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闭卷满分100分)赳题号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装1,妈妈在翻看上七年级的儿子小明的相片集时说:“现在的你跟小学时相比变化真大,长高了许多,身体也更健壮了。”小明的这些变化属于A.情感世界的丰富B.性的发育和成熟FC.身体外形的变化D.自我意识的增强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防范性侵害、性骚扰,我们应该①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②忍气吞声,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和总结教训③端正行为态度,善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与任何异性成年人接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下面是学校“知心信箱”收到的一封来信(节选)。对此,下列回复合适的是线最近的一次数学单元测验我又没有考好,马上又要期末考试了,我好担心自己的成鲼下滑,害怕让家人和老师失望,感觉非常焦虑和烦恼,我该怎么办呀?A负面情绪危害大,必须立即宜泄B.调节情绪只能寻求专业人士帮助C.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并坚持努力D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知足常乐4.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赣州市某中学组织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讲述雷锌故事和参加义务劳动等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同学们参加这一活动A.有助于获得美好的情感,促进自身的精神发展B.可以充盈和丰富生命,让自己避开困难和挫折C,可以避免生活中的负面感受,让成长道路变得更平坦D.可以传递情感正能量,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5.某班准备制作一张以“自尊引领成长”为主题的展板。下列留言可以作为展板素材的有①小丽:我平时非常注意自己的衣着是否整洁,不然我会感到不自在弧②小强: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胖了,我决定以后不吃晚饭节食减肥⑧小明:我忘记值日导致班级卫生扣分,第二天我主动留下参与值日④小蕾:看到同桌买了一块新款手表,我马上也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第1页(共6页)6.为缓解同学们的考试压力,某班在黑板上张缺点真担心自己贴了右边的漫画。班长向同学们征集漫画主缺点会考不好。」缺点题,下列最合适的是优点呢?斯A.忽略自身不足,做更好的自己B.培养自信品质,发掘自身潜力C加强自我管理,克服自傲自负D.品味美好情感,提升情感境界永远元气满满!7.从航空航天到深海探测,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智能制造,每一次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迈进,都凝结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这说明①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自尊的人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③只要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就能够取得成功④自强关系着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45°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于负面情绪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而在积极向上的人看来却是奋进的前倾式。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青少年应该90345人集旦)45°人生①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②自信面对挑战,激发自身潜能③保持乐观情绪,理性做出选择④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服务社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9.党的治国理政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下列名句的寓意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告诉我们要注重积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告诉我们微小的隐患会酿成大的灾难或损失…这些古语名言引领我们成长。这说明A.我们要全盘吸收中华传统文化B.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成就理想人生C.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的生活方式D.中华文化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下列名句与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是序号名句核心思想理念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恩想@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在学校的主题团课上,校团委书记给同学们分享了广大中国青年在四个历史时期的青春誓言。从中,你能感受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第2页(共6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 C 2. A 3. C 4. A 5. B 6. B 7. B 8. C 9. D 10. D11. D 12. C 13. D 14. A 15. B 16. A二、简要回答(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17.(1)化解烦恼的建议:接纳身体变化,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现象(如长痘、发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主动与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沟通,缓解心理闭锁带来的困惑。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大方相处,避免过度敏感。(2)收获美好情感的方式:通过人际交往体验情感,如同学间的互助与支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如志愿服务),在奉献中感受温暖与满足。18.(1)萧凯恩感动我们的原因:直面挫折,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追逐梦想。坚信自我价值,展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向马蕊学习的做法:培养见义勇为的勇气,在他人危难时敢于伸出援手。提升专业技能(如急救知识),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概括与评析(12 分)19.(1)题目示例:《守护文化遗产,传承青春力量》《以法治护航文化传承,用青春诠释责任担当》(2)多角度评论:文化传承角度:文物承载民族基因,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法治角度:新修订《文物保护法》通过完善法律责任,为文物保护提供法治保障。青春担当角度:青年如钟芳蓉以热爱投身考古事业,体现对国家和文化的责任担当。四、探究与实践(共 24 分)20.(1)人文精神内涵:“各美其美……天下大同”:体现包容互鉴、和谐共处的精神。“空山新雨后……”: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一箪食……不改其乐”:彰显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生态度。(2)书法练习心得补充示例:“汉字的演变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智慧,练习书法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也懂得了‘人’字相互支撑的深意——做人应心怀责任,与他人和谐共生。”21.(1)空白处补充:6 周岁:《义务教育法》标题示例:《法律伴我成长——人生各阶段的法律印记》(2)案例警示:不良行为(如沉迷网络、逃课)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需防微杜渐。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同样具有约束力,应增强法治意识。要学会用合理方式解决矛盾,避免暴力行为。(3)活动方案补充:活动目的:普及民法典知识,增强社区居民法治意识,营造学法用法氛围。活动形式:发放民法典宣传手册、开展法律知识问答、组织案例讲解讲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