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理论一直是历代医家关注的热点问题,1961年开始,陈可冀和郭士魁等对传统血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认为《内经》中对血液正常流动的生理功能已有较多描述,为血瘀证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其“和血”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血瘀证辨证论治规律的归纳对血瘀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张仲景创立的一系列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如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黄芪桂枝五物汤等,配伍严谨,临床应用恰当,具有可靠疗效,值得后世效仿;王清任创立了以活血为主的方剂33首,主治各类瘀血病证50余种,对活血化瘀现代临床应用和研究皆有重要启发。传统的活血化瘀理论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实现新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这一冠心病防治领域的国际难点,陈可冀等首先提出“血脉瘀阻”为再狭窄发生的主要病机,认为PCI术后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血管壁炎症、细胞增生和基质堆积等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与中医学“心脉痹阻”“心脉不通”有类同之处,属于血瘀证范畴。应用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汤及其简化方进行中药干预再狭窄的研究,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具有预防冠脉PCI术后再狭窄的功用,拓宽了活血化瘀古方的运用范围,也为PCI术后再狭窄的治疗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引起国内外关注。“八五”期间,陈可冀主持进行“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具有抑制家兔骼动脉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形成、减少动脉内膜厚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抗心肌缺血、缺氧等作用。芎芍胶囊是在血府逐瘀汤研究的基础上,简化方药创制成的用以防治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药物。该方由血府逐瘀汤方中的活血化瘀代表药物川芎、赤芍的有效部位川芎总酚和赤芍总苷组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及广东省中医院等合作,进行随机、双盲、多中心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加芎芍胶囊可使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率下降约50%,为药物预防再狭窄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多中心临床及机理研究”获200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摘编自史大卓、徐浩、蒋跃绒、付长庚、刘玥、陈可冀《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材料二现在得冠心病的人很多,经常会听说身边人谁谁做了心脏支架,还搭了不止一根,被人调侃说是身体里“埋着一辆宝马、奔驰”。事实上支架真的能一劳永逸吗 并不是!因为血液是不断流动的,血脂、胆固醇等还是会不断堵塞血管,支架正是为了在血管堵塞后将其撑开,从而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但是,支架并不能阻止这些物质继续沉淀下来。万一支架部位的血管再堵了,那还是会疼痛,只能再装支架,有些人放支架两三年内就会出现再次堵塞。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支架是一个有效应对措施,尤其是在突然急性期的时候。但从长远来看,单纯依靠支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是复发率比较高,二是资金损耗太大,三年两载还好说,时间一长它真撑不住,这是事实。冠心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属于典型的“气虚血瘀”,血瘀就是血脉瘀滞。中医认为“心有心气”,心气指的是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如果真的心气虚,那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促进血液流通。好比是汽车的油不够,电器的电不足。血瘀滞就会引发疼痛,因此对于冠心病而言,治疗血瘀是标,气虚是本。必须得补足心气是在为血脉畅通打下基础,让血液正常流动起来,心主血脉,血脉通畅心脏的瘀滞就消解了。(摘编自李庆海《冠心病,心脏支架搭一个又一个,都不如用中药一张方来去根》)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有毒中药共有80余种,绝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安全性研究,其毒性性质、靶器官、毒性剂量和用药时间关系及毒性防治方法等均不清楚。即便是有少数中药曾经立项研究,但由于时间、经费、研究目标有限,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阐明。其收载的药材和中成药绝大多数品种的用法和用量基本上是沿用古代临床医家个人经验,而不是经过严格设计的安全性研究和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而得到的科学数据确定的,科学依据不足,不能充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很多中药是在临床上出现了较大的安全性问题后才开始进行安全性研究,如含马兜铃酸中药、小柴胡汤、千里光和千柏鼻炎片、何首乌、补骨脂、壮骨关节丸等。发生了毒性反应,再来研究其产生毒性的原因和机制,可见中药安全性研究前瞻性不足。将来应该提前布局、主动出击,对常用中药及其复方进行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以提供足够的安全性信息,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摘编自高月、梁爱华等《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仲景创制的活血化瘀方剂,王清任创制的以活血为主的方剂,都可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提供重要参考。B.芎芍胶囊借鉴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汤并加以简化,由活血化瘀代表药物川芎、赤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C.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芎芍胶囊为代表的活血化瘀中药的介入治疗,可使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率下降约50%。D.虽然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有很多优势,但冠心病急性发作期,还是要通过搭心脏支架有效应对血管堵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干预研究等循证医学方法验证中药疗效,有利于推动活血化瘀理论科学化发展。B.当前,中药安全性研究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和滞后性,缺乏对中药潜在毒性的主动预判,应提前布局、主动出击。C.老王听说何首乌煲汤可辅助治疗白发、脱发,于是长年用何首乌煲汤食用,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这一做法不可取。D.在中药安全性研究方面,古代临床医家个人经验没有参考价值,一定要依托严格设计的安全性研究和临床循证医学研究。3.“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被收入著名医学专家张伯礼主编的医学专著《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以下研究不适合收入本书的一项(3分)A.中药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B.中医食疗养生研究C.青蒿素研究D.糖尿病中医药防治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论述了冠心病的中药治疗,但语言表达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中医。(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只见宝钗探春正在那边看鹤舞,见黛玉去了,三个一同站着说话儿。又见宝玉来了,探春便笑道:“宝哥哥,身上好 我整整的三天没见你了。”宝玉笑道:“①妹妹身上好 我前儿还在大嫂子跟前问你呢。”探春道:“宝哥哥,你往这里来,我和你说话。”宝玉听说,便跟了他,离了钗、玉两个,到了一棵石榴树下。探春因说道:“这几天老爷可曾叫你 ”宝玉笑道:“没有叫。”探春说:“昨儿我恍惚听见说老爷叫你出去的。”宝玉笑道:“那想是别人听错了,并没叫的。”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宝玉道:“我这么城里城外,大廊小庙的逛,也没见个新奇精致东西,左不过是那些金玉铜磁器,没处撂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探春道:“谁要这些。怎么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真竹子根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似的抢了去了。”宝玉笑道:“原来要这个。这不值什么,拿几百钱出去给小子们,管拉一车来。”探春道:“小厮们知道什么。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我还像上回的鞋做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如何呢 ’宝玉笑道:“你提起鞋来,我想起个故事:那一回我穿着,可巧遇见了老爷,老爷就不受用,问是谁做的。我那里敢提‘三妹妹’三个字,我就回说是前儿我生日,是舅母给的。老爷听见是舅母给的,才不好说什么,半日还说:②‘何苦来!虚耗人力,作践绫罗,做这样的东西。’我回来告诉了袭人,袭人说:‘这还罢了,赵姨娘气的抱怨的了不得,正经兄弟,鞋蹋拉袜蹋拉的没人看的见,且做这些东西!’”探春听说,③登时沉下脸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做鞋的人么 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 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做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 这也是白气。”宝玉听了,点头笑道:“你不知道,他心里自然又有个想头了。”探春听说,益发动了气,将头一扭,说道:“连你也糊涂了!他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论理我不该说他,但他忒昏愦的不像了!还有笑话呢,就是上回我给你那钱,替我带那顽的东西。过了两天,他见了我,也是说没钱使,怎么难,我也不理论。谁知后来丫头们出去了,他就抱怨起来,说我攒的钱为什么给你使,倒不给环儿使呢。我听见这话,又好笑,又好气,我就出来往太太跟前去了。”正说着,只见宝钗那边笑道:“④说完了,来罢。显见的是哥哥妹妹了,丢下别人,且说体己去。我们听一句儿就使不得了!”说着,探春、宝玉二人方笑着来了。(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文本二在传统婚姻制度下,庶出的子女仍必须以嫡母为认同的对象,据中国法律的实行情况中历来法律判例所见,容许纳妾的传统旧家庭内,妾之子称父之正妻为“嫡母”,“嫡母对于庶子之权力,较其生母为优,如管理财产权,及法定代理权等” “妾对于亲生子所享之亲权,且受正妻(即嫡母)优先权之限制”,“至生母对于其子女之各项权力,依现时判例则受嫡母优先权之限制”。而王夫人不只是法律上、名义上正式的母亲,也实际地担任了照顾养育的工作。探春与其他姊妹们一样,都因贾母的疼爱而交由王夫人就近照养,第二回即借冷子兴之语说明道:“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到了第七回,贾母则“只留宝玉黛玉二人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故第八十回迎春对王夫人说道:“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至于最小的惜春,亦如第六十五回透过兴儿之口说道:“四姑娘小,他正经是珍大爷亲妹子,因自幼无母,老太太命太太抱过来养这么大。”而贾母已届古稀之年,这些孙女们其实是由女家长王夫人负责照养。(节选自欧丽娟《红楼大观。贾探春论》,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宝玉对探春所托之事满口答应,甚至说“拿几百钱管拉一车来”,表现了他对妹妹托他采买之事的敷衍态度。B.宝玉不敢直言鞋子是探春所做,谎称是自己生日时“舅母给的”,既是为了避贾政责难,也是为了维护三妹妹。C.探春与宝玉的对话充满生活气息,却暗伏家族矛盾,为后文探春理家中与赵姨娘的冲突埋下伏笔,体现“草蛇灰线”手法。D.小说讲了宝玉对探春讲“鞋的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增强了叙述的层次感。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通过家常问候,既表现了宝玉对探春的关心,又暗示了宝玉在贾府中四处周旋的交际状态。B.句子②中“虚耗人力,作践绫罗”的训斥,体现贾政作为封建家长对子女“不务正业”的否定态度,以及反对奢靡的价值观。C.句子③中“登时沉下脸来”的神态描写和激烈的反问语气,充分表现了探春对赵姨娘抱怨的强烈不满,显示了她性格中刚烈的一面。D.句子④中宝钗的这番话看似玩笑,实则暗含讥讽,表现了她对宝玉和探春亲密关系的不满和嫉妒。8.《红楼梦》第五回中探春的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请分析探春的“才”与“志”在文本一当中的具体体现。(4分)9.探春的成长环境对其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两个文本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殿试策问朱厚照①皇帝制曰:创业以武,守成以文,昔人有是说也。我太祖高皇帝,以圣神文武统一天下,建官分籍,各有定制。列圣相承,率循是道,百五十年治定功成。然承平既久,玩愒①乘之。学校之法具存,而士或失业。蠲③货之诏屡下,而人多告饥。流徙之余,化为盗贼,以遗朕宵旰之忧。今赋税馈运,民力竭矣,而军食尚未给;调发战御,兵之力亦劳矣,而民患尚未除。兹欲尽修攘之实,谨恬嬉之戒文治举而武功成天下兵民相卫相养于无事之天以保我国家久安长治之业,宜何如而可 状元殿试卷杨慎恭惟皇帝陛下,保富有之业,思日新之图,阅历熟而见理明,涵养深而持志定。垂衣拱手而天下向风,动颜变色而海内震恐,疆场之虞扑之于方炽,萧墙之梗消之于未形。而皇心谦冲,谓承平既久,玩悒随之。臣伏读至此,窃以为陛下求治心甚至。夫学校者,风俗之首也。程颢谓: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一道德以明礼义,不荒于嬉而毁于随,则淳厚之风可臻,而士之失业者,非所忧矣。民者,国本所系。邵雍谓: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至于流徙之余,聚为盗贼,以人情言之,盗贼亦人耳。在上者,不以无益之工役苦其筋力,不以不中之刑罚残其肌肤,不以流离病其父母妻子,不以诛求损其田庐赀产。则彼之所爱全矣,何故舍其所爱以蹈必死之地哉 昔人有言:“兵务精,不务多。”今兵既多,则财馈不得不多,财馈既多,则民力不容以不屈。调发之伍,动以千百,臣愚以为,本土之壮士,宜自可用。诚使官各尽其人,人人有忘私之公,事事有爱国之诚。不因人成事而老吾之师,不旷日持久而匮吾之财,则文德之敷,云行雨施;武功之建,雷厉风行。臣谨对。(选自牛宏岩《中国历代状元文章精选.杨慎》,有删改)注释:①明武宗。②愒:荒废。③蠲:免除、清除。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找出并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位置上。(3分)谨(A)恬嬉之戒(B)文治举(C)而武功成(D)天下兵民相卫相养(E)于无事之(F)天(G)以保我国家(H)久安长治之业。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分籍”指划分户籍,“籍”与《鸿门宴》中“籍吏民”的“籍”含义和用法不相同。B.“谦冲”指谦逊平和,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思谦冲而自牧”的“谦冲”含义相同。C.“治”指天下治理有序,安定,与《谏逐客书》中“至今治强”的“治”含义不相同。D.“老”使……疲惫,与《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的第一个“老”含义和用法不同。中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慎颂扬朱厚照的治国功绩,守护富强的基业,谋划发展,阅历深厚,志向坚定。B.杨慎认为只要淳朴敦厚的风气形成,士人就可以不用担心学业荒废的问题。C.杨慎引用程颢、邵雍的观点,强调端正风俗、招揽贤才和宽待百姓是治国的根本。D.杨慎提出如果百姓们所珍爱之物得到保全,那么他们就没必要铤而走险沦为盗贼。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一道德以明礼义,不荒于嬉而毁于随。(2)不以不中之刑罚残其肌肤,不以流离病其父母妻子。1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历代帝王“莫不殷忧而道著”,请据此简要概括明武宗朱厚照为达到国家“文治武功”,对哪些问题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甲]临江王节士歌南齐·陆厥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思不可裁,复带秋风来。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乙]秋朝览镜初唐.薛稷客心惊落木,夜坐听秋风。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1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秋思不可裁”的“裁”,以拟物手法将无形秋思具象化,暗示愁绪绵长难以剪断。B.乙诗“夜坐听秋风”一句,承前句的感伤,塑造了一个异乡漂泊、夜坐伤怀的游子形象。C.甲诗“白露惊罗纨”通过细节描写,既写白露湿衣的凉意,又以“惊”字体现内心波动。D.乙诗末句“生涯在镜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悲叹,语言直白,情感浓烈。16.林庚在《说“木叶”》中指出,“木叶”与“落木”虽同指落叶,但在诗歌中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蕴。请结合两首诗,分析如何通过“木叶”“落木”意象传递不同情感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2)六朝旧事随流水, 。 (《桂枝香.金陵怀古》)(3)千乘之国,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4) ,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5)苏洵在《六国论》中用一组对比“ , ”。一针见血指出赂秦政策将导致“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最终难以为继,只能自取灭亡。(6)当我们趁着月色,泛舟游于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时,不禁会想起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写景名句“ , ”。三、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1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8分)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湮没(yān) 言荃(quán ) 觇视(zhàn) 目眦尽裂(zì)B.忖度(cǔn) 舞雩(yú) 参乘(shèng) 浑身解数(xiè)C.陈抟(zhuān) 罪愆(qiān) 壅蔽(yōng) 浅尝辙止(zhé)D.福祉(zhǐ) 接榫(sǔn) 酒撰(zhuàn) 抢呼欲绝(qiāng)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与点也(参与) 以身翼蔽沛公(羽翼)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只是) 膏泽斯民(施恩惠)B.其若是,孰能御之(难道) 拔三川之地(攻取)燕赵之收藏(收藏的金玉珍宝) 率赂秦耶(率领)C.族庖月更刀(众) 使之肖我(像)共其乏困(供) 大礼不辞小让(谦让)D.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 径造庐访成(到)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 弘兹九德(这)2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B.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翻译:是想开拓疆土,朝见秦、楚,统治中国,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翻译:鼎铛和玉石,金块和珠砾,随意丢弃到处都是,秦国人见着,也不觉得可惜。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翻译:想想他们之前的祖父,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2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为他的亲密战友马克思写的悼词,其开头用讳饰的手法,“永远地睡着了”“停止思想了”委婉地说明了马克思逝世的事实。B.小说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情节运行的动力,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突降的“大风雪”促成了一系列情节的巧合,一步步将林冲“逼”上梁山。C.《窦娥冤》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善良者被凌辱欺压,恶人横行霸道,官府昏庸残暴、草菅人命的社会现实,是中国传统戏曲为世界贡献的一部伟大悲剧。D.《阿房宫赋》总结秦朝覆亡教训,《六国论》探究六国破灭缘由,两文均从历史大事件切入,借古讽今,旨在讽谏当权者,彰显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22-23 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类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实时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包括位置信息、行驶轨迹、消费习惯等。但是,一些车主反映,个别车企存在过度或者超出用户授权收集信息的行为。现实中,还有数据因车企技术漏洞或管理疏忽发生泄露,被企业、第三方机构用于商业分析、广告推送等,甚至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活动,乃至①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收集的用户信息数据,为智能辅助驾驶、人车互联等提供了数据基础,成为优化产品性能、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资源。正因此,② 避免其“野蛮生长”,让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收集使用真正向上向善,成为行业发展的“助力”而非“阻力”。对个人信息的越权收集或泄露,本质上是③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给数据权力划清界限。应总结目前的智能网联汽车隐私保护制度,及时依据技术变革加以更新,适时上升为法律或行政法规。同时在内容上要更加强调“数据最小化”原则,即只收集实现特定功能所必需的数据,及时应对新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个人信息保护关乎消费者自己的利益。企业可以把个人信息保护宣传、培训等嵌入汽车销售、上牌登记等环节,引导消费者合理设置隐私权限,在畅享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便利时也扎紧安全的篱笆。《人民日报评论》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字)23.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构成及其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随着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写作、AI绘画等应用逐渐普及。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将极大提升创作效率,推动文化繁荣;也有人担忧,A1的模仿会消解人类创作的独特性,导致文化同质化。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洴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D3.【答案】B4.【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语言严谨准确(1 分),使用大量传统中医、现代医学术语,援引具体研究数据,体现了学术类文章语言的特点(1 分);②材料二语言通俗易懂(1 分),语言口语化,少用专业术语(1 分)。或者回答 材料二语言形象生动(1 分), 使用比喻,将复杂的医学原理解释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1 分)。(材料二语言特点只要回答其中一点即可,答到两点也是封顶 2 分)5.【参考答案】①传承中医药文化,梳理研究中医药经典理论,大胆借鉴古方剂;②推动中西医结合,将传统中医理论应用于更多西医治疗领域,扩大传统中医的影响力;③构建中药安全性研究体系,以科学规范保障用药安全,从而促进中医发展。(每点 2 分)6.【答案】A7.【答案】D8.【参考答案】①“才”:探春托买清新事物,如柳枝编篮等,拒绝世俗金玉古董,展现其高雅脱俗的审美趣味;她对宝玉的“比那一双还加工夫”的制鞋承诺,凸显她精湛的女红技艺。②“志”:探春托买“好字画”等新奇精致的东西及对赵姨娘的态度,足见其不甘为闺阁所限的性格,暗含对大观园外自由世界的向往之志。(“才”与“志”答出一点给 2 分。“才”方面,高雅审美趣味或心灵手巧 2 分,“志”方面,向往自由 2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9.【参考答案】①法律与礼法的约束:封建嫡庶制度下,探春自幼由王夫人抚养,法律上需与生母割裂,导致她对赵姨娘的疏离;②实际养育环境的影响:探春等姐妹由王夫人照管长大,与嫡母形成情感依赖,而赵姨娘只是生了探春,并没有教养疼爱探春,二人没有情感基础;③身份认同的主动选择:探春强调“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呼应“嫡母优先权”的制度,她主动选择符合礼法的身份归属,以摆脱庶出身份的束缚。(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 3 点,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0.【答案】BDG。11.【答案】C。12.【答案】B。13(1)(管理者要)统一道德标准来彰明礼义,不让学业在嬉戏中荒废,在懈怠中毁坏。[①一:统一;②明:彰明;③随:懈怠、放任、随意;④语意通顺,各一分]13(2)(统治者)不滥用不当的刑罚使百姓的身体受到伤害,不让百姓流离失所使他们的父母妻子孩子陷入困苦。[①不中:不恰当;②病:使……陷入困顿(受苦);③妻子:妻子孩子;④语意通顺,各一分]14.【参考答案】(考生归纳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官、教、民、军】①担忧长期太平导致官员懈怠懒政②教化废弛,学校制度仍在,但是读书人却荒废学业。③民生困顿,朝廷减免税收,但是百姓还是穷苦。④流民变成盗贼,威胁社会治安。⑤百姓负担重,军用物资仍然不足⑥军队疲惫,但是忧患却没有得到解决。15.【答案】D16.【参考答案】甲诗“木叶”与江波、秋月等意象组合(1 分)构建出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日图景(1 分),引发出诗人内心的慷慨之情(1 分)。乙诗以“落木”的空阔感强化萧瑟氛围,(1分),将落叶飘零与游子惊心相联系,(1 分),传达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悟。(1 分)17.(1)度义而后动(2)但寒烟衰草凝绿(3)摄乎大国之间(4)有善始者实繁(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6)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18.【答案】B19.【答案】D20.【答案】A21.【答案】C22.【参考答案】①危害国家\社会安全。(考查句子间的递进关系,危害的严重程度应加深,不能体现递进关系的不给分)②更要及时规范车企行为。(根据前文车企收集用户信息数据的重要作用和后文避免其“野蛮生长”的表述进行推测,车企行为需要被规范限制。)③车企对数据权力的滥用\车企滥用数据权力。(需点明主体,主体的错误做法)23.【参考答案】①暗喻(比喻)。构成:本体“隐私权限设置”,喻体“扎紧篱笆”。(2 分)②效果:两者具有相似性(都有防范安全风险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强调消费者应主动设置权限保护隐私。(2 分)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