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城市规模;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④交通通达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的现象。下图为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上图所示国家中“虚假城市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 )A.美国 B.英国C.巴西 D.印度3.下列城镇化发展特征中,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状况的是( )A.进入后期阶段 B.发展速度较快C.出现逆城市化 D.地区差异较小小王和小林相约到城里甲地游玩,通过手机导航APP查询发现,去往甲地的公交可选线路众多,且该地位于公交车站西北仅150米的距离,生活方便。完成下面小题。4.甲地最可能的功能分区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居住区 D.仓储区5.利用手机APP确定甲地与公交站台的方位和距离,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是( )A.GIS B.BDS C.RS D.GPS6.下图是 “ 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 ” ,图中各点的城市区位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城市社区是以非农产业或以第二、三产业为基础,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每个城市社区都有一个社区中心,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康乐、文化、社会事务的场所,以及社区地方政府办公及开会的地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社区中心服务站改造议事会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该城市社区多位于(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8.影响图中城市社区中心形成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A.土地 B.人口 C.交通 D.旅游如图为“某城镇略图”,读图完成下题.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0.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环境优美的是(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11.对图中甲功能区的区位选择错误的是( )A.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避免对城区造成水污染B.临近河流、公路和铁路,水陆交通便利C.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较轻D.在城市外围,环境优美美、日、德三国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城镇发展道路,分别是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口主要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大城市集聚、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在日本城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德国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图为美、日、德三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甲、乙、丙依次表示(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13.图示三个国家中( )A.均未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B.目前德国城镇化水平最高C.美国城镇化起步最早 D.二战后日本城镇化速度最快14.与其他两国相比,甲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明显优点是( )A.城市数量少 B.城市间竞争小C.“大城市病”不严重 D.城市功能区多豫南处于大别山区的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山中风景秀丽,林壑幽美,山外浅山嶙嶙,稻田层层叠叠。豫南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地域文化两大因素的影响,豫南形成了带型、环型、团块型和串联型四类村落。下图为豫南四楼湾村的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豫南形成四种不同村落空间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起伏较大 B.文化层次多元C.分布格局复杂 D.洪涝灾害频繁16.与团块型村落相比,豫南带型村落( )A.防御功能显著 B.沿等高线排列分布C.公共空间形态单一 D.建筑相互联系紧密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区某城镇2015~2030年总体发展规划示意图。(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________,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2)概括甲类功能区分散布局的主要优点。(3)乙、丙功能区中最可能为物流中心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4)简述该规划如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18.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完成下列问题。(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①_______;②_____。(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9.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4)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局部区域图。材料二 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材料三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1)说明地形因素对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3)根据材料三,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水循环的影响。《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A A C A B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D C A C17.(1)方格状 交通分散灵活;不便于对角线方向交通联系。(2)方便居民就近获得商业服务;分散人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3)丙功能区 靠近高速公路入口或铁路站点,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4)以河流湖泊湿地为轴线和中心;工业与居住区之间设置有绿化隔离带;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广布。18.(1)河流(2)街区面积明显扩大 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19.(1)1 000~1 200米左右。 250米至350米之间。 (2)坡度缓。 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3)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4)暴雨山洪(洪涝、洪水)、滑坡及泥石流。20.(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技术难度小;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有利于城市人口集聚;地形开阔,便于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平原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农副产品(2)地处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有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海洋资源(或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丰富;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达,产业基础好(3)变化:土地利用以水田为主;但城镇、滩涂比重上升,水田、旱地等其他用地比重在减少。 影响:城镇用地大幅增加,地表径流增大,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