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预习》每日一练 15知识梳理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 (或降低)1℃所 (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单位为焦/(千克·℃),读作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它的意义是 。4、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根据这特点,我们用水作为降温物质或用来 ,用来降温时,让水吸收并带走更多的热量:用来取暖时,让水放出更多的热量。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比热容 ,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低)得 ,故沿海沿海地区昼夜温差 ,沿海地区冬暖夏凉等。5、吸热公式: 。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加热前的温度,t表示物体加热后的温度,“t-t0”表示升高的温度,有时可用△t0表示,此时吸热公式可写成Q吸=cm△t0。6、放热公式: 。式中c、m的含义不变,t0表示物体放热前的温度,t表示物体放热后的温度,“t0-t”表示降低的温度,有时可用△t0表示,此时放热公式可写成Q放=cm△t0。7、热量计算的一般式: Q=cm△t。【△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的质量、 和物体 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8、、两个温度不同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放出 ,温度 ;低温物体吸收 ,温度 。若放出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用公式表示为Q吸=Q放。考点专练1、用相同的燃料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甲、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内能增大时,温度一定升高B.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3∶2C.沸腾前,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较多D.燃烧加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液体内能2、利用一燃气热水器对10kg、20℃的水进行加热时,完全燃烧了0.105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4.41×103J ②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6J③水温升高了50℃ ④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保持不变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③④3、某汽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5km,消耗汽油2L,发动机实际输出功率为50.4kW,汽油机效率为35%。已知 ρ汽油=0.8×103kg/m3;q汽油=4.5×10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2kg ②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7.2×107J③汽车受到的阻力是1680N ④汽车行驶速度是120km/hA.只有②和③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暑假预习》每日一练 16知识梳理1、热机的特点:通过做功把 转化为 。2、 和 是两种常见的内燃机。3、汽油机:以 为燃料的内燃机。构造:如图。4、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 运动到另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其工作过程如下表:冲程名称 吸气冲程 冲程 冲程 排气冲程工作示 意图进气门开闭情况 打开 关闭 关闭 关闭排气门开闭情况 关闭 关闭 关闭 打开活塞运动方向冲程的作用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使其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料混合物 燃料混合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出废气能的转化 无能量转化 汽油燃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无能量转化(4)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均转动 圈,对外做功 次。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 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考点专练1、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加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2、小王周末和家人乘车去游玩,某一时刻她看到汽车转速表显示的转速为1800r/min,她向爸爸了解到汽车发动机为四缸四冲程发动机,则此时汽车在1s内完成了( )A.240个冲程,做了60次功 B.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D.240个冲程,做了30次功3、如图是柴油车在4S店保养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雾化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B.为柴油发动机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可以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效率大于汽油机,柴油机做的功一定比汽油机多D.若柴油不能完全燃烧,柴油的热值会变小4、如图所示,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气燃烧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被利用,其余的都散失掉了。下列说法中无法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是( )A.利用涡轮增压技术,增加进气量B.选用符合标准的低黏度润滑油C.增加汽缸的个数或容积D.将原来由吸气冲程吸入燃油的供油方式改为缸内直喷,使燃烧更充分5、图1甲为注射器,在室温恒为 T1的环境中,张老师快速向下推动活塞压缩针筒内的气体后松手,活塞即刻被向上弹起,此过程中针筒内均处于密封,针筒内物质均处于气态,针筒内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乙 所示,(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比较大,此实验过程不考虑分子势能的变化)( )A.活塞下压时,是通过热传递改变针筒内气体的内能B.t1-t2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图2乙相同C.密封气体在 t2时刻的内能小于 t3时刻的内能D.活塞静止后,密封气体的温度最终保持在 T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预习》每日一练 15知识梳理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单位为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3、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它的意义是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4、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根据这特点,我们用水作为降温物质或用来取暖,用来降温时,让水吸收并带走更多的热量:用来取暖时,让水放出更多的热量。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小,故沿海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沿海地区冬暖夏凉等。5、吸热公式:Q吸=cm( t-t0)。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加热前的温度,t表示物体加热后的温度,“t-t0”表示升高的温度,有时可用△t0表示,此时吸热公式可写成Q吸=cm△t0。6、放热公式:Q放=cm (t0-t)。式中c、m的含义不变,t0表示物体放热前的温度,t表示物体放热后的温度,“t0-t”表示降低的温度,有时可用△t0表示,此时放热公式可写成Q放=cm△t0。7、热量计算的一般式: Q=cm△t。【△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8、、两个温度不同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放出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用公式表示为Q吸=Q放。考点专练1、用相同的燃料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甲、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内能增大时,温度一定升高B.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3∶2C.沸腾前,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较多D.燃烧加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液体内能【答案】C【解析】A.由图得,10min前,乙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10min后,乙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则乙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故A错误;B.使用相同燃料,加热相同时间,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得,甲乙升高相同温度,乙需要被加热4min,甲需要被加热8min,甲乙质量相同,由得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1,故B错误;C.沸腾前,升高相同温度,甲被加热时间较长,说明甲吸收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D.燃烧加热使温度高的火焰将内能传递给温度低的液体,使液体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液体内能。故D错误。2、利用一燃气热水器对10kg、20℃的水进行加热时,完全燃烧了0.105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4.41×103J ②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6J③水温升高了50℃ ④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保持不变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③④【答案】A【解析】①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0.105m3×4×107J/m3=4.2×106J故①错误;②由得水吸收的热量 Q吸=ηQ放=50%×4.2×106J=2.1×106J故②正确;③由Q吸=cmΔ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故③正确;④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④错误。3、某汽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5km,消耗汽油2L,发动机实际输出功率为50.4kW,汽油机效率为35%。已知 ρ汽油=0.8×103kg/m3;q汽油=4.5×10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2kg ②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7.2×107J③汽车受到的阻力是1680N ④汽车行驶速度是120km/hA.只有②和③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答案】A【解析】①已知消耗汽油的体积 V=2L=2×10-3m3消耗的汽油的质量 m=ρ汽油V=0.8×103kg/m3×2×10-3m3=1.6kg故①错误;②由热值公式可得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故②正确;③汽车所做机械功 W=ηQ=35%×7.2×107J=2.52×107J汽车所受牵引力的大小汽车匀速行驶,所受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阻力 f=F=1680N故③正确;④由P=Fv可得汽车行驶速度故④错误。《暑假预习》每日一练 16知识梳理1、热机的特点: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油机和柴油机是两种常见的内燃机。3、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构造:如图。4、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 运动到另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其工作过程如下表:冲程名称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工作示 意图进气门开闭情况 打开 关闭 关闭 关闭排气门开闭情况 关闭 关闭 关闭 打开活塞运动方向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冲程的作用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使其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料混合物 燃料混合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出废气能的转化 无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汽油燃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无能量转化(4)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均转动两圈,对外做功1次。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考点专练1、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加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答案】B【解析】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正确不合题意;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因此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减少,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因此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小王周末和家人乘车去游玩,某一时刻她看到汽车转速表显示的转速为1800r/min,她向爸爸了解到汽车发动机为四缸四冲程发动机,则此时汽车在1s内完成了( )A.240个冲程,做了60次功 B.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D.240个冲程,做了30次功【答案】A【解析】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分别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发动机每转动半圈完成一个冲程,每转动两圈完成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做一次功,故转2圈做一次功。【解答】A.汽车的转速为1800r/min,说明一分钟转了1800圈,1s转动30圈,因此每个缸1s内完成60个冲程,做了15此功,四个缸就完成240冲程,做60次功,A正确,B.C.D错误3、如图是柴油车在4S店保养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雾化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B.为柴油发动机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可以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效率大于汽油机,柴油机做的功一定比汽油机多D.若柴油不能完全燃烧,柴油的热值会变小【答案】B【解析】A.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故A错误;B.为柴油发动机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在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热机效率,故B正确;C.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做功多少和功率和做功时间有关,故C错误;D.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故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气燃烧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被利用,其余的都散失掉了。下列说法中无法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是( )A.利用涡轮增压技术,增加进气量 B.选用符合标准的低黏度润滑油C.增加汽缸的个数或容积 D.将原来由吸气冲程吸入燃油的供油方式改为缸内直喷,使燃烧更充分【答案】C【解析】A.采用增加进气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了能量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B.选用符合标准的低黏度润滑油减少机器部件间的摩擦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热机效率,故B不符合题意;C.增加汽缸的个数或容积不能改善燃料燃烧的充分程度,也不能减少热量损失,不能提高热机效率,故C符合题意;D.将原来由吸气冲程吸入燃油的供油方式改为缸内直喷,使燃烧更充分,减少了能量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图1甲为注射器,在室温恒为 T1的环境中,张老师快速向下推动活塞压缩针筒内的气体后松手,活塞即刻被向上弹起,此过程中针筒内均处于密封,针筒内物质均处于气态,针筒内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乙 所示,(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比较大,此实验过程不考虑分子势能的变化)( )A.活塞下压时,是通过热传递改变针筒内气体的内能B.t1-t2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图2乙相同C.密封气体在 t2时刻的内能小于 t3时刻的内能D.活塞静止后,密封气体的温度最终保持在 T2【答案】B【解析】A.活塞下压时,压缩气体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改变针筒内气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乙图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该过程是机械能转为内能,应该对应的是密封气体内能增加的那一段过程,即t1~t2过程,故B符合题意;C.由图知道,密闭气体的质量不变,t2时刻温度比t3时刻的高,因此t2时刻气体内能更大,故C不符合题意;D.装置会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热传递,最终会与室温平衡,温度相等,所以最终温度为T1,故D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暑假每日一练第三章合集(15-16天)-2025-2026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原卷版).docx 九年级暑假每日一练第三章合集(15-16天)-2025-2026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