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 考查层次1 选择 4 化学与生活 了解、理解 (易)2 选择 4 原子结构 了解、理解 (易)3 选择 4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了解、理解 (易)4 选择 4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5 选择 4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6 选择 4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7 选择 4 元素周期律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8 选择 4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9 选择 4 物质制备流程题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10 选择 4 综合分析图像题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11 填空 1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12 填空 16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13 填空 16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14 填空 16 实验探究题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全卷 100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 理解、应用 (中等难度)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全部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 研究发现镓()在进行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31 B.质子数为31C.质量数为68 D.核外电子数为313. 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15 mol·L-1·min-1 B.vB=0.6 mol·L-1·min-1C.vC=0.4 mol·L-1·min-1 D.vD=0.01 mol·L-1·s-14. 某兴趣小组以形状大小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表达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铜片发生氧化反应C.电子流向:锌片→电流表→铜片D.锌片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5. 已知某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B.生成2molAB2(g),放出热量(E1-E2)kJC.1molA2(g)和2molB2(g)的总能量高于2molAB2(g)的能量D.该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6. 铝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为了加快该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将溶液适当加热 B.将铝片更换为铝粉C.将稀硫酸改为98%浓硫酸 D.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7.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属于强碱B.Y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X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H2O弱D.W的最高价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8. 反应4A(s)+3B(g)2C(g)+D(g),经,B的浓度减少。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B.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1C.在末,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D.在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9. 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Cu2O,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B.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Na2SO3溶液洗涤C.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步骤⑤可以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10. 工业上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的NO和NO2,其原理如下。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NaOH溶液浓度越大黏稠度越高。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将NO和NO2体积比为1∶1、2∶1的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NaOH溶液后,氮氧化物吸收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体积比为2∶1的NO和NO2混合气体中通入少量O2,可提高氮氧化物的吸收率B.当NaOH浓度高于1.25 mol·L-1时,吸收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NaOH黏稠度过高,不利于氮氧化物的吸收C.曲线Ⅱ表示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吸收率的变化D.将1 mol NO和3 mol NO2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所得溶液中=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11.(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I.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如图三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锌与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Ⅱ.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原电池示意图。(3)下列实验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A.Cu极有H2产生B.锌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H+向Zn极移动D.电子由Zn经导线流向Cu(4)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5)将稀H2SO4换成CuSO4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的是 (填“锌极”或“铜极”)。Ⅲ.工业合成氨缓解了有限耕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知:共价键 H-H N≡N N-H拆开1mol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 a b c(6)则工业合成氨每生成1mol NH3放出的热量是 kJ。(用含a、b、c的式子表示)。12.(16分)针对下面10种元素,完成以下各小题。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2 C N O Ne3 Na Mg Al Si S Cl(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名称)。(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3)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 族。(4)C与N相比,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6)MgO和Al2O3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7)S和Cl相比,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8)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的物质是 ,晶体硅的主要用途是 (写出一种)。(9)工业上以N2和H2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备NH3,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其碳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比n(C):n(O)= 。(11)写出Al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16分)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化学物质在汽车的动力安全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Ⅰ.(1)某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NaN3分解为Na和N2,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N2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①KClO4是助氧剂,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填“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键和共价键”)。②汽车受到猛烈碰撞时,点火器点火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氮气和金属钠,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关于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填字母)。A. B. C.Ⅱ.汽车尾气主要为CO2、CO、SO2、NO等物质,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主要在因素之一、(2)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___________(填标号)。A.扩大容器体积 B.升高温度 C.使用合适催化剂 D.移出CO2(3)为验证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编号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Ⅰ 280 82Ⅱ 280 b 124Ⅲ 350 a 82①上述实验中a= ,b=②上述实验中,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对比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4)为了测定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浓度如表:时间/s 0 1 2 3 4 5①前4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和1 mol 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下列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序号)。a.b.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N2c.NO的浓度与CO浓度相等d.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e.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14.(16分)有资料认为、不能与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从理论上分析和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并进行探究:I.从理论上分析和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氧化;假设2:氧化。(1)甲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干燥管C的作用是 。③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1正确,则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和。(3)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与的反应。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 。②B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字母编号)。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b.有无色气泡产生c.有红棕色气泡产生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能是 (填字母编号)。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钠 d.生石灰④F中酸性KMnO4的作用是 。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D C D C A B A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11.(12分)(每空2分)(1)放热(2)Ⅲ(3)AD(4)2H++2e-=H2↑(5)铜极(6)12.(16分)(标注2分,其余每空1分)(1)氧(2)Ne(3) ⅢA(4)N(5)NaOH(6)Al2O3(7)Cl(8)SiO2 制芯片(9) (2分)(10)1:2 (2分)(11)Al2O3+6HCl=2AlCl3+3H2O(2分)13.(16分)(每空2分)(1)①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A(2)BC(3)①②I和Ⅲ(4)①②bd14.(16分)(每空2分)(1)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防止倒吸(2)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Na2O2+2NO2 = 2NaNO3(3)①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②c③bd④吸收多余的NO,防止污染空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Ωú?╧┬ú?╕?╥╗╗?╤?╞┌╓╨┐╝╦?╧≥╧╕─┐?φ.docx 2024-2025╤?─Ωú?╧┬ú?╕?╥╗╗?╤?╞┌╓╨┐╝╩è_φ.docx 2024-2025╤?─Ωú?╧┬ú?╕?╥╗╗?╤?╞┌╓╨┐╝▓╬┐╝┤≡?╕╝?╞└╖╓?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