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玉溪师院附中 2027 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Ba—137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选择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古诗文中隐含离子反应的是
选项 古诗文
A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记载:“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B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C 晋代·葛洪《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氢燃烧”反应涉及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B.用电子式表示H2S形成过程:
C.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3.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要求
A K+、Al3+、Cl-、MnO4 - 溶液无色澄清
B H+、NO3-、Ca2+、HCO3- 逐滴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体
C Na+、Cu2+、Cl-、SO42- 逐滴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
D NH4+、Al3+、SO42-、OH- 在新制氯水中也能大量共存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SO2做喷泉实验 B.收集NO
C.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D.验证酸性:H2CO3>H2SiO3
5.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D.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6.工业上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SO2+H2O2+BaCl2=BaSO4↓+2HCl,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L 的Ba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0.4NA
B.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体积为 0.224 L
C.常温常压下,17 g 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1NA
D.此反应中,每消耗1 mol H2O2,转移的电子数为1 NA
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电池装置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甲、乙中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
C.甲、乙中铜片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D.甲、乙中均能发生的反应是Zn+2H+=Zn2++H2↑
8.在化学上,常用CaH2作为制取氢气的药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2+2H2O=Ca(OH)2+2H2↑,在这个反应中
A.CaH2是氧化剂 B.电子转移数目为4e-
C.Ca(OH)2是氧化产物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1︰1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B.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C.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D.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铜网
B CO2(SO2) 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洗气
C FeCl3溶液(FeCl2) 通入适量的Cl2
D Na2CO3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Z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ⅣA族
C.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1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C.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 D.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1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推出的实验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且膨胀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强氧化性
B 分别向MgCl2、AlCl3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Mg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AlCl3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金属性:Mg>Al
C 将样品溶于水,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亚硫酸钠已氧化变质
D 将足量的SO2溶液滴入少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1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5.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燃烧放出能量是因为氢气的能量大于H2O的能量
B.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C.断开1molH-O键吸收930kJ的能量
D.H2和O2生成1molH2O(g)释放的能量等于245kJ
16.用于检测CO的某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从电极I流入Ⅱ电极
B.该装置中H+向电极Ⅱ移动
C.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反应消耗标准状况下CO的体积约为11.2L
D.电极II上发生反应:O2 + 2H2O + 4e-= 4OH-
17.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g)和H2(g),进行合成氨反应,反应过程中部分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表示的物质是H2(g)
t1min时,
t2min时,Y的转化率为33.3%
a、b两点的反应速率:a>b
18.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模拟其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粗盐水中主要含有SO42-、Ca2+、Mg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可以依次加入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适量的盐酸,再过滤进行除杂精制
B.饱和食盐水中应该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操作a是过滤
C.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NH3
D.母液中的溶质含有NH4Cl,该成分可用作氮肥
19.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特别是含硫煤燃烧后产生的SO2危害巨大。为了保护环境,科学家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法,同时还能获得某种重要的工业产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用O2直接氧化SO2是因为氧化速率太慢
B.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4FeSO4+O2+2H2SO4 = 2Fe2(SO4)3+2H2O
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Fe2(SO4)3的浓度会减小
D.得到的化工产品是H2SO4溶液
20.将17.9g由Cu、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2.7 g。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HNO3中,生成了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沉淀的质量为
A.22.1 g B.25.4 g C.33.2g D.30.2 g
21.某溶液仅由Na+、Ca2+、Ba2+、Fe3+、CO32-、SO42-、Cl 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气体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B.白色沉淀2中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一定不存在Ba2+ D.白色沉淀3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8 分)
二、填空题(共 4 题,共 58 分)
22.(14分,每空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⑤ ⑥ ⑦
3 ② ③ ④ ⑧
4 ⑨
5 ⑩
(1)元素⑥的名称为 ;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
(2)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 。
(3)③、④、⑦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②、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用电子式表示③和⑨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6)海带中含有⑩元素,海带灰中含有该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在硫酸酸化下,可用双氧水将其氧化为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5分,除特殊标注外均为2分)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净水消毒剂。工业上以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及少量SiO2)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钠的生产过程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高铁酸钠用于杀菌消毒时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填“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2)菱铁矿粉碎的目的是 ,写出“碱浸”过程中Si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②中的稀硫酸需要用98%的浓硫酸配制,配制时所需玻璃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E.量筒
(4)操作1与操作2的实验名称均为 ,步骤③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为 。
(5)已知Na2FeO4中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4FeO42-+10H2O 4Fe(OH)3+8OH-+3O2↑。将一定量的Na2FeO4投入到pH不同的工业污水中(污水中其余成分均相同),测得溶液中Na2FeO4浓度变化如图曲线Ⅰ、Ⅱ所示。试分析曲线Ⅰ比曲线Ⅱ对应的污水pH (填“高”或“低”)。
24.(14分,每空2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
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
(1)仪器A的名称为 。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v的I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 (用化学方程式解答)。
(4)开始实验时,应先点燃装置I处的酒精灯,待 (填实验现象)后再点燃另一装置的酒精灯。
(5)F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
(6)在综合考虑各因素后,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
①甲建议,在装置I和装置II间增加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其作用是 。
②乙建议,将装置III和IV改成装置V。反应管G中生成的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G的右端,要使沉积的进入收集器,简单操作是 。
25.(15分,除特殊标注外均为2分)无论是在环境保护领域还是在工农业生产领域,氮及其化合物一直是我国科研重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过程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工业合成氨 B.工业利用氨气合成硝酸
C.雷雨天中氮气与氧气生成氮氧化合物 D.通过碱性试剂将气态的氮氧化合物转化为固态含氮化合物
(2)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的原理之一为2NO(g)+2CO(g) N2(g)+2CO2(g)。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5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NO和0.5mol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部分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其中B表示 (填“”或“”)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②该温度下,反应开始至5min时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③3min时,反应 (填“达到”或“未达到”)化学平衡,
6min时,正反应速率 (填“>”“<”或“=”)逆反应速率。
(3)实验室用NaOH溶液对氮氧化合物进行尾气吸收,例如NaOH溶液可将转化为和。该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是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正极为 (填“电极甲”或“电极乙”);正极反应式为 。
玉溪师院附中 2027 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1--5 BDCDD 6--10 CDDBD 11--15BABDD 16--21 DDACBD
22(14分,每空2分) 氮 HClO4 O=C=O Cl-﹥O2-﹥Mg2+ 2H++H2O2+2I-=2H2O+I2
23(15分,除特殊标注外均为2分) +6价; 氧化还原反应
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SiO2+2NaOH=NaSiO3+H2O;
ABDE 过滤; 2Fe2++ ClO-+2H+=2Fe3++Cl- + H2O; 高(1分)
24(14分,每空2分)(1)分液漏斗
(2)
(3)
(4)硬质玻璃管D充满黄绿色气体(或E充满黄绿色气体)
(5)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E
(6) 吸收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 在沉积的固体下方加热
25(15分,除特殊标注外均为2分)(1)AC
未达到 = (1分)
(3)
(4) 电极乙 O2 + 4e-= 2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