国古代,大江大河的阻隔是影响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防止由此造成分裂,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都A.修筑长城B.创立科举制C.修建紫禁城D,开通大运河2.“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粮食为命脉…现在减少徭役赋税,不占用他们的农时,让家家户名户尽情地耕种庄稼,这样国家就会富裕了。”贞观时期,体现上述思想的措施是A.轻徭薄赋,发展农业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C.勤于政事,虚心纳谏D.整顿吏治,裁减冗员3.右图是清代御制《耕织图·耕》。图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A.隋軔级B.唐朝C.北宋D.明軔4.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下列属于他采取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置驻藏办事大臣试场③设置通判④任用文臣管理军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下表呈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表。由此可见,青苗法的实施旨在借贷方式实际支给还贷数实际价值考1200文(借钱还钱)1200文现钱例1000文120斗(借钱还粮)》2400文A.改善农民生活B.增加政府收入00000000C.缓和社会矛盾D.加强人身控制0606.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这些发现5666ò0660666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隔阂的消除C.手工业技艺高超D.民族文化的交融66δ0606子洲县七年级历史圳末试卷-1-(共4页)06666000007.“与秦朝统一六国的公元前221年、隋朝灭陈的589年一样,1279年是中国步入大一统时代的第三个关键性时间节点。”材料中“第三个关键性时间节点”指的是A.元朝完成全国统一B.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C.忽必烈定都大都D.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8.明朝末年,贵族、官僚、地主等侵占民田,朝廷不断加派田赋,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于是爆发了A.黄巢起义B.陈桥兵变C.李自成起义D.白莲教起义9.厦门鼓浪屿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郑成功雕像(见右图)。人们敬仰他主要是因为他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B.收复台湾,维护主权C.组织抗元,宁死不屈D.平定倭患,反击侵略10.清朝经历了置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南书房、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这反映出清朝前期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军风军纪日益败坏C.贵族已退出历史舞台D.宰相制度得以恢复11.明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描写安徽一商人专走川、陕等地贩货,大得其利。在《二刻拍案惊奇》中也描写另一安徽商人,到东北辽阳为商,贩卖人参、貂皮等,往来数年。以上故事情节折射出明朝A.外贸得到了政府的支持B.手工业工场已颇具规模C.商人积极从事长途贸易D.外来高产作物得到推广12.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批判“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认为做官应该“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位思想家是A.韩愈B.柳宗元C.朱熹D.黄宗羲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李渊图B元朝形势图(1330年)(1)年,材料一图A人物建立唐朝,定都长安;(1分)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1分)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双方签订了“”(盟约),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分)图B中①地区在元朝是(机构)辖地。(1分)子洲县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2-(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