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
1.20世纪30年代以前,埃及文明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是后来埃及学家普遍认为,20世纪20年代首次发掘的苏美尔遗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B.史学研究随史料丰富而不断发展
C.历史事实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实
2.古罗马政治家卡西乌斯·狄奥指出:(民主制)号称按平等的法律赋予所有人平等的权利,实际上却与自己的名称背道而驰......君主制虽然让人听了不快,却是最切实可行、适合生活在其治下的政体模式。”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A.民主制违背了历史的潮流 B.君主制更符合民众的利益
C.君主制是现实选择的结果 D.元首政治破坏了共和传统
3.某学者指出,成功的中世纪商人在逝世时都是感到罪疚的,而且把金钱留给教会作为非生产性的用途。成功的新教商人在世时不再对他们的生产活动感到羞愧,逝世时会把金钱留下协助其他人仿效他们。这一转变()
A.得益于科学革命的发生 B.反映了启蒙时代的思考
C.有利于欧洲社会的转型 D.建立了一种新的宇宙观
4.下图为某一帝国的疆域及对外交往线路图,有关该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B.将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传至欧洲
C.在统治帝国期间大规模推广希腊文化D.在4世纪末将基督教奉为帝国国教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文化与外界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A.非洲文明受外界文明影响最多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较落后
C.文明交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D.早期人类文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6.16-17世纪,经马尼拉运来的中国生丝使得墨西哥城和普艾布拉等城镇的丝织业得以维持生产,而棉布等廉价中国商品的输入又能满足银矿工人的生活需要,使金银矿的生产得以持续发展。这反映了()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白银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大西洋三角贸易繁荣 D.太平洋贸易地位的衰弱
7.英国学者怀特海认为,思想史上的18世纪是法国的时代,它重铸了文明世界的前提条件。这一文明世界源自17世纪英国思想,也从该时期英国革命中获得灵感。但是,英国模式总是带有岛国的褊狭性,法国人将其扩大化、清晰化和普及化了。他意在强调()
A.英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较为保守B.法国的启蒙思想具有世界性意义
C.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加速启蒙思想成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催生启蒙运动
8.下表所示为1861年俄国和1868年日本两国的部分改革措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改革措施 俄国(1861年) 日本(1868年)
土地政策 农奴需赎买土地,地主保留特权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允许自由买卖
政治体制 保留沙皇专制制度 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工业化进程 缓慢,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 政府主导快速推进“殖产兴业”
A.日本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俄国改革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为目标
C.日本和俄国的改革因内容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D.两国改革不同程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9.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记者的新闻报道和报刊杂志的思想传播中。“八小时工作制”“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已被很多国家老百姓所熟知。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现代社会
C.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0.大卫·利文斯顿是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和传教士,1852年他开始了对非洲的多次地理旅行,填补了非洲地图的许多空白之处。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1876年部分西欧国家成立了“国家探险和开发非洲协会”。这些活动()
A.助推了对非洲的进一步侵略 B.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
C.实现了非洲向近代文明过渡 D.满足了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愿望
11.1820年,墨西哥独立军与殖民军达成协议:墨西哥独立、以天主教为国教、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同时,实行“三保证”,即保证任何种族的人都能在政府任职;保证所有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所有神职人员的权益。不久,墨西哥获得独立。这说明当时()
A.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完全瓦解 B.墨西哥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开始拉开 D.墨西哥仍面临继续民主革命的任务
12.T-34坦克曾是苏联的主战坦克,其总设计师科什金力主采用倾斜式前装甲板,使得防护性能大为提高。1940年2月,他带病与团队将样车开到莫斯科参加测试,坦克获批量产。他却因坚持工作导致病情加重而去世。由此可知,科什金的研发活动()
A.得益于国家灵活的管理体制 B.彰显了苏联世界第一的国力
C.体现了科技人员的奉献精神 D.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整体走向
13.下图为1936年3月22日《申报周刊》上刊登的漫画《两条被牺牲的牛》,图上一条牛的背上写着华北”,一条牛的背上写着“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下方绅士们身上则写着“日内瓦”,作者的创作意图是()
A.批评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 B.讽刺列强纵容意大利的扩张
C.表达对恢复世界和平的向往 D.揭露国联纵容侵略牺牲弱国
14.20世纪70年代,垄断资本从自身利益出发,把经济下行的原因归结为政府支出过多。为此,西方国家普遍削减了福利支出,并推动社会事业市场化、商业化。由此可知,西方国家的这些做法()
A.进一步扩大国家职能的管理范围 B.有利于缓解“滞胀”带来的危机
C.说明传统自由主义政策得到推广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5.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以实行行业内的合并达成“世界第一的全球规模经营范围”作为一种战略优势,如1995年,日本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组成东京三菱银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银行。同年,英国的葛兰素公司成功并购英国另一大医药公司-韦尔康姆公司,跃居世界第一大医药公司。这折射出()
A.跨国企业不断涌现 B.国际经济竞争激烈
C.产业结构加速变革.D .逆全球化暗流涌动
二、材料分析题(共4大题满分 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虽然土地的分封和国家权力的分割影响了王权的发展,但也使西欧各国封建政治走向不同于东方的道路,特别是不同于中国封建政治的道路。庄园的本质是封建主将其作为对农奴进行超经济剥削的生产单位,领主自用地是封建主对农奴进行超经济的劳役剥削的主要场所。当领主自用地分割出租了之后,劳役剥削也随之不复存在,庄园也就宣告解体。
-选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中世纪早期的城市,古代繁华都市尽遭破坏。残存的城址,只含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期间,偶尔可见贩卖食盐、刀剑和奢侈品的行商小贩,其经济意义无异于乡村,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性质。......10世纪前后,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成为西欧中世纪城市中的佼佼者。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据统计,1100~1300年,英国新兴的大小城镇达 140个。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广泛影响。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物质前提。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
-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圈地运动被注入新的活力。由于得到资产阶级政府的认可,它已经从“私人的暴行”变为可以向国会提出请求并得到国会批准的合法行动了。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经国会批准的圈地法案,1717-1727年共15件,1728-1760年达1482件,1797-1820年更达1727件。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方式的实行,系统选种制的采用,耕作方法的改进,土壤的改良,新肥料的施用,农机的推广,满足了不断扩大的非农人口的市场需求,从而为大工业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卫生问题,部分来自工业污染,部分来自生活污染。城市居民大都是刚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农村的那种散居所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如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所以到处是猪圈。由于厕所不够,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根据记载,曼彻斯特的议会街,每380人才有一个厕所,在居民区,每30幢住满人的房子才有一个厕所。在工人的家里,鸡、猪、甚至马都挤在同一个房子里。当时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一般污水都是通过大大小小的阴沟”通往厕所或死水塘。居住的拥挤和卫生状况的恶化,导致瘟疫横行,危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圈地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圈地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病”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 贡献
但丁 《神曲》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瓦特 改良蒸汽机
康德 《纯粹理论批判》
圣马丁 南美的解放者
马可尼 发明无线电报
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
扎格鲁尔 现代埃及之父
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提炼一个主题,进行论述。(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白人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他认为应该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他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又认为绝对的民主自由和联邦制都不利于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他设想只有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才是不可摧毁的。”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创造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经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又逐渐增加到120多个,东方民族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为标志,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以及争取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主义从争取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变为争取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本国正当经济权益,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便是发展中国家力图维护合法经济权益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胜利以来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对当代国际格局的深远影响。
2025高一历史期末参考答案(2025.0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C B B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B B
16.(1)特点: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级森严;中央集权制民族国家难以形成;实行庄园经济和农奴制度,自给自足。
(2)变化:一批古罗马城市复苏;众多工商业城市兴起。
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使庄园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城市自治;促进了大学的兴起。
17.(1)特点:从私人行为到政府政策;后期获得法律授权;时间较长;数量日益增多。影响:推动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市民阶层的种种陋习;贫富分化的加剧;城市缺乏规划,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滞后。
18.
人物:但丁、马丁·路德、康德
主题: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或人文主义的复兴与发展)
阐释:14--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壮大,资产阶级为摆脱天主教的精神束缚、反抗封建统治,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相继发起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
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在代表作《神曲》中大力抨击天主教会,宣扬人性自由。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的神学统治,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
康德是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道出了启蒙运动的真谛:倡导理性、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主张,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总之,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1)背景:北美独立战争的鼓舞;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西班牙殖民霸工地位的衰落;波利百尔的个人作用。
(2)表现:独立国家数量增多;新兴政治力量响起;从争取政治淘立转向争取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深远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促进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促进国际秩序向民主化、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