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科目: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题卷共10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姓名考生号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符号学”,是西方近代思潮中一门尚在不断发展中的重要学派。其理论之奠基者当首推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经过半世纪来的发展,这一派学说不仅已被认为是研究近代诗学的一项重要理论,而且更逐渐被认为是研究世界上一切藉符号与信息交流而形成的所有文化活动的一门最基本的科学。我现在只不过是想要假借一些西方理论的观照,对中国传统中的某一些诗论作一些更为科学性的、更为理论化的反思而已。根据索绪尔的看法,他以为符号是由两个互相依附的层面而形成的,一个是符号具,另一个是符号义。如果把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来看,那么当我们提到“树”时,“树”作为一个单独的语音或字形就只是一个符号具,而由此所产生的对于树的概念,就是一种符号义。但符号具与符号义的关系,却不仅只是如此简单而已,索绪尔又曾把语言分为两个轴线,一个是语序轴,另一个是联想轴,语言所传达的意义不仅只是根据语序轴的排列而出现的一串实质的语言而已,同时还要依赖其联想轴所隐存的一串潜藏的语言来作界定。要想了解一个字或一个语汇的全面意义,除了这个字或这个语汇在语序轴中出现的与其他字或其他语汇之关系所构成的意义以外,还应该注意到这个字或这个语汇在联想轴中所可能有关的一系列的语谱。当一个说者或作者使用此一语汇而不使用彼一语汇之时,其含义都可以因其所引起的联想轴中的潜藏的语谱而有所不同。同时当一个听者或读者接受一个语汇时,也可能因此一语汇在其联想轴中所引起的联想而对之有不同的理解。而对于一篇作品而言,则我们一方面既可以在语序轴中对之作不同层次与不同单位的划分而形成不同的解释,更可以在联想轴中因其所引起的不同的联想而作出不同的解释,而两者又可以相互影响,这种现象自然就为一篇作品所传达的意义提供了开放性的基础,也为读者反应所可能造成的不同的理解提供了开放性的基础。下面我们就将依循这些理论概念,来对张惠言与王国雏说词之“衍义”的诠释之由来略加说明。先谈张惠言对词的诠释,张氏曾谓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首中之“·照花'四句”有“《离骚》‘初服’之意”。就此四句词之表面的语序轴的意义来看,温词原只【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