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1.(2分)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2分)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养料和水分
C.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D.人体肠道中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
3.(2分)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土壤 B.一块农田中的动物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 D.一块农田
4.(2分)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  )
A.p B.d C.q D.b
5.(2分)西瓜甘甜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6.(2分)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生物体
7.(2分)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8.(2分)桃花受精完成后,继续发育成为果实的是(  )
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瓣
9.(2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9月10日 B.5月4日 C.6月1日 D.3月12日
10.(2分)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11.(2分)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B.购买未经检疫的猪肉
C.滥食野生动物
D.食用过期食品
12.(2分)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下列不属于呼吸道功能的是(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气体交换
13.(2分)在心脏结构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4.(2分)某位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后,需要输血进行治疗。该患者应大量输入(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15.(2分)人体的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16.(2分)人的耳是听觉器官。生活中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  )
A.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长时间佩戴耳机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
D.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
17.(2分)年幼的侏儒症患者,为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可以每周少量注射(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胸腺素
18.(2分)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水螅 B.河蚌 C.蛔虫 D.家兔
19.(2分)鱼适于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囊 D.气管
20.(2分)某类动物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具有该特征的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类
21.(2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
A.骨 B.关节 C.肌肉 D.神经
22.(2分)霉菌是一种微生物。下列最容易滋生霉菌的是(  )
A.干燥的衣物 B.密封的罐头
C.潮湿的粮食 D.真空包装的食品
23.(2分)下列选项中,能使牛奶变成酸奶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大肠杆菌
24.(2分)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科、纲、目、门、属、种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纲、界、科、目、种、属、门
25.(2分)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颁布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
D.建立种质库
26.(2分)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家蚕与灿烂的丝绸文化紧密相连,它发育经过的时期依次是(  )
A.卵→蛹→成虫 B.卵→若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
27.(2分)孟德尔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与纯种的矮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杂交,所获得的子一代基因组成是(  )
A.DD B.Dd C.dd D.Dd或dd
28.(2分)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类型是(  )
A.X B.Y C.XY D.XX
29.(2分)在我国,遇到有人突然晕倒等情况需要急救时,可以立即拨打的急救电话是(  )
A.120 B.119 C.114 D.110
30.(2分)调节情绪有利于健康地生活。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听音乐分散注意力
B.把自己的烦恼向朋友诉说
C.将事情放在心里,自己生闷气
D.找一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
二、综合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所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31.(7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下面是“绿叶在光内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A加热,使叶片含有的B溶解到酒精中,答叶片变成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步骤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A     ;B     。
(2)步骤②的目的是形成     实验。
(3)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遮盖部分不变蓝。
实验结论:实验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为它遇碘变蓝。
实验发现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     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选填“导管”或“筛管”)
(5)在植物细胞结构中,    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32.(5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虽然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和胚。(填名称)
(2)在胚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①    。(填名称)
(3)玉米种子内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填名称)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样的种子植物称为     植物。
(5)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播种前往往要松土,这样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
33.(7分)人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消化系统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基础。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由     和消化腺组成。
(2)食物消化的第一站是①    。(填名称)
(3)食物和空气都要经过②    。(填名称)
(4)营养物质中,    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能够初步消化这种营养物质的器官是③    。(填名称)
(5)消化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④    。(填名称)
(6)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其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     。
34.(5分)蚯蚓是一种大家熟悉的动物,有时可以见到蚯蚓在地面上爬行。请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     端。(选填“前”或“后”)
(2)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     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发现有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能辅助运动。
(4)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     。
(5)实验结束后,从珍爱生命角度出发,应将蚯蚓     。
35.(6分)在很多动物体内,有着一个繁忙的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请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应选取尾鳍色素     的活的小鱼进行观察。(选填“多”或“少”)
(2)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泵”是     。
(3)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    。(填名称)
(4)血管①内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血流速度较快,该血管为     。(填名称)
(5)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③    。(填名称)
(6)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的主要功能是     、防御和保护。
36.(5分)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演奏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鸟卵的基本结构与鸡卵相同。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鸡卵结构中,卵壳和③    起保护和减少水分丢失的作用。(填名称)
(2)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     ,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3)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①    。(填名称)
(4)在受精的鸡卵结构中,可以发育成雏鸡的是②    。(填名称)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是鸟类行为中的     。(选填“繁殖行为”或“社会行为”)
37.(5分)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人体通过免疫系统守护健康。请根据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流感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空气和飞沫携带病毒传播的过程属于     。(选填“传染源”或“传播途径”或“易感人群”)
(3)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4)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这种后天形成的免疫类型为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D B C A D C D A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B B A C A D B D D C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C B C A C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1.(2分)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
【解答】解: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养料和水分
C.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D.人体肠道中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
【分析】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对捕食者有利,对被捕食者有害。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双方相互抑制。
(3)合作:同种生物之间为了共同完成某种任务而相互协作,对双方都有利。
(4)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解答】解:A、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物来源,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
B、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都生活在稻田这个环境中,它们会争夺共同需要的养料和水分等资源,双方相互抑制,符合竞争关系的定义,所以杂草和水稻之间属于竞争关系,B正确;
C、蚂蚁合作搬运食物,蚂蚁们是同种生物,它们为了完成搬运食物这一任务而相互协作,这体现的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C错误;
D、人体肠道中的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这些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内,人体为细菌提供生存环境,细菌制造的维生素对人体有益,双方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属于共生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解题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捕食、竞争、合作、共生等不同种间关系的概念,并能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具体的生物关系实例中进行分析。
3.(2分)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土壤 B.一块农田中的动物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 D.一块农田
【分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解答】解: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块农田中的土壤”,只包含了环境中的土壤,“一块农田中的动物”和“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包含生物,没有环境,所以都不属于生态系统。“一块农田”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4.(2分)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  )
A.p B.d C.q D.b
【分析】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而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所以,载玻片上的字母是“p”,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成像特点这一基础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牢记显微镜成像为倒像的原理。
5.(2分)西瓜甘甜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分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等。
【解答】解: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大量的糖类等物质,西瓜甘甜的汁液主要来自液泡,C 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2分)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生物体
【分析】(1)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和组织、器官与系统的概念的相关知识。
7.(2分)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
8.(2分)桃花受精完成后,继续发育成为果实的是(  )
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瓣
【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
【解答】解: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桃花受精完成后,继续发育成为果实的是子房,AB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
9.(2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9月10日 B.5月4日 C.6月1日 D.3月12日
【分析】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建造防风治沙的“绿色长城”,我国还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在这一天里,大家都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
【解答】解:A、9月10日是教师节,是为了表彰和感谢教师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节日,A错误;
B、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主要体现青年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B错误;
C、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等而设立的节日,C错误;
D、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设立这个节日旨在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们重视树木对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特定日期和节日对应关系的知识记忆,此类题目虽然侧重于记忆。
10.(2分)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分析】输卵管输能送卵细胞;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等。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解答】解: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等;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女性生殖器官的主要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1.(2分)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B.购买未经检疫的猪肉
C.滥食野生动物
D.食用过期食品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解答】解:A、使用公筷公勺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符合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要求,A正确。
B、未经检疫的猪肉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携带病原体或含有违禁物质,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B错误。
C、滥食野生动物不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还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不符合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要求,C错误。
D、过期食品可能已经变质,食用后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12.(2分)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下列不属于呼吸道功能的是(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气体交换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解答】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在心脏结构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分析】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解答】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B 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体循环的途经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某位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后,需要输血进行治疗。该患者应大量输入(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分析】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解答】解: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以某位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后,需要输血进行治疗,应大量输入B型血,AC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输血与血型的相关知识。
15.(2分)人体的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解答】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
16.(2分)人的耳是听觉器官。生活中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  )
A.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长时间佩戴耳机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
D.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
【分析】保护好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还应当注意: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解答】解:A、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A不符合题意。
B、长时间佩戴耳机容易损伤耳蜗等结构,B不符合题意。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能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C符合题意。
D、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伤,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耳的保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分)年幼的侏儒症患者,为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可以每周少量注射(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胸腺素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
【解答】解:A.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幼年缺乏会导致侏儒症,A正确。
B.胰岛素调节血糖,缺乏会导致糖尿病,与生长无关,B错误。
C.肾上腺素用于应急反应,不参与生长调节,C错误。
D.胸腺素与免疫相关,无关生长发育,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各类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8.(2分)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水螅 B.河蚌 C.蛔虫 D.家兔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解答】解: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A错误;
B、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B错误;
C、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线虫动物),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C错误;
D、家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知识,主要依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来判断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解题关键在于熟悉常见动物类群的特征以及所属类别。
19.(2分)鱼适于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囊 D.气管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解答】解:A、肺是大多数陆生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用肺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A错误;
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当水从鱼口流入,经过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完成气体交换,B正确;
C、气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它与肺相通,主要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在鸟类飞行时帮助鸟类进行双重呼吸,但气囊本身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气管是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昆虫通过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鱼类的呼吸器官这一基础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牢记不同动物类群所对应的呼吸器官。
20.(2分)某类动物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具有该特征的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类
【分析】(1)节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呼吸器官多样,如气管、鳃等。
(2)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4)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内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解答】解:节肢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没有覆羽、翼、气囊辅助肺呼吸等特点;而鸟类具有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动物类群的特征,通过对各动物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来判断符合题目描述的动物类别。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记忆各类动物的特征,并能与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对比。
21.(2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
A.骨 B.关节 C.肌肉 D.神经
【分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解答】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
22.(2分)霉菌是一种微生物。下列最容易滋生霉菌的是(  )
A.干燥的衣物 B.密封的罐头
C.潮湿的粮食 D.真空包装的食品
【分析】霉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丰富的有机物等条件。当这些条件满足时,霉菌容易生长繁殖。
【解答】解:A、干燥的衣物缺乏水分,水分条件不满足霉菌生长所需,所以不容易滋生霉菌,A错误;
B、密封的罐头内部处于相对无菌的状态,并且与外界环境隔绝,霉菌难以进入,不利于霉菌滋生,B错误;
C、潮湿的粮食既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粮食本身是有机物),又有水分,同时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等条件,所以最容易滋生霉菌,C正确;
D、真空包装的食品处于无氧环境,且与外界隔绝,霉菌难以生存和繁殖,不容易滋生霉菌,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分析不同物品的环境条件,考查霉菌的生存条件这一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霉菌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等条件,并能据此判断各选项物品是否适合霉菌滋生。
23.(2分)下列选项中,能使牛奶变成酸奶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大肠杆菌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所以选项中,能使牛奶变成酸奶的是乳酸菌,AC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24.(2分)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科、纲、目、门、属、种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纲、界、科、目、种、属、门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分类单位的相关知识,属识记层次。
25.(2分)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颁布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
D.建立种质库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等。就地保护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是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解答】解:A、颁布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能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使生物能够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其物种特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即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对于一些濒危物种在其原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迁地保护能使其暂时脱离威胁,但它不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全面地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和众多生物,不是最有效的措施,C错误;
D、建立种质库主要是保存生物的遗传资源,对于保护生物的基因多样性有重要意义,但它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各种保护措施的特点和作用,并明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核心地位和有效性。
26.(2分)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家蚕与灿烂的丝绸文化紧密相连,它发育经过的时期依次是(  )
A.卵→蛹→成虫 B.卵→若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
【分析】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显著不同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弱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解答】解: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 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家蚕都生殖和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7.(2分)孟德尔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与纯种的矮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杂交,所获得的子一代基因组成是(  )
A.DD B.Dd C.dd D.Dd或dd
【分析】(1)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可能是DD或Dd;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D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隐性基因并不受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2)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基因传递给子代。
【解答】解:纯种高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其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一种,含有基因D。纯种矮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也只有一种,含有基因d。当两者杂交时,精子(含D基因)与卵细胞(含d基因)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子代。子代的基因组成就是D和d组合在一起,即Dd,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基因的传递规律,关键在于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关系以及在亲子代间传递时的分离与组合。
28.(2分)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类型是(  )
A.X B.Y C.XY D.XX
【分析】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它们两者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所以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解答】解:人的性别是一种性状,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2分)在我国,遇到有人突然晕倒等情况需要急救时,可以立即拨打的急救电话是(  )
A.120 B.119 C.114 D.110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急救常识和对应的急救电话。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迅速拨打正确的电话,如120 是医疗急救电话;119 是火警电话号码,主要用于报告火灾等相关紧急情况,114 是查号台服务电话,用于查询各类电话号码等信息;110 是报警电话,主要用于治安等案件报警。
【解答】解:120 是我国统一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遇到有人突然晕倒等需要急救的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些重要的急救常识和对应的急救电话是解题的关键。
30.(2分)调节情绪有利于健康地生活。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听音乐分散注意力
B.把自己的烦恼向朋友诉说
C.将事情放在心里,自己生闷气
D.找一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
【分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烦恼;三、自我安慰。
【解答】解:A,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看电视、听音乐、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A正确。
B、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B正确。
C、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应当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不能将事情放在心里,自己生闷气,这样不利于身心健康,C错误。
D、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二、综合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所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31.(7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下面是“绿叶在光内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A加热,使叶片含有的B溶解到酒精中,答叶片变成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步骤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A  隔水  ;B  叶绿素  。
(2)步骤②的目的是形成  对照  实验。
(3)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遮盖部分不变蓝。
实验结论:实验说明  淀粉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为它遇碘变蓝。
实验发现  光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  筛管  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选填“导管”或“筛管”)
(5)在植物细胞结构中, 叶绿体  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计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实验等。
【解答】解:(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脱色时是将绿叶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所以A为 隔水;B为 叶绿素。
(2)步骤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目的是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遮盖部分不变蓝。实验结论:实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为它遇碘变蓝。实验发现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筛管运输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
(5)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植物细胞结构中,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故答案为:(1)隔水;叶绿素
(2)对照
(3)淀粉;光
(4)筛管
(5)叶绿体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相关知识。
32.(5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虽然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种皮  和胚。(填名称)
(2)在胚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① 胚芽  。(填名称)
(3)玉米种子内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胚乳  。(填名称)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样的种子植物称为  被子  植物。
(5)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播种前往往要松土,这样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空气  。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图中的①胚芽、②胚乳。
【解答】解:(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胚都由胚轴、胚芽、胚根和子叶组成。
(2)种子萌发后,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在胚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①胚芽。
(3)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内,所以玉米种子内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胚乳。
(4)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样的种子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5)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播种前往往要松土,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故答案为:(1)种皮
(2)胚芽
(3)胚乳
(4)被子
(5)空气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条件和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及其种子结构的异同等相关知识。
33.(7分)人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消化系统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基础。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消化腺组成。
(2)食物消化的第一站是① 口腔  。(填名称)
(3)食物和空气都要经过② 咽  。(填名称)
(4)营养物质中, 蛋白质  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能够初步消化这种营养物质的器官是③ 胃  。(填名称)
(5)消化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④ 小肠  。(填名称)
(6)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其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  葡萄糖  。
【分析】图中的①口腔、②咽、③胃、④小肠。
【解答】解:(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食物消化的第一站是①口腔。
(3)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所以食物和空气都要经过②咽。
(4)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能够初步消化这种营养物质的器官是③胃。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所以消化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④小肠。
(6)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其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1)消化道
(2)口腔
(3)咽
(4)蛋白质;胃
(5)小肠
(6)葡萄糖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的相关知识。
34.(5分)蚯蚓是一种大家熟悉的动物,有时可以见到蚯蚓在地面上爬行。请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  前  端。(选填“前”或“后”)
(2)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  体节  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发现有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刚毛  ,能辅助运动。
(4)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  呼吸(或气体交换或生命活动,合理即可)  。
(5)实验结束后,从珍爱生命角度出发,应将蚯蚓  放生(或放回大自然或放归自然环境中,合理即可)  。
【分析】(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这是环节动物的典型特征。蚯蚓身体前端有环带,可据此判断蚯蚓身体的前后端。
(2)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刚毛是蚯蚓腹面的小突起,能增加摩擦力,辅助蚯蚓在土壤中蠕动。
(3)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体表黏液可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表排出。
【解答】解:(1)环带是蚯蚓身体前端的一个特殊结构,颜色较浅,质地光滑,可见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组成,这种结构使得蚯蚓的身体更加灵活,并且这是环节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类群的重要特征。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会发现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在蚯蚓运动时,刚毛可以固定身体,协助肌肉完成运动。
(4)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实验过程中,蚯蚓体表容易干燥,影响其呼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能保持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或气体交换或生命活动,表述合理即可)。
(5)从珍爱生命角度出发,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比如放生(或放回大自然或放归自然环境中,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前
(2)体节
(3)刚毛
(4)呼吸(或气体交换或生命活动,合理即可)
(5)放生(或放回大自然或放归自然环境中,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围绕“观察蚯蚓”实验,全面考查蚯蚓的形态结构、运动、呼吸等生物学特征以及实验伦理。解题关键在于对蚯蚓相关知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以及对实验操作目的的清晰认识。
35.(6分)在很多动物体内,有着一个繁忙的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请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应选取尾鳍色素  少  的活的小鱼进行观察。(选填“多”或“少”)
(2)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泵”是  心脏  。
(3)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 毛细血管  。(填名称)
(4)血管①内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血流速度较快,该血管为  动脉  。(填名称)
(5)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③ 静脉  。(填名称)
(6)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的主要功能是  运输  、防御和保护。
【分析】(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2)图中的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解答】解:(1)为了便于观察小鱼尾鳍中的血液流动情况,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进行观察。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泵”是心脏。
(3)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②毛细血管。
(4)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所以血液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管①内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血流速度较快,该血管为动脉。
(5)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液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③静脉。
(6)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氧气与代谢废物、防御疾病和保护等。
故答案为:(1)少
(2)心脏
(3)毛细血管
(4)动脉
(5)静脉
(6)运输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与主要功能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36.(5分)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演奏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鸟卵的基本结构与鸡卵相同。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鸡卵结构中,卵壳和③ 卵壳膜  起保护和减少水分丢失的作用。(填名称)
(2)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  气孔  ,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3)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① 卵黄  。(填名称)
(4)在受精的鸡卵结构中,可以发育成雏鸡的是② 胚盘  。(填名称)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是鸟类行为中的  繁殖行为  。(选填“繁殖行为”或“社会行为”)
【分析】图中的①卵黄、②胚盘、③卵壳膜。
【解答】解:(1)鸡卵结构中,卵壳和③卵壳膜起保护和减少水分丢失的作用。
(2)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气孔,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3)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①卵黄,所以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卵黄提供,卵白也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水分和营养。
(4)胚盘内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所以在受精的鸡卵结构中,可以发育成雏鸡的是②胚盘。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鸟类为产卵和孵卵做准备而进行的筑巢行为,此行为与鸟类繁殖后代有关,属于鸟类行为中的 繁殖行为。
故答案为:(1)卵壳膜
(2)气孔
(3)卵黄
(4)胚盘
(5)繁殖行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鸟卵的结构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的相关知识。
37.(5分)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人体通过免疫系统守护健康。请根据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染病是由  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流感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空气和飞沫携带病毒传播的过程属于  传播途径  。(选填“传染源”或“传播途径”或“易感人群”)
(3)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保护易感人群  。
(4)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抗体  ,这种后天形成的免疫类型为  特异性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为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空气和飞沫携带病毒传播的过程属于传播途径。
(3)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抗体,增强对流感的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病原体
(2)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4)抗体 特异性
【点评】掌握传染病流行都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