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树人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树人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A C D A C A B A D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 B A D B A C B D A B
23.(18分)
(1)因素: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任写2点,得4分)
(2)西安对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辐射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产业流。或者“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任写2个方面,得4分);西安通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城际交通、丰富的技术、活跃的人才资源和有效的投资对周边城市发挥着辐射作用。(任写2个方面,得4分)
(3)①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②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协同协作;③公共服务共建共享;④生态环境共保共治;⑤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⑥建立健全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的政策支持。(1点一分,共6分)
24.(18分)
(1)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需求量大;我国煤炭分布北多南少,分布不均衡;南方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6分)
(2)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提供电力,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6分)
(3)缓解能源短缺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变输煤为输电,缓解煤炭运输压力(6分)
25.(20分)
(1)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带;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带(任写1点得2分);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过渡带;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高原平原过渡(任写1点得2分)
(2)地势高,气候寒冷;多断裂带,地质灾害多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任写2点,4分)
(3)第一产业:退耕还林还草还荒,提高植被覆盖覆盖率;发展生态农业(任写1点得2分)
第二产业: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任写1点得2分)
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控制旅游业规模(任写1点得2分)
(4)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收入;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环境质量(6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扬州市树人高级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 地 理 2025.4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黄河流域既可以分为上中下游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城市群和经济区(图1),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据此完成1~3题。
1.将黄河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区反映了 ( )·
A.区域内部的整体性 B.区域间的相似性
C.区域内部的差异性 D.区域间的关联性
2.黄河流域各城市群( )
A.以分水岭为界线 B.界线与上中下游区界线一致
C.界线具有显著过渡性 D.按照人文特征划分
3.黄河流域不同城市群的划分主要是为了 ( )
A.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B 消除地方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C.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D.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坊茨小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距潍坊市区13千米,近代依靠铁路和煤炭发展成为工矿小镇。小镇拥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21 年被评为首批精品文旅小镇。表1为坊茨镇不同发展阶段主要产业及动力机制统计,据此完成4~6题。
阶段 1960年前 1960年~2010年 2015年以来
产业类型 农业 煤炭工业 工业旅游 文创产业
动力机制. 自然主导 政府支持 商企进驻
4.1960年~2010年、该阶段坊茨镇区域发展特征表现为 ( )
A.农业产值有所下降 B.人地关系相对协调
C.空间结构趋于复杂 D.区域发展总体平衡
5.2015年来,坊茨镇产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是 (
A.文化底蕴 B.交通区位 C 科技创新 D.市场需求
6.坊茨小镇的发展模式适合推广到 ( )
A.文化特色鲜明的乡镇 B.人口外流的空心化乡镇
C.城乡联系较弱的乡镇 D.交通便利的大规模乡镇
黑雷露天煤矿是世界十大煤矿之一,预计可以开采出14.6亿吨煤n大面积的露天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修复困难。图2示意黑雷煤矿位置。据此完成7~8题。
.黑雷露天煤矿,开采的优势条件是 ( )
A.储量丰富 D.交通便利 )煤炭埋藏浅 D.、煤炭品质高
8.黑雷露天煤矿的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是 ( )
A.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B.雨水在矿坑汇集,污染地下水
C.降低风速,减少沙尘暴发生频率 D.破坏地质构造,导致地下塌陷
榆林市地处陕西省北部:煤炭资源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榆林市产业积极实施产业转型,这座历史上曾经“黄沙漫漫不见路”的边城,正开启从“煤都”到“绿都”的加速转变。图3为榆林市产业转型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榆林市发展煤炭工业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 )
A.地形 B.水源 C.技术 D.市场
10.榆林市产业转型主要得益于 (
A.资源禀赋优越 B.产业部门齐全 C.现代技术先进 D.配套设施完善
11.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借鉴的“榆林经验”是( )
A.依靠光热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B.引进资金技术,转型研发产业
C.遵循生态优先,淘汰耗能产业 D.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多元产业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图4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上海市相比,武汉市、重庆市虽同为区域核心城市、但( )
A.产业带动功能最弱 B.都市核心功能最弱
C.交通枢纽功能最弱 D.金融服务功能最弱
13.上海市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较重庆市弱,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交通 B.距离 C.经济 D.科技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将东部产生的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图5为我国入大算力枢纽节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东数西算工程带动作用较小的产业是 ( )
A.交通运输 B 信息通信 C. IT 设备制造 D.土建工程
15.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东数西算”能( )
①减轻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 ②推动西部信息网络的建设
③缓解东西部间交通运输压力 ④促进数据中心相关产业转移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 、 )
A.提升东部地区非实时算力水平 B.加快东部地区数字产业化进程
C.提高西部地区常规能源利用率 D.促进西部地区电子制造业升级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图6 为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域简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从受水区农业发展角度考虑,南水北调中线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为保障④处河道的水质,应该 ( )
A.增加①处河道径流量 B.关停②处污染企业
C.保护③处的生态环境 D.提高④处河道流速
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流域的影响有 ( )
A.减轻汉江上游洪涝灾害 B.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
C.改善汉江下游航运条件 D.加剧汉江下游土壤盐碱化
为了更好地统筹省内的优势资源,实现协调发展,江苏省政府提出了“三圈四带”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图7 为江苏省三大都市圈及四大城市带(沿海,沿江,沿河,沿铁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
20. “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城市是 ( )
A.南通 B.徐州 C.南京 D.连云港
21.徐州对都市圈周边城市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要素集聚 B.科研创新
C.产业溢出 D.辐射带动
22.与苏锡常都市圈相比,南京都市圈的优势是 ( )
A.经济的发展水平 B.城市等级体系
C,受上海辐射程度 D.产业协作条件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 小题, 共5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 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对于基础设施、 产业、服务、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协同和共建的要求, 强调同城化协调以及成本共担机制。2022年3月21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同时提出要发挥西安辐射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的作用.加快“西安一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
村料二 图8为“西安都市图示意图”。
(1)列举影响该都市圈各组团产业定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4分)
(2)西安对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辐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是怎样发挥辐射作用的 (8分)
(3)简述实现“西安一咸阳”一体化应采取的措施。 (6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村料一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但我国煤炭资源的 80%分布于北方,经济发达的江南9省 (市、 区)只占 1.8%。长期以来,我国“北煤南运”存在着运力不足、通道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 图9为我国煤田分布和“北煤南运”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改“北煤南运”为“北电南送”, 即在北方煤炭产地建设“坑口电站”,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将北方能源基地离余电力输送至南方用电大省,缓解南北方相距遥远的输电难题。
(1)结合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现状,简述我国实施“北煤南运”工程的必要性。 (6分)
(2)简析北方“坑口电站”的建设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6分)
(3)说明“北电南送”对长江三角洲的意义。 (6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局称阿坝州)地处岷江干流上游,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极不稳定, 是我国西南山地典型的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图10为阿坝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阿坝州矿产及水力资源丰富,但一直是我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阿坝州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实现成功转型, 于2020年成功脱贫。下表为阿坝州2016年和2023年产业结构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2016年 37.1 47.2 15.7
2023年 19.6 24.4 56
(1)简述阿坝州自然环境过渡性的表现。(4分)
(2)简析阿坝州在水电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4分)
(3)为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列举阿坝州在三次产业发展中可采取的措施。(6分)
(4)说明产业转型对阿坝州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