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学校专业班级姓名座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总 得 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花盖梨放在冰雪里保存以减缓腐败速率B.万佛堂石窟易受酸雨腐蚀,pH<7的雨水为酸雨C. 燃烧天然气烹制延吉冷面时,包含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D.“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的绥棱黑陶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 生石膏的化学式:CaSO ·2H OB. NH3的电子式:H:N:HC. N 的结构式:N—N D. H S中的共价键类型:非极性键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 mol ·L- CH CH OH溶液中含有的H 原子总数为6NAB.23g Na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H 的分子总数为0.5NAC.14g N 与足量H 反应,生成NH 的分子总数为NAD.56g 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3NA4. 为探究NaHCO 与一元酸HA(c=1mol ·L ) 发生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已知25 ℃ >T >T .实验序号 试剂I 试剂Ⅱ 反应前温度 反应后温度① 40mL H O 2.12g NaHCO 25℃ T:② 20mL HA+20 mL H O 2.12g NaHCO, 25℃ T ③ 40mL NaOH溶液 2.12g NaHCO 25℃ T ④ 20mL HA 2.12g NaHCO,与 20mL H O形成的溶液 25℃ 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HCO 溶于水吸热B.NaHCO 与HA反应吸热C. 测得25℃>T >T1,说明NaHCO 与NaOH 反应放热D. 预测实验数据:T >T.5.在指定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透明澄清的溶液:K+、Fe +、SO -、NO B.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Na+ 、Ba + 、[Al(OH)4] 、SiO - C.c(CIO)=0.3mol/L的溶液:K+、Na+、CO -、S -D. 加入A1能放出H 的溶液:Mg +、NH *、HCO 、NO 6.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SO 中所含原子数为2NAB. 6mol NO 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C. 11.2LNO与11.2LO 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NAD. 50mL16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0.8NA7.下列气体除杂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气体(杂质) 除杂方法A NO(NO ) 通过NaOH溶液洗气B CO (SO ) 通过饱和NaHCO 溶液洗气C N (O ) 通过灼热的铜网D Cl (HC1) 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某溶液中存在以下离子:NO 、SO -、Al +、H+和 R,其物质的量之比2:3:1:3:1,则R 可能为( )A.Mg + B.Br C.Fe + D. Ba +10. SO 可用于有机合成、制氯磺酸及硫酸、T℃时,往恒容密闭客器中通入2mol SO (g)和1 mol O (g),发生反应生成SO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使SO:全部转化为SO C. 某时刻,容器内可能含有1 mol SO (g)、0.5mol SO (g)D. 反应达到平衡时,v:=7m=()1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常温下,W Z 为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X 与 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Y 的两倍,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Y>XB. 甲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可以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12. 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碳化硅可作耐高温结构材料,是由于其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B. 二氧化硅制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具有半导体的一些性能C. 用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是由于其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反应D. 氮气常用作粮食的保护气,是由于氮气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13.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 )A.向 Fe(NO )2 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 O 溶液,溶液变为黄色,证明H O 氧化性大于Fe +B.将某无色气体通入淀粉-KI 溶液,溶液变蓝,证明该气体具有氧化性C.过 量NH 与Cl 混合有白烟生成,证明NH 与Cl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 ClD.往 6mL0.1mol/LFeCl 溶液中滴加10滴0.1mol/LKI 溶液,加入5mL CCl4,振荡,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4.TiCl 是最重要的钛的卤化物,是生产海绵钛和钛白的重要原料,用TiO 制备TiCL 有直接氯化法①和碳氯化法②,反应如下:①TiO (s)+2Cl (g)=TiCl (g)+O (g)△H =+172 kJ·mol- ②TiO (s)+2Cl (g)+2C(s)—TiCl (g)+2CO(g)△H =-5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反应①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会增大三B.其他条件不变,增加TiO2(s)的量能加快反应①的正反应速率C.反应②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D.2C(s)十O2(g)=—2CO(g)的焓变△H=-223 kJ·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 58 分)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将一小块铝箔与NaOH 溶液混合置于试管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之后产生大 量气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产生大量 气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2)常温下,将少量铁片投入装有足量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 ;加热试管,马上产生大量气泡,加热时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气体冷却后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3)CO和CH 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1 mol CO(g)和 1mol CH (g)分别完全燃烧生成 CO (g) 、H2O(1)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283 kJ 和890 kJ 。已知下述①②中的反应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则:①1 mol 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 及H2O(g) 时,放出的热量 (填“>”“<” 或“=”)890 kJ。②现有5g由CO(g) 和CH4(g) 组成的混合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则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 H2O(1)时,放出的总热量为 kJ。16.化学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化学能向热能、 电能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5分)(1)甘肃省能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河西地区的新能源可开发量整体位居全国前列。下列有关节能和新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A. 节能就是要大力减少能源的使用B.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C. 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石油的消耗D. 研发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池(2)在25℃和101kPa 下,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1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断裂 (填“ 吸收”或“放出”)243 kJ 的能量,1mol 氢 气 和 1mol 氯气反应生成2 mol HCI (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 kJ。(3)近年来电池研究领域研发出了一种纸电池,其组成与传统电池类似,主要包括电极、电解液和隔离膜(如图所示),电极和电解液均“嵌”在纸中。某实验小组用氯化钠、蒸馏水和滤纸制备了电解液和隔离膜,用钢片分别与锌片和金属M, 先后制作了两个简易纸电池。用电流表测试这两个电池;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偏转方向相反。由此说明Cu、Zn、M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包装材料) (正极) (包装材料) (隔离膜负极)(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结果 记录如表: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I Mg、Al 稀硫酸 偏向AlI Cn、AI 稀硫酸 偏向CuⅢ Mg、Al NaOH溶液 偏 向 M g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①实验I 中 Al 作 极,其电极反应式为②实验Ⅱ中Al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③实验Ⅲ中 Al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7、(14分)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 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 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促进农业的生产。(1)已知:①某些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常温常压下,1 mol 理想气体分子 AB 断裂为中性气态原子A 和B所需要的能量或A、B合成理想气体分子所放出的能量)数据如下:化学键 0-0 H一O C一0 C—H 0-0 C—C键能/(kJ· mol ) 803 463 351 414 498 348②H2O(g)—H2O (1) △H=-44 kJ·mol ;CH CH OH(g)—CH CH OH(1)△H=-41.5 kJ·mol- 。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能正确表示乙醇燃烧的能量变化图为图 (填“甲”或“乙”)。甲 乙(3)CO 加氢也可以制备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 C2H OH(g)+3H2O(g)。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CO 和6mol H 放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5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H2的体积分数为30%。①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a.c(CO2)=2c(C2H5OH)b.H2的消耗速率是H2O 的生成速率的3倍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d.H 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②0~5min内,v(CO ) 为 mol·L- ·min ,v(H2O)为mol·L- ·min 。③平衡时,H 的转化率为 %。④平衡时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 倍。(4)汽油的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类,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90号、93号、95号、97号等标号。已知辛烷(C H18) 的燃烧热△H=-5445.3 kJ ·mol- ,则燃烧相同质量的乙醇和辛烷,放热 多的是 (填名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硅、硫、氮等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下列物品或设施:①陶瓷餐具②门窗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硅太阳能电池⑤光导纤维⑥手机芯片。 直接使用了硅单质的是 (用序号填空)。(2)写出实验室用Cu 制备SO 的化学方程式:(3)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 ⑤淀粉-碘溶液体现SO 还原性的是 .(用序号填空)(4)氮氧化物(NO、NO )、SO 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写一种即可)。(5)如图包含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部分装置的夹持仪器已省略),实验室制备并收集NO2制备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A B C D E F(6)选用装置B 制备N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项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学校专业班级姓名座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1-5 BABDA 6-10 BBACA 11-14 AABD15、【答案】(1)铝箔表面的 Al O 薄膜与 NaOH 溶液反应(2分);2Al+2OH+6H O— 2[Al(OH) ]-+3H ↑(2分);放(1分)(2)常温下,铁的表面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 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或铁被钝化,2分);2Fe+6H SO (浓) 6H O(2 分);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分)(3) ①< (2分)②86.95 (2分)16.【答案】(1)B,D (2分 )(2)吸收 (1分) 放出(1分) 183 (2分)(3)Zn>Cu>M (2 分 )(4)①正 (1分) 2H+2e—H ↑(2 分 )②Al-3e—AI(2 分 )③2Al-6e +8OH —2[AIOH]] (2分 )17.【答案】(1)C H OH(1)+3O (g)—=2CO (g)+3H O(1)△H=—1354.5 kJ·mol- (2分 )(2)甲(1分)(3)①cd (对1个给1分,选错不得分,共2分)②0.15(2分);0.225(2分)③75(2分)④0.625( ,2分)(4)辛烷(1分)18、答案(1)④⑥(3)②③⑤(4)光化学烟雾、酸雨等(5) 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