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
(Theng)
1.C(“通过底层土壤吸收水分来调节…”表述片面,
“治理”)
根据材料一第六段,“当洪水来临时,湿地表面被水淹
12B(子产反对尹何执政的核心理由并非单纯认为尹
没,底层土壤充分吸水;到了干旱的时候,湿地保存的
何“缺乏政治才能”,而是强调没有经过学习和实践
水分会流出,成为水源,补给周边河流和地下水…”
就贸然执政的危险性)
可知应该是吸收和流出两个因素)》
13.(1)如果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会
2B(“这反映了城市化建设和湿地保护之间难以调和
害怕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哪里有闲暇想猎获
的矛盾”错误,于文无据,两者没有必然矛盾,现今湿
禽兽呢?(“御”、宾语前置句各1分,句意2分)
地保护的成绩也能够反证这一点)
(2)大官、大邑,是我用来寄托身家性命的,我却把它
3B(只是介绍巴音布鲁克湿地的沼泽草地和湖泊的形
疏忽了,看轻了。假如没有您这番话,我是不会懂得
成,不能支撑观点。其他均有水分循环、新陈代谢的
这个道理的(“所以”“微”各1分,句意2分》
表达,能够支持该观点)
14.①逻辑严密,层层深人:子产从尹何“少,未知可否”
4.①材料一是科普类文章,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语言
入手,指出其无经验,继而以“操刀而割”“栋折榱
准确严谨,简洁流畅,注重知识性科学性。②材料二
崩”说明后果,强调“学而后入政”,逻辑层层推进,
是新闻通讯类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镜头
令人信服。②比喻说理,形象生动:用“操刀而割”
感的描写吸引读者,有当事人的访谈增强说服力,先
“美锦制衣”“田猎射御”比喻,形象揭示以政学治的
讲现象再谈原因介绍政策增强了逻辑性。(每点2分,
危害,通俗易懂,增强说服力。③情理兼顾,动情晓
答满2点可得4分)
理:直陈子皮“爱人以政”的弊端,同时以“栋也”“人
5.①将湿地保护正式纳入法治轨道。逐步健全地方法
心不同”表达忠心,维护子皮颜面,缓和语气,促其
规,形成一整套守护湿地安全的制度体系。②完善湿
接受。(答对1点2分,答对2点5分;如有其他答
地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原住民逐步退出湿地的生活
案,言之成理也可)》
保障机制。③梳理湿地资源,探索分类管理体系。摸
参考译文:
清家底,注意湿地保护范围的覆盖和可操作性。④加
材料一:
强科研创新和交流合作。推广“智慧湿地”应用,建立
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封邑。子产说:“尹何年
专家咨询机制。(每点2分,答满3点可得6分)
轻,不知能否胜任。”子皮说:“这个人忠厚谨慎,我喜
6B(“主要是为了表现活动盛况令人印象深刻”错误,
爱他,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
原文主要是为了记述丢失帽子的情况)》
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子产说:“不行。一
7C(“从而体现在作者心中父亲知识渊博”错,两处环
个人假如真正喜爱别人,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好处。现
境描写,前者突出了炎炎夏日父子一起读书的宁静,
在您喜爱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这就如同让一
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多半会割伤自己。您
后者突出了寒冷冬夜父亲教“我”读书的温暖,场面温
馨。目的是突出父亲对我的关爱而非“知识渊博”的
的所谓爱人,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那么以后谁还
形象)
敢求得您的喜爱呢?您在郑国如同房屋的栋梁,栋梁
折断了,屋椽自然要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因
8①作者父亲晚年饱受顽疾之苦、丧妻之痛、孤寂之冷,
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譬如您有一
这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使长寿成为沧桑。(2
块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
分)②父亲享年97岁,从年龄上算是长寿,但“我”未
服。担任大官、治理大邑,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
能亲自在父母身边尽孝,为此心怀遗憾与愧
所寄托,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大官大邑与
疚。(2分)
美丽的锦缎相比,不是更加贵重吗?我只听说过学好
9.①文中使用了第一人称“我”,直接呈现个人记忆与情
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没听说过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
感,增强真实感和代入感。②文中使用了第二人称
来让他学习的。如果真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危害。比
“你”,通过“你”制造与读者或自我的对话,拉近距离,
方打猎吧,射箭、驾车这一套练熟了,才能猎获禽兽;
引发共情或自省。③文中使用了第三人称“他”,既能
如果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会害怕
拉开叙述距离,拓展叙事视角,也有助于感情的抒发。
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哪里有闲暇想猎获禽
(每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得6分,大意对即可)
兽呢?”
10BEG(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
子皮说:“太好了!我这个人不聪明。我听说过,
谓危,亦以告也)
君子总是务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小
11.C(文中“子产是以能为郑国”的“为”的意思是
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我是个语文高一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C(“通过底层土壤吸收水分来调节……”表述片面,根据材料一第六段,“当洪水来临时,
湿地表面被水淹没,底层土壤充分吸水;到了干旱的时候,湿地保存的水分会流出,成为水
源,补给周边河流和地下水……”可知应该是吸收和流出两个因素)
2.B(“这反映了城市化建设和湿地保护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错误,于文无据,两者没有必
然矛盾,现今湿地保护的成绩也能够反证这一点)
3.B(只是介绍巴音布鲁克湿地的沼泽草地和湖泊的形成,不能支撑观点。其他均有水分循
环、新陈代谢的表达,能够支持该观点)
4.①材料一是科普类文章,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语言准确严谨,简洁流畅,注重知识性科
学性。②材料二是新闻通讯类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镜头感的描写吸引读者,有
当事人的访谈增强说服力,先讲现象再谈原因介绍政策增强了逻辑性。(每点 2 分,答满 2
点可得 4 分)
5.①将湿地保护正式纳入法治轨道。逐步健全地方法规,形成一整套守护湿地安全的制度体
系。②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原住民逐步退出湿地的生活保障机制。③梳理湿地资源,
探索分类管理体系。摸清家底,注意湿地保护范围的覆盖和可操作性。④加强科研创新和交
流合作。推广“智慧湿地”应用,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每点 2 分,答满 3 点可得 6 分)
6.B(“主要是为了表现活动盛况令人印象深刻”错误,原文主要是为了记述丢失帽子的情况)
7.C(“从而体现在作者心中父亲知识渊博”错,两处环境描写,前者突出了炎炎夏日父子
一起读书的宁静,后者突出了寒冷冬夜父亲教“我”读书的温暖,场面温馨。目的是突出父
亲对我的关爱而非“知识渊博”的形象)
8.①作者父亲晚年饱受顽疾之苦、丧妻之痛、孤寂之冷,这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使长
寿成为沧桑。(2 分)②父亲享年 97 岁,从年龄上算是长寿,但“我”未能亲自在父母身边
尽孝,为此心怀遗憾与愧疚。(2 分)
9.①文中使用了第一人称“我”,直接呈现个人记忆与情感,增强真实感和代入感。②文中
使用了第二人称“你”,通过“你”制造与读者或自我的对话,拉近距离,引发共情或自省。
③文中使用了第三人称“他”,既能拉开叙述距离,拓展叙事视角,也有助于感情的抒发。
(每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3 点得 6 分,大意对即可)
10.BEG(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11.C(文中“子产是以能为郑国”的“为”的意思是“治理”)
12.B(子产反对尹何执政的核心理由并非单纯认为尹何“缺乏政治才能”,而是强调没有经
过学习和实践就贸然执政的危险性)
13.(1)如果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会害怕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
哪里有闲暇想猎获禽兽呢?( “御”、宾语前置句各 1 分,句意 2 分) (2)大官、大邑,是我用来寄托身家性命的,我却把它疏忽了,看轻了。假如没有您这番
话,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所以”“微”各 1 分,句意 2 分)
14. ①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子产从尹何“少,未知可否”入手,指出其无经验,继而以“操
刀而割”“栋折榱崩”说明后果,强调“学而后入政”,逻辑层层推进,令人信服。②比喻说
理,形象生动:用“操刀而割”“美锦制衣”“田猎射御”比喻,形象揭示以政学治的危害,
通俗易懂,增强说服力。③情理兼顾,动情晓理:直陈子皮“爱人以政”的弊端,同时以“栋
也”“人心不同”表达忠心,维护子皮颜面,缓和语气,促其接受。(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2
点 5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封邑。子产说:“尹何年轻,不知能否胜任。”子皮说:“这个人
忠厚谨慎,我喜爱他,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
的方法。”子产说:“不行。一个人假如真正喜爱别人,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好处。现在您喜爱
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这就如同让一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多半会割伤自己。
您的所谓爱人,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那么以后谁还敢求得您的喜爱呢?您在郑国如同房
屋的栋梁,栋梁折断了,屋椽自然要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
部想法说出来呢?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担任大
官、治理大邑,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大官大邑
与美丽的锦缎相比,不是更加贵重吗?我只听说过学好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没听说过就用
治理政事的方式来让他学习的。如果真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危害。比方打猎吧,射箭、驾车
这一套练熟了,才能猎获禽兽;如果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会害怕翻车发
生事故(翻车压死),哪里有闲暇想猎获禽兽呢?”
子皮说:“太好了!我这个人不聪明。我听说过,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
遥远的事情,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我是个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
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大官、大邑,是我用来寄托身家性命的,我却把它疏忽了,看轻了。
假如没有您这番话,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从前我说过:‘您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封
地,在您的庇荫之下,还是可以把封地治理好的。’从现在起才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够的。
从今以后我请您允许,就是治理我的封地,也要听您的意见行事。”
子产说:“人心的不同,就像人的面貌一样。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不过我
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还是要奉告的。”
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实,所以就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子产因此才能治理郑国。
材料二:
孔子谈论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个方面:自我修养严肃认真;服事君王
恭敬谨慎;教养人民多用恩惠;役使百姓合乎道义。”
15.C (“意兴盎然、闲适愉悦”错误。从词人“被排挤、调任”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词人
“搔首思悠悠”当时的感慨之心和愤激之情)
16.相同点:均以玉、琼等晶莹意象构建澄明空灵的意境,《念奴娇》借“玉鉴琼田”映照超
然襟怀,《水调歌头》以“银阙琼钩”暗喻月华皎洁,二者皆体现词人高洁志趣。(2 分)不
同点:《念奴娇》通过“三万顷”的浩瀚与“表里俱澄澈”的物我合一,凸显豪迈超脱的宇
宙意识;(2 分)而《水调歌头》用“珠箔卷琼钩”的精致意象,在追忆往昔的语境中暗含
今昔对比的孤寂感。(2 分)(大意答对即可)
【诗歌解析】
张孝祥此词以独特视角展现中秋之景。上阕描绘中秋夜的繁华美景,“玉界拥银阙”尽
显富丽堂皇。下阕借景抒情,“去年明月依旧”引发对时光流逝与自身境遇的思考。词中虚
实结合,将往昔与当下相连,情感真挚深沉。全词风格豪迈,在描绘美景的同时,透露出豁
达与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心灵触动。
17.(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示例一: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示例二:卧看牵牛织女星 月转过梧
桐树影。示例三: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18.A.风驰电掣(形容速度极快) B.憨态可掬(常形容人或事物笨拙却讨喜的样子,机器
人因穿着特制跑鞋而显得笨拙有趣,又赋予其拟人化的趣味性,画面感强)
19.①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是机器人运动能力的大比拼;④搭配不当,应改为“充满了更
多的遐想与期待”或“产生了更多的遐想与期待”。“充斥了更多的遐想与期待”中“充斥”
含贬义。(每处 2 分,共 4 分)
20.甲: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各种风险。乙:有的机器人则出师不利。(每句 2 分,共 4 分)
21. A(A.表示特定称谓。“泥腿子专家”后面有一个关键词“称谓”。“特定称谓”是指具有
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类型。这些称谓在特定的领域或情境中具有
特定的含义。与题目机器人的特定称谓“天工 Ultra”相同。B.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是
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某个词语或短语具有不同于其字典定义的意思。“精心呵护”,本
意是充满爱意的照料,这里有特殊含义如对机器人进行机械操作、程序控制等。C.表示突出
强调。去掉引号后,语意没有变化。D.表示反语、讽刺。贬义词褒用,褒义词贬用)
22.①科技意义:展示了机器人运动控制、能源管理、环境适应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人工智
能实用化发展。②人文意义:激发公众对科技的兴趣,体现人机协作的可能,为未来智能生
活提供想象空间。(答对 1 点 3 分,答对 2 点 5 分,大意对即可)
23.(一)审题
材料聚焦于数字化时代的背景,明确指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方面是科技与生活方式呈现
出“变”的特点,科技迭代速度极快,不断催生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强调人类对真善美
的追求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是“不变”的,且这种“不变”在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关键的
指引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变”与“不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对个人、社会和
文明发展的意义 。
(二)立意
① 辩证看待“变”与“不变”:阐述“变”与“不变”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的关系。科技与生活方式的“变”为人类社会带来发展机遇,而“不变”的价值追求则
为“变”提供方向和准则,避免“变”走向歧途。
② 以“不变”应“万变”:强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坚守真善美的价值观和对公
平正义的追求,以此为根基,从容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本心,不
迷失方向。
③ “变”推动“不变”的传承与发展:说明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为真善美的传播和
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我们应借助“变”的力量,让“不变”的精神内涵
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三)标题示例
① 标题:《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前行》
立意:在数字化浪潮下,科技与生活方式的“变”为我们创造了更便捷高效的生活,如
互联网打破信息壁垒,让知识传播更迅速。但无论如何变化,真善美的人性光辉和对公平正
义的坚守永远不能改变。我们要以“不变”的价值追求为灯塔,在“变”的时代浪潮中找准
方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例如,在网络时代,有人利用技术恶意造谣,破坏
社会和谐,而坚守诚信的人则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我们应在变化中坚守正道,
砥砺前行 。
② 标题:《坚守本心,拥抱变化》
立意:时代的变革不可阻挡,从传统的书信往来到即时通讯,从线下购物到网络电商,
变化无处不在。然而,我们内心对善良、正义、诚信等品质的追求不能改变。只有坚守本心,
才能在变化中不被物质和欲望所迷惑;只有拥抱变化,才能借助时代发展的力量,更好地践
行真善美的理念。比如,一些企业家在商业浪潮中,坚守诚信经营的原则,同时积极利用数
字化技术拓展业务,既实现了企业发展,又为社会创造了价值。
③ 标题:《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
立意: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形式不断创新,如数字绘画、网络文
学、短视频等新兴形式层出不穷。但艺术追求真善美的本质、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使命始终
不变。我们要认识到“变”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不变”是为了守住根本。我们应鼓励形式
上的创新,同时注重精神内涵的传承,让优秀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变化中生生不息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5.6.30-Theng稿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早在数万年前,人类文明便在江河、湖泊等水源旁悄然萌芽。数十年前,人们赋予这些湿润
的地方一个独特的名字—一湿地。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顾名思义就是富含水分、湿润的地方,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
两大类型。自然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滩涂、泥炭地等水域地带,以及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浅海区、
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全世界湿地的总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我国湿地面积约
56.35万平方千米,有64处国际重要湿地和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居世界
第四位、亚洲第一位。
湿地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他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
天然基因库。其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气候为地球20%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
湿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有人把湿地比喻为天然海绵,因为它可以容纳大量
水分一当洪水来临时,湿地表面被水淹没,底层土壤充分吸水;到了千旱的时候,湿地保存的水
分会流出,成为水源,补给周边河流和地下水。有了湿地,就像给周边区域上了一份水分调节的
安全保险,让这些地方抵抗洪水和千旱的能力都大大增强。
湿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水分循环来改善局部气候和空气质量。植物能大量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这些植物死亡后,残体会交织在一起,在湿地上形成疏松的草根层,碳元素便以固
态形式保存了下来;随着湿地的水分蒸发,碳元素又会源源不断地以气态形式输送到大气中。
人体中的肾脏,发挥调节身体水分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这与湿地对于地球的意义相似,
所以,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摘编自《到底什么是湿地?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材料二:
武汉大学凌波门外的跳水台上,助跑、起跳、腾空、入水…一道优美的孤线划过背景布一般
湛蓝的天慕,在这片水面上腾起一圈雪白的浪花。
“我今年65岁,从12岁开始跳水,在东湖跳水已经半个世纪了。你瞧,现在这水质多好!往
前数20年可不是这样,水面漂着油花儿,还能闻到腥臭味儿。”“老武汉”孙俊是凌波门跳水队的
队长,他用毛巾揩着脸,讲起他和东湖的过往。曾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顾延生
带领团队在江汉湖群布下钻孔,通过钻取沉积物分析湿地演变,结果显示东湖的污染在逐年加
剧。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湖泊湿地面临被围垦、圈占、填埋的问题。
地球之肾,该拿什么去呵护你?武汉拿出的“大招”是法治,唯如此,才能形成长效机制。2010
年,武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将湿地保护正式纳入法治
轨道。此后,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出台,形成一整套守护湿地安全的制度体系。
站在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七壕保护(监测)站纵目远跳,但见湖岸芦苇摇曳,远处洲滩鸥鸟悠
然。
“17.4万亩的沉湖,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
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冯江介绍,沉湖湿地是东亚一澳大利亚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越冬地、停
歌地和繁殖地,被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然而,在沉湖湿地67万亩的试验区和
1.9万亩的缓冲区内,都分布着一些村庄。鸟儿常常啄去庄稼幼苗,或到鱼塘取食鱼虾,导致农户
减产,严重的时候减收超三分之一。“鸟儿吃了庄稼和鱼虾,我们吃啥?”村民们感到无奈。2013
年10月,《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推出,核心只有一条,就是政府掏钱,请鸟
儿“吃饭”。“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农田和鱼塘,按照从高到低的标准进行经济补偿。2019
年,全面取缔沉湖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种植、养殖生产经营活动,退养面积近78万亩,退养
区域纳入统一生态管护。沉湖湿地的蝶变,只是武汉谋划湿地保护“法治篇”的缩影。2016年,
武汉颁布《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将全市近70%的国土空间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保
护范围。2021年12月,《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办法》印发。2022年6月1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施行,武汉积极贯彻实施,推动湿地保护全面走上法治化轨道。
(摘编自《“百湖之市”武汉的湿地保护之道》)
材料三:
近日,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组织编制的《武汉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2025一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印发。
《规划》由发展现状、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管理体系、保护修复、合理利用、能力建设、保障措
施等八个部分组成,是我市全面系统的湿地保护规划。
《规划》系统梳理武汉市湿地资源,将系统谋划一批湿地修复项目,探索建立“湿地自然保护
区一湿地公园一郊野湿地公园一城市湿地公园一小微湿地”的湿地分类管理体系。
《规划》还重,点聚焦科研创新和交流合作领域,提出推动科研发展、深化科研合作、推广“智慧
湿地”应用、建立专家咨询机制,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在全球生态保护事业中谋划和
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摘编自《全新视角!打开“国际湿地城市”隐藏副本》)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