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7分)一、(12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襁(qing)褓演绎(yi)恭(g6ng)顺怒不可遏(è)B.霎(shà)时老妪(yù)妩(wǔ)媚接踵(chǒng)而至C.蛮横(heng)消长(zhang)枷(jia)锁选贤与(jǔ)能D.蠕(rǔ)动挚(zh)爱翌(yi)日瞬(shùn)息万变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喧腾浮燥阳奉阴违B.蜿蜒俄顷干预不修边幅C.钟馨指摘突兀行将就木D.瞭望漩涡敕令挑拔离间3.依次填人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故乡的雨,总是带着细腻的美丽和温暖的回忆。一。那些被雨丝浸润的时光,至今仍在心底泛着涟漪。①那时的油纸伞也是极美的,青竹骨架撑着靛蓝的布面,雨珠沿着伞沿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节拍②最难忘的是上学路上,母亲总在门廊下看着我撑伞走进雨幕,回头时她的身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③尤其是黄梅时节,檐角垂下的雨帘笼罩着粉墙黛瓦,连空气里都浮动着青苔与艾草的气息A③①②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且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所谓“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家庭和外界的原因陷入困境,需要予以帮助和保障。B.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C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商业飞行盛况,广泛引发了外国煤体和行业的关注。D.从简帛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阅读载体不断演变,但人们对于阅读的热爱却从未改变。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句话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对书法家张旭狂草艺术境界的经典评价。B.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值得我们深思。C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D.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断”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B.《庄子》一书是庄子所著,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C.中华是礼仪之邦,在交往中常用谦辞,如称自己为“鄙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D.《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二、(8分)7.请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填空。(8分)主题诗文出处评注凄神寒骨,景中含情,描绘出孤寂凄柳宗元《小石谭记》(1)寒之感。意境深远蒹葭萋萋,以自然之景渲染出朦胧迷《蒹葭》(2)茫的氛围。(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希望得到引荐,积极入仕出仕之志端居耻圣明。相》的心理。(4)体现大同社会的美好愿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景。(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借助细节描写,展现诗人悲悯情怀娇儿恶卧踏里裂。歌》一家穷困潦倒的生活。(6)(7)高清情操《卜算借典型意象,寄托诗人孤寂寞沙洲冷。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高自守的心境。借“食马者的错误做法”借物寓意(8)韩愈《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才。表达人才被埋没的愤懑。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6 月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7 分)1. D(2 分) 2. B(2 分) 3. A(2 分) 4. D(2 分) 5. C(2 分) 6. B(2 分)7.(8 分)(1)悄怆幽邃(2)白露为霜(3)欲济无舟楫(4)是故谋闭而不兴(5)布衾多年冷似铁(6)拣尽寒枝不肯栖(7)苏轼(8)策之不以其道8.(7 分)(1)示例:AI 赋能生活,智能点亮未来(2 分)(2)发布政策法规和国际立场文件;推动国际合作;支持成立国际治理机构。(3 分)(3)示例:利大于弊。AI 提升生活效率(如生成文案),推动技术进步,虽有风险但可通过治理规避。(2 分)二、阅读(43 分)9. C(2 分)10. 描绘边塞雪景,渲染苍凉氛围;烘托友人赴边的豪情,为尾联抒情铺垫。(3 分)11.(3 分)(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盘旋飞翔(3)向东12. D(2 分)13.(4 分)(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2)如今我看到你难以穷尽,我若不到你这里,就危险了。14. 示例:鹏志向高远,启示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突破束缚。(3 分)15. B(2 分)16. 比喻,将龙虎山景色比作水墨画卷,生动写出景色的绝美与诗意。(3 分)17. ①失望(因山形低矮);②理性认同(知地质价值);③沉醉(被烟雨意境吸引)。(3 分)18. 内容:总写烟雨龙虎山之美;结构:引出三次游览经历,奠定诗意基调。(3 分)19. C(2 分) 20. D(2 分)21. 引用古语,论证慎独需在细微处坚守道德,增强说服力。(3 分)22. 不能。三段从个人修养到集体融入再到服务人民,层层递进,符合逻辑。(2 分)23. C(2 分)24. 革命信念支撑(如诺沃格勒战斗经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要为人民而活)。(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pdf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