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改编物理练习卷2(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改编物理练习卷2(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改编练习卷2
一、单选题
1.新房装修后需要通风一段时间,很多材料中都还有一定的放射性元素,比如石材中的氡元素。已知氡核衰变方程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Y射线的本质是高速光子流
B.衰变方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守恒
C.Po核比Rn核的比结合能大
D.通风后石材中的氡元素会衰变得更快
2.一同学利用半圆柱玻璃砖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图示为半圆柱玻璃砖横截面,O点为横截面的圆心所在位置,实验时将只含有红光和蓝光的复色光AO沿半径方向从左侧与玻璃砖底边成30°角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复色光AO被分成OB和 OC两光束,OB沿底边方向水平射出,OC沿与底边成30°角从右侧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B是蓝光
B.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2
C.若将复色光AO绕O点沿逆时针旋转角,OB消失,OC 顺时针旋转角
D.若将半圆形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旋转角,OB消失,OC逆时针旋转角
3.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若某次地震时产生的横波的波长为3km,波源产生横波的振动方程为,纵波的传播速度为6km/s,纵波和横波同时从波源传出,在震源正上方的A地感受到纵波和横波引起振动的时间差为1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地震产生的横波的频率为
B.在A地,先感觉到房屋左右晃动
C.横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5km/s
D.A地离震源的距离为12km
4.2024年,“嫦娥六号”将出征月球,它要飞往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地球。以下是嫦娥六号取样后,在P处由圆形轨道Ⅰ变轨到椭圆轨道Ⅱ,准备返回地球的示意图。则嫦娥六号( )
A.在轨道Ⅰ和Ⅱ运行时均处于超重状态
B.在轨道Ⅰ经过P处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经过P处的速率
C.在轨道Ⅰ和轨道Ⅱ运行至P处时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轨道Ⅰ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Ⅱ的机械能
5.实验室经常使用的电流表是磁电式电流表。这种电流表的构造如图甲所示。极靴和铁芯间的磁场是均匀辐向分布的。当线圈通以如图乙所示的电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圈转动时,在电流确定的情况下,它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不变
B.线圈转动时,螺旋弹簧被扭动,阻碍线圈转动
C.当线圈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b端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
D.当线圈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安培力的作用使线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面,上升过程中,该物体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随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由图中数据可得(  )
A.抛出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
B.上升经过h=2m时,物体的动能为60 J
C.下降经过h=2m时,物体的动能为60 J
D.从抛出至落回地面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减少40 J
7.电感应式车速传感器的结构如下图甲所示。当车轮转动时,轮轴上的铁质感应转子随其一起转动,转子上的轮齿不断靠近和远离感应线圈,在线圈端输出如图乙所示周期变化的感应电压,电控单元ECU根据该电压变化的周期测出车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车速越高,感应电压的周期越大
B.车速越高,感应电压的峰值越小
C.车轮转动时感应转子中不会产生涡流
D.凸齿靠近线圈的过程中,感应电流从端流入ECU
二、多选题
8.2022年6月17日,我国003号航母“福建舰”下水,该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模拟电磁弹射,匝数的线圈可在圆柱形铁芯上无摩擦滑动,并通过电刷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铁芯上存在垂直于表面向外的辐向磁场,线圈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将开关S与1连接,恒流源输出电流使线圈向右匀加速一段时间,之后将开关S掷向2与阻值为的电阻相连,同时施加水平外力F,使线圈向右匀减速到零,线圈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线圈质量、每匝周长,不计线圈及导轨电阻,忽略电刷与导轨间摩擦及空气阻力,则线圈(  )
A.向右匀加速阶段,电流应从恒流源的a端流出
B.向右匀加速阶段,恒流源输出的电流大小为
C.向右匀减速阶段,通过电阻R的电荷为0.25C
D.向右匀减速阶段,水平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
9.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个正四面体,其边长为a,在水平面上的B、C、D三个顶点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的点电荷,一个质量为m的点电荷N恰好可以静止在A点。若把点电荷N从A点沿过A点的竖直面向上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的大小为W。不考虑W对电场的影响,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定(  )
A.A点的电场强度为
B.点电荷N带电荷量大小为
C.A点的电势为
D.点电荷N的电势能将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C质量为4m,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4m的物块B放置在斜面上,轻绳1一端系在B上,另一端绕过光滑定滑轮与另外两轻绳2、3系于O点,其中轻绳3下端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A,轻绳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轻绳1在定滑轮左侧的部分与斜面平行,右侧的部分水平,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轮对轻绳1的作用力大小为
B.斜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C.地面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
D.增大A的质量,整个系统仍原位置静止,则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三、解答题
11.(1)某小组做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实验:
①实验小组中的小华用甲图所示装置做实验,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于桌面,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到的拉力大小。小华做实验时,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要先释放小车后,再接通电源打出几条纸带
D.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②下图中所做的实验与本实验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
A.B.
C. D.
(2)实验小组中的小明用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
①小明同学平衡了摩擦力后.以砂和砂桶的重力为F,在小车质量M保持不变情况下,不断往桶里加砂,砂的质量最终达到,测小车加速度a,作a-F的图像.下列图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②图为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A点为小车刚释放时打下的起始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以上两空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实验小组中的小平同学如换用丙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光电门、遮光条等)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用游标卡尺测遮光条宽度如图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mm。
12.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三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
(1)图甲是“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长槽横臂的挡板A和短槽横臂的挡板B到各自转轴的距离相等。本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若将质量相等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A、B处,传动皮带套在左、右两个塔轮的半径之比为2:1。当转动手柄时,左、右两侧露出的标尺格数之比为 。
(2)在“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实验中,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球的直径 。
(3)在“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控制气体温度这一变量,应 (选填“快速”或“缓慢”)推动活塞,并且避免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13.如图所示,气缸由导热性能良好、横截面积为1:2的两圆筒组成,气缸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其中细筒部分高度为,细筒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压强为,粗筒内有高度为的水银柱,水银柱上端在两圆筒连接处,两不计质量的活塞a、b在粗筒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气体高度,此时两部分气体均处于平衡状态,现将活塞b向上移动,使水银柱的部分进入细筒中后处于平衡状态,求:
(1)活塞b移动后A部分气体的压强;
(2)活塞b向上移动的距离。
14.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水立方”升级改造成“冰立方”,成为冰壶比赛场地。如图所示,投掷线AB距离圆心O为30m。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面光滑而减小减速时的摩擦力。若不擦冰时,冰壶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在某次训练中,运动员推着冰壶C到达投掷线中点时的速度为,接着立即将冰壶以一定的速度向O点推出,推出冰壶后运动员静止(此过程中运动员与冰壶之间的作用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摩擦力)。运动员的质量,所有冰壶的质量均为,冰壶可看作质点,g取,冰壶之间碰撞的机械能损失忽略不计。
(1)求在投掷线处将冰壶推出前后运动员对冰壶所做的功;
(2)如果在圆垒圆心O有对方的冰壶,为了确保将对方冰壶撞出圆垒区,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至少为多少米?(圆垒的半径,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5.“太空粒子探测器”是由加速装置、偏转装置和收集装置三部分组成的,其原理可简化如下:如图所示,辐射状的加速电场区域边界为两个同心圆,圆心为O,外圆的半径,电势,内圆的半径,电势,内圆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收集薄板MN与内圆的一条直径重合,收集薄板两端M、N与内圆间各存在狭缝.假设太空中漂浮着质量、电荷量的带正电粒子,它们能均匀地吸附到外圆面上,并被加速电场从静止开始加速,进入磁场后,发生偏转,最后打在收集薄板MN上并被吸收(收集薄板两侧均能吸收粒子),不考虑粒子相互间的碰撞和作用.
(1)求粒子刚到达内圆时速度的大小;
(2)以收集薄板MN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析外圆哪些位置 的粒子将在电场和磁场中做周期性运动.指出该位置并求出这些粒子运动一个周期内在磁场中所用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详解】AB.由核衰变方程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得Y为α粒子,故AB错误;
C.Po核比Rn核稳定,所以Po核比Rn核的比结合能大,故C正确;
D.原子核的半衰期只与原子核本身有关,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故D错误。故选C。
2.C【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OC已经发生全反射,而OB恰好发生全反射,即OC光的临界角小于OB光的临界角,根据可知,OC光的折射率大于OB光的折射率,即OB是红光,OC是蓝光,故A错误;
B.结合上述可知,OB是红光,其临界角为
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故B错误;
C.若将复色光AO绕O点沿逆时针旋转角,入射角增大,大于两光的临界角,则OB消失,根据反射定律可知,OC 顺时针旋转角,故C正确;
D.若将半圆形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旋转α角,入射角减小,OB不会发生全反射,OB不会消失,根据反射定律可知,OC逆时针旋转角,故D错误。故选C。
3.D【详解】A.根据横波的振动方程可知其频率为故A错误;
BC.根据可知在A地,纵波先达到,先感觉到房屋上下振动再感觉到左右晃动。故BC错误;D.A地离震源的距离满足解得故D正确。故选D。
4.C【详解】A.嫦娥六号在轨道Ⅰ和Ⅱ运行时,均只受万有引力作用,均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D.嫦娥六号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需要在P处点火加速,则嫦娥六号在轨道Ⅰ经过P处的速率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处的速率;点火加速过程,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则嫦娥六号在轨道Ⅰ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Ⅱ的机械能,故BD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可得
可知嫦娥六号在轨道Ⅰ和轨道Ⅱ运行至P处时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故选C。
5.C【详解】A.磁场是均匀地辐向分布的,所以线圈转动时,在电流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左手定则,它两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均为
方向相反,所以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不变,故A正确;
B.线圈转动时,螺旋弹簧被扭动产生弹力,弹力方向与扭动方向相反,阻碍线圈转动,故B正确;
CD.当线圈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左手定则,b端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下,a端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安培力的作用使线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故C错误,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
6.C【详解】A.由题意及图像可知。刚抛出时物体的机械能等于物体的动能,且,故有
由图像可知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为,在最高点时,机械能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且,故有
将数据带入联立可得;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上升经过时,物体的机械能为
此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故此时物体的动能为故B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从抛出到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损耗的机械能为
由于机械能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均匀的减少,故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为恒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根据功能关系可得带入数据可得
当物体从最高点运动至处,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带入数据可得故C正确;
D.从抛出至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分析可知,物体减少的动能等于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带入数据可得故D错误。故选C。
【点睛】物体所有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机械能。明确物体在初、末位置的机械能,判断物体是否机械能守恒。再根据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判断阻力是否为恒力。最后再结合功能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7.D【详解】A.车速越高,转子转速越大,感应电压的周期越小,故A错误;
B.车速越高,磁通量的变化越快,感应电压的峰值越大,故B错误;
C.车轮转动时感应转子中各部分的磁通量不断发生变化,会产生涡流,故C错误;
D.转子被磁化后凸齿为S极,凸齿靠近线圈的过程中,线圈中向左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产生向右的感应电流,即从端流入ECU,故D正确。故选D。
8.AD【详解】A.由左手定定则可知向右匀加速阶段,电流应从恒流源的a端流出,A正确;
B.由图乙可知,向右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故B错误;
C.向右匀减速时,感应电流
通过电阻R的电荷结合图乙求得故C错误;
D.向右匀减速阶段,线圈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结合图象可得,故D正确。故选AD。
9.AB【详解】AB.固定的每个正点电荷对小球的库仑力大小为
设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得
对小球,由平衡条件有解得A点的电场强度为故A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A点的电势为,则A点的电势为
故C错误;
D.把点电荷N从A点沿过A点的竖直面向上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
10.BC【详解】A.对结点O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轻绳1的作用力大小为
轻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滑轮对轻绳1的作用力大小为,故A错误;
B.对B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斜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故B正确;
C.对BC整体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水平向右的拉力T1和地面的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
可知地面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故C正确;
D.增大A的质量,整个系统仍原位置静止,则轻绳1的作用力变大,开始时斜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B受到的摩擦力先不断减小,此后会反向变大,故D错误。故选BC。
11. B D C 0.8 4 9.80
【详解】(1)①[1] A.小车受到的拉力可由拉力传感器测出来,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故A错误;
B.实验前要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能自由匀速滑动,故B正确;
C.为充分利用纸带,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故C错误;
D.小车受到的拉力可以由拉力传感器测出,实验中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②[2]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A.斜面理想实验用的是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A错误;
B.卡文迪什扭秤实验采用的是放大的实验方法,故B错误;
C.共点力合成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C错误;
D.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
(2)①[3]实验时平衡了摩擦力,则图像过原点;但是最后砂桶的质量不是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则图线将出现弯曲;
故选C。
②[4]由于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C点的速度为
[5]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得:
(3)[6]从图中可以看出副尺有20个刻度,则精度为0.05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2.(1) 控制变量法 1:4(2)1.220(3)缓慢
【详解】(1)[1][2]本实验中采用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若将质量相等的两小球分别放在挡板A、B处,两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相等,传动皮带套在左、右两个塔轮的半径之比为2:1,根据
A、B两处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根据
左、右两侧露出的标尺格数之比为1:4。
(2)图乙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为0.05mm。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尺上第4条刻线与主尺上的一条刻线对齐,测量结果为。
(3)在“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控制气体温度这一变量,应缓慢推动活塞,使产生的热量散失掉,并且避免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13.(1);(2)
【详解】(1)活塞b向上移动后,由于两部分圆筒横截面积之比为1:2,则细筒中水银柱的高度为
对A部分气体,初状态,
末状态压强,长度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解得
(2)对B部分气体,初状态,,
末状态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解得
活塞b向上移动的距离为可得
14.(1)37.5J;(2)19.7m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壶推出的过程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设在投掷线处将冰壶推出前后运动员对冰壶所做的功为,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解得
(2)设冰壶到达O点的速度为,接着与静止的冰壶发生弹性碰撞,则有
联立解得,
将对方冰球恰好撞出垒区解得
设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为x,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15.(1) (2) (0, 2m),(2m, 0),(0, -2m),(-2m, 0)
【详解】(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被加速时,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
(2)粒子进入磁场后,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有 解得r=1.0m
因为r=R2,所以由几何关系可知,从收集板左端贴着收集板上表面进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圆周后,射出磁场,进入电场,在电场中先减速后反向加速,并返回磁场,如此反复的周期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解得
粒子进入电场的四个位置坐标分别为(0, 2m),(2m, 0),(0, -2m),(-2m, 0)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