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地理期末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地理期末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温州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历史、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2025.6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2 3 4 5
T F T F F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A B D B B D B C C A A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1分)
评分建议:在综合题的阅卷评分标准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应酌情给分。
18.(10分)
(1)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地形:四周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两个角度,答出1点1分);
(补充:位置角度,写“深居内陆”或“远离海洋”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只写“水汽难以到达”一句不给分;地形角度,写“盆地”或“四周高”或“中间低”均可得1分)
(2)①:晴天多雨天少,光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2分);
(补充:写“晴天多雨天少”或“光照时间长”或“太阳能丰富” 或“干旱” 或“降水少”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降水少、夏天高温”等也可2分,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即可2分)
②: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湿度;光伏板支架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侵蚀(1点1分);
(补充:按标准答案给分,减少水分蒸发角度1分,防风沙角度1分)
(3)从生态效益的角度看,锁边工程可以固定流动沙丘,防止沙漠扩张;保护周边绿洲和农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锁边工程促进了能源产业、药材种植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两个角度即可,4分)。
(补充:除标准答案外,学生有从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任意二个角度有相对应的分析均可给4分,写出二个角度的可持续发展但没有相对应分析的给2分;有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但没有写出三个可持续发展的给2分)
19.(10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补充:错别字不扣分,写全部五项内容给2分,写其中任意二个内容以上给1分,写和平共处原则给1分)
(2)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加;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外交领域不断深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写出2点,每点2分);
(补充:写中国外交领域不断深化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或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或积极拓展多边外交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或举办国际会议的次数多、影响大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等均算一点给2分)
(3)国家的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写出2点,每点2分)。(说明:实力角度如经济持续发展或科技实力增强或国防实力增强等任意1点2分,写2点实力增强方面的也只能算一个角度得2分;政策角度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任意1点2分;其它角度如写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或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或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或中国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支持等任意1点给2分)
20.(11分)
(1)①改革开放(1分);理由:1978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2分)。
(说明:写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任意一句意义给2分,只写十一届三中全会给1分,只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给1分,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给2分)
(2)选择任一图片分析历史意义(2分):
图6:“一五计划”在工业和交通运输取得突出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图7:家庭联产承责任制的实施,使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为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以及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图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化了对外开放,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路径,为国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图9:中共二十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时代新征程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确立了行动的指南。
(说明:选择一幅图写出意义给2分;只选幅图,不分析意义不给分;只写意义没有针对哪幅图或没有相关史实给1分)
(3)
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分值
水平1 不明确 论述与材料无关,不得分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得1分 0-1分
水平2 明确 能基本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围绕观点展开论述,但论述不充分或简单罗列 2-3分
水平3 明确 能围绕观点分层展开论述,较充分运用材料中的史实,条理基本清楚 4-5分
水平4 明确 能围绕提炼的观点,充分运用史实分层论证,逻辑清晰,具备有新意或思想深度的升华 6分
示例:
建设中国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加入WTO,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伟大的实践和接力探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根据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确立了行动的指南。
综上,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说明:观点给1分;二个史实以上+分析影响4分;总结1分)
示例2: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后开放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省特区、上海浦东,推动中国不断对外的经济交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作用; 2001年加入WT0,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路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对外开放,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下观点均可以,供参考: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理论创新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断深化改革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制度创新或政策创新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温州市 2024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历史、地理部分 2025.6
温馨提示:本卷共 4 页。所有试题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 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5
分。根据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
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卷相应题号后的 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卷相应题号后的 F 涂
黑)
1.1980 年,我国在邻近港澳台的深圳、珠海、汕
头、厦门设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4 年我国进一步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位于浙
江省的有杭州、宁波和温州。
3.1985 年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均位于南方地
区。
4.我国形成了“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对外开放格局。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百年国耻。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图 1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据图 2,回答第 6-7 题。
6.下列对哀牢山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中纬度地区 ②呈西北-东南走向
③位于 100°W 附近 ④位于云南省的南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主峰高达 3166 米的哀牢山,动植物种类丰富,为世界
生物多样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海拔高,垂直差异
③人口多,精耕细作 ④开荒多,种植多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据表 1,回答第 8-9 题。 图 2 哀牢山地理位置图
表 1 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能耗对比表
二氧化碳 能源费用 平均续航里程 加油/充电 2022 年中国
排放比值 (元/千米) (千米) 时间(分钟) 产量(万辆)
燃油汽车 4 0.6-0.8 900 3-5 2780.9
新能源汽车 1 0.1-0.3 400 快充 30-60 706
8.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
A.没有污染 B.节能减排 C.续航里程长 D.充电时间短
八年级(下)历史、地理部分 第 1 页(共 4 页)
9.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有
①碳排放量高 ②对燃油的依赖度大 ③续航里程短 ④充电时间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人民日报》1949 年 10 月 2 日报道:“从西长安街到东长安街……游行的队伍走到哪里
就和夹道的群众的掌声连成一片,口号声连成一片。”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 B.人民群众拥护新生政权
C.庆祝抗美援朝获得胜利 D.西藏人民庆祝和平解放
11.“1950-1952 年的社会变革,使全国约有 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 7 亿亩土地等生
产资料,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 B.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C.掀起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毛泽东曾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
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下列
史实可以佐证这一经验的有
①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
③掀起全国“大跃进”运动的浪潮 ④进行拨乱反正,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1964 年,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发表,歌词“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我当
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这首赞歌适合于赞美
A.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B.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C.“铁人”王进喜 D.“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15.1984 年 11 月,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因市场需求的增加急需资金扩大生产,通过发行股票向
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②改革极大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③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列“方寸邮票里的国家记忆”展览的部分展品,其共同主题是
西藏和平解放 70周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香港回归祖国 20周年 澳门回归祖国
A.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B.海峡两岸的密切交往
C.外交事业的稳步发展 D.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
17.用 DeepSeek 搜索“2025 年科技文化热点”,出现量子计算实用化突破、新能源与碳中和
科技、数字孪生与文化遗产等中国发展新潮流。这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八年级(下)历史、地理部分 第 2 页(共 4 页)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 3小题,共 31 分)
18.(10 分)2024 年 11 月,世界上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
阻沙防护带正式实现“合龙”。
【锁住大漠筑屏障】 【绿富同兴启新程】
“光伏+治沙”成为当地筑牢
生态防线、增加经济效益的“草
光互补”新模式。在红柳、梭
梭下接种药材肉苁蓉 21.4 万
亩,产值近 4 亿元;种植沙漠
玫瑰近 5 万亩,农户人均增收
3000 元以上;在和田县,沙漠
上建起1000座高效节能温室大
棚,果蔬年产值约 2.4 亿元。
图 3 塔里木盆地“锁边合龙”示意图
【科学治沙蹚新路】
“光伏治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水资源匮乏地区的锁边主要方式,目前已经形成“板上发
电、板下治沙”的良性模式。
图 4 “光伏治沙”模式图
(1)据图 3,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2分)
(2)结合图 3,将图 4“光伏治沙”模式图补充完整。(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释“光伏+治沙”模式的合理性。(4分)
19.(10 分)外交,既靠国家智慧,更靠国家实力。
【崛起·拓展外交舞台】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
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
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
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其他国
家的干涉。
——节选自 1954 年周恩来在印度记
者招待会上的谈话 图 5 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
八年级(下)历史、地理部分 第 3 页(共 4 页)
【谋新·打造大国外交】
时期 国家实力 外交成就
2010 年,中国GDP 超过日本, 2001 年加入WTO;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08 成功承办奥运会;
1978 2021 年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 2014 年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
年 空间站; 2014 年,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
至今 2012 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非正式会议“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5 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 年底,高铁营业里程超过 2016 年主办G20 领导人杭州峰会;
4.5 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2023 年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外交原则。(2分)
(2)依据图 5 和上表,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取得的突破。(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外交突破的原因。(4分)
20.(11 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开创现代化】
材料一 1949 年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大发展阶段:1949
年—1978 年的奠基时期;1978—2012 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的走向成熟时期。
——摘编自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1978年召开中共 2017 中共十九
1949 年中 1956 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7 年中共 2007年中国 大 习近平新 2022 年中共二 21 世纪中叶建
华人民共 社会主义 做出 ① 历史性 十五大 邓 十七大 科 时代中国特色 十大 高举中国 成社会主义现
和国成立 改造完成 决策 小平理论 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思想 特色社会主义 代强国
1954 年人 1957 年底 1982 年中共十 2002 年中共十 2012 年中共十 2021 年实现第 2035 年基本实
民代表大 “一五计 二大 首次提 六大 “三个代 八大 确定全 一个百年奋斗 现社会主义现
会制度确 划”超额完 出中国特色社 表”重要思想 面建成小康社 目标全面建成 代化
立 成 会主义道路 会目标 小康社会
(1)在年代尺上填写①,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选择以 1978 年为阶段节点的理由。(3 分)
【建设现代化】
图 6“一五计划”期间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图 7 1978-2023 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 8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图 9 2022 年中共二十大召开
(2)从以上图片中任意选.择.一.张.图.片.,分析它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 ”为题确定一个观点,并结
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
八年级(下)历史、地理部分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