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人口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能正确反映某一区域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A.常住人口 B.户籍人口 C.人口密度 D.人口增长2015年1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这意味着备受民众关注的全面二孩政策离正式实施又近了一步。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 )A.环境 B.经济 C.文化 D.资源3.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是为了( )A.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B.提升民族人口的素质C.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D.增加我国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新的人口迁移现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深刻影响着我国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迁人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宜人 B.环境优美 C.经济发达 D.婚姻家庭5.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减轻就业压力 B.缓解交通压力 C.提升科技水平 D.提供丰富劳动力读某年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整体上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B.整体上北方地区高,南方地区低C.由高原地区向平原地区逐渐降低 D.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逐渐降低7.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耕地资源的差异②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③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均消费水平的差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根据2020年的数据,中国的总人口约为14.12亿人。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关于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 B.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C.东多西少的主导因素是历史 D.城乡人口密度差异较大9.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交通运输条件 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生活方式 D.政治、历史、文化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B.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C.我国人口约为14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D.我国的环境承载力约为16亿11.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文化C.资源状况 D.生活消费水平12.关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B.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C.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呈正相关D.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合理容量逐渐降低13.二战后,人口由迁入地区变成迁出地区的是( )A.非洲 B.大洋洲 C.北美 D.拉丁美洲14.下列关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空间格局上呈现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三大分区,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人口密度北部明显高于南部和中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先后进行了六次生态移民工程,将123万贫困群众迁到宜居之地。下图为2010~2019年宁夏人口重心分布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关于宁夏人口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 B.2010-2013年人口重心在几何中心北侧C.2013-2015年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较慢 D.2016-2019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16.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D.移民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转变,适应困难二、非选择题17.读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例饼状图(图a)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a,我国东部地区的面积比例比西部地区 ,人口比例却比西部地区 。(2)读图b,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 。(3)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 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4)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18.山东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道完成探究过程。下图为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和中国人口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地形与人口分布: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2)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从海陆位置看,图2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3)纬度与人口分布:我国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大部分位于降水丰沛、气候 的 纬度。(4)综合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带的趋向性。19.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例如:从海岸向内地200千米的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7%。读图,完成相关任务。(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2)推测除南极洲外,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全洲总人口的比例最低的大洲是哪一个 说出你的理由。(3)根据以上分析,试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第一章 人口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C D A A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D D B D17.(1) 小/少 大/多(2)>500人/km (3)黑河-腾冲(4)气候: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多,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合人类居住。地形:东部地区主要位于第二、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18.(1)平原(2)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多(3) 温和(适宜) 中低(4) 低平 中低 临海/沿海19.(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较小(或海洋面积广大);人口分布较少。(2)非洲。非洲海岸线平直,少优良港湾,距离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占非洲总面积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较为凉爽,适宜居住。(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在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地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