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改编练习卷本试卷共6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本试卷共6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长城北京段考古成果发布,此次长城调查首次使用“碳14”技术判断出该区域长城修建的年代。其核反应方程为,已知碳14的半衰期约为57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粒子B.X粒子是由原子核内部的质子转化为中子产生的,具备一定的电离能力C.100个碳14原子核经过5730年后一定还有50个未衰变D.该核反应过程存在质量亏损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为状态b,再变为状态c,其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气体温度升高B.由状态b沿图像变化到状态c气体温度升高C.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气体要从外界吸热D.气体在状态c的内能大于在状态a的内能3.如图,站在水平台面上的工作人员用轻绳将一个光滑小球从四分之一圆弧最底端缓慢拉到定滑轮处,不计定滑轮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拉力一直不变B.绳的拉力一直减小C.圆弧对小球支持力一直增大D.圆弧对小球支持力一直减小4.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可以产生交变电流,其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线圈电阻,电阻。则( )A.时,线圈与中性面垂直B.线圈转动一周,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C.电阻R两端电压为10VD.电阻R在10s内产生的热量为90J5.2020年9月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右图为此发射过程的简化示意图。航天器先进入圆轨道1做匀速圆周运动,再经椭圆轨道2,最终进入圆轨道3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2分别与轨道1、轨道3相切于P点、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器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大于其在轨道3的运行周期B.航天器在轨道2上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C.航天器在轨道2上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地球的万有引力对其做负功D.航天器在轨道1上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其在轨道3上运行的加速度6.电鳗是放电能力极强的淡水鱼类,具有“水中高压线”的称号。电鳗体内从头到尾都有一些类似小型电池的细胞,这些细胞就像许多叠在一起的叠层电池,这些电池(每个电池电压约0.15伏)串联起来后,在电鳗的头和尾之间就产生了很高的电压,此时在电鳗的头和尾的周围空间产生了类似于等量异种点电荷(O为连线的中点)的强电场。如图所示,虚线为该强电场的等势线分布,实线ABCD为以O点为中心的正方形,点A和D、点B和C分别在等势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鳗的头部带正电B.A点与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B点与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D.负电荷沿正方形对角线从C点向A点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减小7.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abcd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束电子以大小不同、方向垂直ad边界的速度飞入该磁场。对于从不同边界射出的电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从ad边射出的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B.从c点离开的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C.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偏转角最大为πD.从bc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一定大于从ad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司机卸载货物时,为了方便,经常将一块木板搭在车厢和地面之间,使货物沿木板滑下来。把货物的运动看作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分别表示货物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和表示货物下滑的位移和时间,取地面为零势能面,木板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则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9.如图所示,一细束复色光从水中由O点斜射入真空后,分开为a、b两细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小C.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D.a光在这次折射中的速率变化比b光的大10.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竖直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一带正电小球,小球静止时位于N点,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保持小球的带电量不变,现将小球提高到M点由静止释放.则释放后小球从M运动到N过程中( )A.小球的机械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B.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电势能的增加量C.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D.小球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物理实验一般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等。(1)实验原理。某同学在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用波长和的单色光进行实验,得到如图甲和乙所示的干涉条纹,可知,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实验操作。图为“研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________。A.实验中应保证两弹簧测力计外壳与木板平行B.实验中应保证两个分力大小都小于合力大小C.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圆环静止在位置O,标记出两细线的方向,表示分力的方向D.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圆环静止在位置O,测量出两细线的长度,表示分力的大小(3)实验分析。图所示为“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电路,其中E为电源,C为电容器,R为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S为单刀双掷开关,电流表A的零刻线在中央。开关S接1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开关S接2时,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充电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先迅速增大,然后相对平缓增大,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B.充电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先迅速增大,然后逐渐增大并稳定在某一数值C.放电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均匀减小至零D.放电过程中,电流表中的电流方向从左到右12.高精度电阻测温仪的核心部件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一种传感器,其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实验小组利用下列仪器探究传感器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A.传感器电阻(阻值)B.电源(电动势,内阻不计)C.电压表(量程,内阻为)D.电压表(量程,内阻为)E.电流表(量程,内阻不计)F.电流表(量程,内阻不计)G.定值电阻H.定值电阻H.定值电阻I.滑动变阻器J.开关、导线若干(1)为准确测量传感器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设计如图甲所示测量电路,将实物如乙图连线成测量电路 。(2)电路中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定值电阻应选 (均填写仪器前字母)。(3)在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当环境温度为27℃时,电压表读数,电流表读数13.0mA,此时传感器电阻的阻值 Ω。(4)不断改变环境温度,测出对应电阻值,作出电阻随摄氏温度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传感器电阻随摄氏温度关系表达式: 。13.位于O点的振源产生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且此时B点刚开始振动,A点为处的质点,再经0.8s质点A第一次运动到波峰。求:(1)质点A的振动方程及0~0.8s时间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2)该简谐横波的波速。1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正方形导线框abcd,导线框的质量m=0.2kg,边长l=0.1m,电阻R=1Ω,线框右侧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1T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边界MN、PQ与线框ab边平行,且两边界间距离为l。始终给线框施加一功率恒为P=4W的外力,使线框ab边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当ab边离开磁场时,线框立即受到垂直于cd边刚要向左的力F的作用,力F随线框速度的大小v变化的关系为F=kv,k=0.03kg/s,cd边离开磁场时的加速度恰好为零,cd边在磁场中运动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7.508J。求:(1)线框ab边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的大小;(2)线框cd边刚要离开磁场时的速度的大小;(3)线框cd边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t。15.如图所示,水平直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处于自然状态的轻弹簧左端与墙壁相连,A是弹簧末端。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放在B点,A、B之间的距离为5L。某时刻给小滑块施加一个大小等于mg的恒定推力F,F与竖直方向夹角。小滑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向左运动并压缩弹簧最短至О点,然后从О点向右反弹,小滑块运动到A点右侧且与A相距2L的位置时速度为零。已知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求小滑块第一次向左运动到达A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О点与A点的距离以及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若去掉推力F,将滑块推至О点由静止释放,小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高点C后做平抛运动,经过与圆心等高的D点(图中未画出),D与圆心水平距离为圆弧半径2倍,求圆弧半径以及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详解】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1,则X为粒子,故A错误;B.粒子是由原子核内部的中子产生的,即,具备一定的电离能力,故B错误;C.半衰期是针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统计规律,对少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不适用,故C错误;D.衰变过程放出能量,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衰变过程存在质量亏损,故D正确。故选D。2.B【详解】AC.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属于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可得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气体需要放热,AC错误;B.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属于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体积增大,温度升高,B正确;D.对于一定量的气体而言,则有结合图形代入数据可得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因此,气体在状态c的内能等于在状态a的内能,D错误。故选B。3.D【详解】力的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绳的拉力一直增大,圆弧对小球支持力一直减小。故选D。4.D【详解】A.时,电动势为零,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处,故A错误;B.线圈转动一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由图可知一个周期内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故B错误;C.交流电电动势的有效值;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知电阻R两端电压故C错误;D.电阻R在10s内产生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D。5.C【详解】A.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半径越大,公转周期越大,所以航天器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小于其在轨道3的运行周期,故A错误;B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航天器在轨道2上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地球的万有引力对其做负功,故B错误,C正确;D.根据可知,航天器在轨道1上运行的加速度大于其在轨道3上运行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C。6.C【详解】A.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由正极发出,终止于负极,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可知电鳗尾部带正电,故A错误;B.A点与B点关于中垂线左右对称,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B错误;C.B点与D点关于O点对称,B点与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C正确;D.负电荷从C点沿对角线运动到A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C。7.B【详解】ABC.电子的速率不同,运动轨迹半径不同,如图,由周期公式可知,周期与电子的速率无关,所以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相同,根据可得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与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成正比,所以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其轨迹线所对应的圆心角θ越大,故从ad边射出的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且运动时间最长,AC正确,B错误;D.从bc边射出的轨道半径大于从ad边射出的电子的轨道半径,由半径公式可得轨迹半径与速率成正比,则电子的速率越大,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半径越大,故从bc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一定大于从ad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8.AB【详解】A.设木板倾角为,货物质量为,动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可知货物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与成正比,故B正确;C.设车厢距地面高度为h,货物的重力势能为根据动力学公式整理得可知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C错误;D.货物下滑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滑到地面时,重力势能为0,但具有动能,因此机械能不为0,故D错误。故选AB。9.BC【详解】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故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b光,故A错误;B.由图可知a、b光入射角相等,b光的折射角大,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小,故B正确;C.临界角为可知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故C正确;D.根据可知b光在水中的速度小,可知a光在这次折射中的速率变化比b光的小,故D错误。故选BC。10.BC【详解】A、由于有电场做功,故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小球的机械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是改变的,故A错误.B、由题意,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等于重力.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等于重力做功,小球从M运动到N过程中,出现的是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电势能,故B正确;C、释放后小球从M运动到N过程中,弹力做正功,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D、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负功等于重力做的正功,二者的和是0.故D错误.故选BC.11.(1)大于(2)AC(3)AD【详解】(1)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由于甲的条纹间距大于乙的条纹间距,所以。(2)A.为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实验中应保证两弹簧测力计外壳与木板平行,A正确;B.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实验中,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之内,应使两个分力适当大一些,但并不需要保证两个分力大小都小于合力大小,B错误;C.由于细线的拉力方向沿细线,可知,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圆环静止在位置O,标记出两细线的方向,表示分力的方向,C正确;D.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圆环静止在位置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该示数表示分力的大小,不需要测量出两细线的长度,D错误。故选AC。(3)A.充电过程中,电流逐渐减小,并减小得越来越慢,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得越来越慢,由电容的定义式可得则电压表示数先迅速增大,然后相对平缓增大,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A正确;B.充电过程中,由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越来越高,电源与电容器间的电势差越来越小,电流表示数逐渐减小,B错误;C.放电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是逐渐变小的,但不是均匀减小的,C错误;D.放电过程中,电流表中的电流方向从左到右,D正确。故选AD。12.(1)见解析(2) C F G(3)400(4)【详解】(1)(2)[1][2][3]由于电动势,则电路中电压表应选量程为的,并将定值电阻与串联,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则电路中电压表应选C,定值电阻应选G;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可知电流表应选F。(3)当环境温度为27℃时,电压表读数,电流表读数13.0mA,则此时传感器电阻的阻值为(4)设传感器电阻随摄氏温度关系表达式为图像的斜率为根据解得则传感器电阻随摄氏温度关系表达式为13.(1)[或其他正确形式],(2)2m/s【详解】(1)设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时质点A偏离x轴的位移为-4cm,则有解得时A第一次位于波峰,则有解得则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同理,质点B的振动方程为时所以0.8s的时间内,质点B的路程为(2)波的传播周期为设波长为,由图像中A点处坐标,可知解得则波速为代入数据解得14.(1);(2);(3)【详解】(1)线框ab边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感应电流为线框受到的安培力为;线框ab边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则解得线框ab边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的大小(2)线框cd边刚要离开磁场时,加速度恰好为零,有感应电流为其中,解得(3)线框cd边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线框速度为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为则线框受到的安培力与速度成正比,力F也与线框速度成正比,则线框cd边穿过磁场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解得线框cd边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15.(1);(2),;(3),【详解】(1)将拉力F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水平分力为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设a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联立解得(2)设弹性势能最大为,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弹簧被压缩过程中,由能量守恒有小滑块向右运动到与A相距2L的位置时速度为零,由能量守恒有解得,(3)设滑块在C点的速度为,由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为t,竖直方向水平方向联立得设滑块在B点速度的大小为,由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从O反弹至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联立得,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