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1张PPT)自然地理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3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考点1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1 等高线地形图S梳理教材基础点1. 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如图,甲海拔为1 500 m,乙海拔为500 m。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点拨] 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我国 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 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特征 含义同线等 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 相等 同图同 距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闭合,不相交 等高线是 闭合 的曲线(由于图幅限制,在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陡崖处除外)密陡疏 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 .海拔 相等 闭合 陡 缓 特征 含义凸低为 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 山脊 .凸高为 谷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 山谷 .[提示] 因等高线数值反映的是海拔,故0 m等高线常代表海岸线。山脊 山谷 3.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 等高线特点 图示(单位:m)山峰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地形 等高线特点 图示(单位:m)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点拨] ①山区地形复杂,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可以划分为山谷、山脊、鞍部、陡 崖等不同的地形类型。②山峰的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与盆地相反。[概念解读]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短线。[思考] 等高线地形图上0 m等高线一定是海岸线吗?说明理由。答案:不一定。在沿海地区,海岸线通常就是0 m等高线;大陆内部也有低于海平面 的盆地存在,所以内陆的0 m等高线不是海岸线。[地理原理] 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的判读写出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的判读方法。答案: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处为山谷。J讲练突破重难点角度等高线地形图中局部地形的判读[讲细] 1.等高线图中的地形2. 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3. 五种地形类型的判读地形类型 等高线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高原 中间疏,四周密 较高(一般高于500 m) 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山地 密集 高,超过500 m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 稀疏 较低,一般不高于500 m (相对高度小于200 m) 坡度平缓盆地 中间疏,四周密 无限制 四周高、中间低平原 稀疏、平直 低,0—200 m 平坦广阔[练透] 1.(2023·江苏卷)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读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 置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答案:理由:等高线重叠(重合)。解析:图中分别有左、中、右三个山峰,中间山峰的北侧有等高线重合(重叠)现 象,说明该处有陡崖分布。根据图中相应的图例,标在图中对应位置,注意陡崖图例 的线条与等高线重合(重叠)处重叠,与之垂直的短线条(可看作示坡线)指向北, 即地势降低的方向。2. (2022·江苏卷)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根据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 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答案:地势特征:中部自(东)北向(西)南地势升高,整体中部高,向西(北)、 东(南)两侧地势降低。分水岭(见下图):解析:河流由高向低流,一般可依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征。从该地区河流分布来 看,其东部河流向东流,西部河流向西流,说明其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从中部 山峰高度来看,其北部山峰大约为1 200 m—1 300 m,其南部山峰大约为1 400 m—1 500 m,中部地区南高北低。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M流域与N流域支流的源头的中间 地带应为山地分水岭,将中间地带连接成线,即为M河流域和N河流域的分水岭。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J讲练突破重难点角度Ⅰ海拔[讲细] 1.位于等高线上等高线是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因此位于等高线上的点的海拔为其所在等高线数值。如下图所示:HA为100 m。2. 位于两条等高线a、b(a>b)之间该点的海拔大于小值、小于大值,即b<H<a。如下图所示:50 m<HB<100 m。3. 位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取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任何一条等高 线的值,如下图所示:[练透] 下图为某区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 m。读图,完成下列 小题。A. 20 m B. 30 m C. 40 m D. 60 m解析:海拔从海平面算起,海岸线海拔为0 m。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判断B地海拔比 海平面高,已知等高距为20 m,且B地位于等高线上,因此B地海拔为20 m,A正确。A. 89 m B. 101 m C. 113 m D. 125 m解析:已知B地海拔为20 m,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判断,B地所处的等高线向山峰方 向海拔呈上升趋势,已知等高距为20 m,可以求出山峰海拔为80—100 m,比较四个 选项,只有A符合,A正确。AAA. 40 m B. 55 m C. 60 m D. 75 m解析:A地外围等高线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根据等高线的取值方法可 知,A地外围等高线的取值可能为40 m或60 m。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取值 原则,A地海拔可能为20—40 m或60—80 m,D正确。D角度Ⅱ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讲细]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练透] (2012·新课标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 差为72米。读图,回答下题。A. 260米 B. 310米 C. 360米 D. 410米C解析:角度Ⅲ坡度的计算与判定[讲细]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 度较陡。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 大),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 度缓。2. 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1)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 度越小。例如,下图中(单位: m)的坡度大小排序为:C>A>D>B。(2)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 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大小排序为:A>C>D>B。(3)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 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单位: m)的坡度大小排序为:B>D>A>C。(4)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 α=H/L的值进行比较。H表示坡高(相对 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3. 坡的类型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如 下图中的甲、乙;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下图中的丙、丁。[练透] 下图为“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因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 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图中三个瀑布中甲瀑布落差最大,丙瀑布落差为35米。据此 完成下题。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③②①解析:在河段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落差越小,平均流速越慢。由图可知,①②③漂流 河段长度基本相同,且①②下游端点位置相同,上游端点②海拔高于①,故①落差小 于②,平均流速①慢于②。②③上游端点海拔相同,根据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可知下游 端点②高于③,故②落差小于③,平均流速②慢于③。因此图中三个漂流河段平均流 速由慢到快的排序是①②③,A正确。AY研透高考命题点[高考命题]等高线地形图作为读图基本能力考查,在过程性解题过程中广泛应用,也 存在本考点内容独立命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类型的判断以及地形特征的 判读。解析:第(1)题,图中a地等高线凸向低值,为 山脊;b、c两地的等高线凸向高值,为山谷。山脊 山谷 解析:第(2)题,图中c地的海拔为640 m—670 m,d地的海拔为700 m—730 m,两地的高差为30 m—90 m,故两地最大高差可能接近90 m。90 m 2. (2022·北京卷改编)下图为苏里南示意图。山地 考点3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社会生产实践考点3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社会生产实践S梳理教材基础点[地理原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农业生产布局。答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果业、畜牧业。J讲练突破重难点角度Ⅰ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讲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谷地带,河流线应是每条向高处弯曲的等高线弯曲 度最大的点的连线;谷地坡面上的径流方向应与等高线垂直,指向海拔低处。2. 坡面径流的方向垂直于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流,以此理解分水线(山脊)和集水线(山谷),如图:3. 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判断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判断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4. 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判断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流域 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判断水库 储水面积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答案: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 再从(500 m)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练透] 1.读图,完成下题。解析:由图可知,河流水系呈向心状,同时结合500 m等高线可判断出地势四周高, 中间低,可判断为盆地。角度Ⅱ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讲细] 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 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 计算温度差,地 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练透]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m)。读图,回答下题。A. 17℃ B. 19℃ C. 24℃ D. 25℃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 m,则甲村海拔的范围为0—100 m,乙村海拔的 范围为500—600 m,故乙村比甲村高约400—600 m,在甲村测得气温为20℃,一般情 况下,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即乙村比甲村气温低2.4—3.6℃,则此时 乙村的气温范围是16.4—17.6℃,A正确,排除B、C、D。故选A。A角度Ⅲ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讲细] 1.水库及坝址(1)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2)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 集水面积和库容。2. 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 人、空气清新,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的地方。3. 宿营地(1)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防暴雨造成的山洪伤害。(2)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3)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4. 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最好是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 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泥沙淤塞。5. 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要求地势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还要地质 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等。6. 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较高、地势开阔的地方。[练透] (2025·甘肃张掖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题。A. ① B. ② C. ③ D. ④解析:读图可知,①地海拔在800 m以上,顶部地形平坦,适合露营,故A正确;② ③④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凸向高处,为山谷,多发育河流,易发生山洪、滑坡灾害, 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露营。故选A。A角度Ⅳ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讲细] 1.公路、铁路线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尽量缩短线 路,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呈“之”字形弯 曲,以减小坡度。2. 引水路线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 合适的引水路线。3. 输油、输气管道路线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练透]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题。A. ① B. ② C. ③ D. ④解析:读图可知,a、b两河之间修建一条运河,目的是将两条河流连接起来,方便水 运,①③④线路都穿过多条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大,而②线路两条河流之间没有等高 线分布,说明两河之间地势平坦,地势起伏小,利于水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B角度Ⅴ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讲细] 1.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 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 发展林业、畜牧业。2. 工业区、居民区的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有资源和能源分布的地 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要求交通便利,远离污染。[练透]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岛的主要粮食作物,大多分布在海拔800—1 000米的高地 上。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A. 水资源丰富 B. 劳动力较充足C. 热量充足 D. 气温日较差小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马达加斯加岛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水稻种 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该岛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平原地区气候不适宜人口居住, 海拔较高处气候凉爽,人口分布较多,所以在海拔较高处种植水稻是因为该地带劳动 力较充足,B正确;高地的水资源和热量条件不如沿海平原地区,A、C错误;高地的 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沿海平原大,D错误。BY研透高考命题点[高考命题]等高线图应用在高考中考查较为频繁,属于高频考点,很多题目多以等高 线图为学术情境材料,主要考查等高线在河流、气候、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1. (2023·江苏卷改编)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 位置示意图。(1)[问答]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 冲积扇的形成条件。答案:(1)呈扇状;扇顶高,扇缘低(中间高,两侧低);扇面发育沟谷,地势起 伏大;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上游有丰富的碎屑物质,提供物质来源;河流 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堆积;扇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存在较宽的地 形平台,利于沉积物堆积。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呈扇状;冲积扇地势呈现由扇顶到扇 缘逐渐降低的趋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冲积扇上有多条河谷存在,地势起伏较 大;沉积物颗粒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当河流流经山区时,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 强,上游有大量的碎屑物质,河流挟带大量泥沙,为冲积扇提供物质来源;当河流流 出山口后,流速降低,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当地河流较多,冲积 扇遭受流水侵蚀,形成大量河谷;冲积扇形成较宽的平台地貌,为河流沉积提供良好 的沉积环境。(2)[问答]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答案:(2)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施工;存在山洪风险,威胁铁路安全;地基物质松 散,不利于建设。解析(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冲积扇有多条河谷发育,地势起伏较大,不利 于施工;当地有河流流经,地处山区,有可能发生山洪,影响铁路安全;冲积扇沉积 物较松散,影响铁路的路基安全。2. (2022·浙江1月选考改编)下图为韩国地形图。[问答]简述韩国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的自然原因。答案:河流较短;流域面积小;水量不稳定;土地资源短缺(淹没面积大)。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由于陆地面积小,河流较短,流域面积小,降水季节变化 大,水量不稳定;同时修建水电站会淹没土地,诱发地质灾害等。方法 等高线判读方法方法 等高线判读方法T突破方法关键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范围 数值大小及变化趋势; 最大值和最小值 ①计算相对高度;②判读区域地形特征;③判 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④ 判断地表径流流向读延伸方向 等高线大致延伸方向 (或凸出方向)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读疏密程度 等高线疏密程度及分布 组合 ①判断坡度陡缓(密陡疏缓)、流速快慢;② 判断凹凸坡(高疏低密为凸坡,高密低疏为凹 坡);③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陡坡发展水土保 持林,缓坡修梯田);④合理选择交通线区位 (交通线尽量沿等高线修建)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读弯曲状况 等高线的凸出方向 ①判断山脊(分水岭)、山谷(河流)位置: 凸向低值处为山脊,凸向高值处为山谷;②判 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 反;③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山谷地势低,气温 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 反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读局部闭合 ①一般的闭合等高线; ②位于两条数值不等的 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 线,判读规律是“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 ①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 低;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②判断 局部海拔大小、高度范围或高差等Y运用体验技巧点[练透] (2025·北京海淀区模拟)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筑长城,因地 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某中学 地理研学小组以长城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风化、风蚀作用对长城的影响。下图为 “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A. 谷地 地势平坦,交通便利B. 鞍部 位于交通道路上,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道C. 山脊 海拔较高,视野开阔D. 谷地 利用两侧山体作为防御屏障,利于防守解析:读图可知,关城修筑地区为山谷线和山脊线交会处,是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 位,该地形部位为鞍部。鞍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有道路经过,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 道,B正确。BA. 数字地球在长城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B. 地理环境条件的变迁对长城的影响研究C. 长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D. 古长城的选址与地形条件的关系研究解析:结合材料“主要考察了风化、风蚀作用对长城的影响”可知,研学小组通过考 察发现长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C正确。C考点4 地形剖面图考点4 地形剖面图S梳理教材基础点1. 含义:可以反映沿地形剖面线各点的地势高低变化和坡度大小状况。2. 意义: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3. 绘制步骤[点拨] 地形剖面图绘制的“先粗后细”①“粗”: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山峰、鞍部、陡崖等)与剖面 图是否一致。②“细”:细看起止点、最高点、最低点等关键点的高度与剖面图中高度是否一致。③特别注意高度相同点之间、河流经过点的绘制。J讲练突破重难点角度Ⅰ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讲细] 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1)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2)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练透] (2025·河北张家口张垣联盟联考)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地形和地层分布 图。据此完成下题。解析:图中河谷是背斜受外力侵蚀而形成的河谷,残留岩层应呈向上拱起状态,C、 D错误;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河流北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河流南侧等高线 稀疏,坡度缓,A正确,B错误。A角度Ⅱ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讲细]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 如图所示:(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判断。如果是上陡坡下缓坡(凹坡),如图1,则可以通视; 如果是上缓坡下陡坡(凸坡),如图2,则无法通视。(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 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3。[练透]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沿 图中虚线线路进行地貌考察,最后到达乙村。读图,回答下题。A. 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B. 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C. 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D. 两村都无法看到解析:读图可知,甲村和丙地处在鞍部的两侧,受鞍部的阻挡,在丙地不能看到甲 村,A、B两项错误;乙村、丙地分别位于河谷的两侧,中间没有高地阻挡,在丙地 能看到乙村,C正确,D错误。故选C。CY研透高考命题点[高考命题]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通视问题近些年全国卷考查较少,但是江苏卷、天津 卷有所涉及,多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以及通视问题。1. (2023·山东卷改编)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上片 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 松散的非农业活动。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绘图]下图示意上图中AC一线的地形剖面,在虚线框内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答案:见图。解析:作图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河流所在地海拔比河岸要低。②茶马古道从 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阶地上地势较为平坦,因此茶马古道所在地应 为一平坦地形。2. (2022·湖南卷改编)下图为太行山南段东麓某地示意图。解析:绘制连接a与d两地的地形剖面图时,垂直比例尺适当扩大,可以更好地看出地 势起伏,而水平比例尺不变。不变 扩大 方法 地形特征描述(教师用书独具)方法 地形特征描述(教师用书独具)T突破方法关键点[讲细] 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特征要点 特征描述 判断依据地形类型及分布 ①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为主;②主要分布在×部(或××部等) 海拔<200 m的为平原;200—500 m的为丘陵;>500 m的为山地; 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500 m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地形 特征要点 特征描述 判断依据地势 特征 ①地势××高××低,或地势由××向 ××倾斜;②地势起伏大或地势平坦 从等高线的疏密及数值变化、河 流流向等方面判断海岸 线特征及 分布 ①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②海岸线 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③北部 (南部)海岸线平直、南部(北部)海岸 线曲折等 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地形 特征要点 特征描述 判断依据特殊 地貌 特殊地貌发育,如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 等 结合区域进行分析2. 地形的评价评价角度 规范答题术语地势起伏 地势起伏小(大),有(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密集(稀 疏),城市众多(稀少),交通建设难度小(大)地形类型 山地 地势起伏大,有利于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发展立体农业平原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深水区 可修建深水港和开发深水航线浅水区 可开发为养殖水域、浴场等Y运用体验技巧点[练透] (2025·海南海口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是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千米。下 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主要河流及年降水量分布。据图推断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特征:中部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地形坡度东 部较大,西部较小等。依据:河流由中部地区流向东西两侧;东部河流流程较短,西部河流流程较长;年降 水量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东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大于西部地区,年降水量线东 部较密集,西部较稀疏等。限时跟踪检测(三)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限时跟踪检测(三)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2025·广东湛江期末)珂楼崮位于山东省邹城、泗水、平邑三地交界处,海拔 569 m。当地某高中户外活动小组在4月的一个周末前往郊外的珂楼崮开展穿越活动。 下图示意珂楼崮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A. 100 m B. 199 m C. 269 m D. 349 m解析:图示穿越路线中,地势最低点为出发点,海拔为200—250 m;沿途地势最高点 位于珂楼崮主峰东侧,海拔为450—500 m,故该穿越路线的地势落差为200—300 m。 C正确。CA. 平原上小麦长势正旺 B. 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 陡崖上瀑布飞流而下 D. 梯田水稻插秧农事忙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月华北地区冬小麦长势正旺,A正确;夏半年该地日出 东北方向,B错误;图中没有等高线重合之处,故看不到陡崖上瀑布飞流而下,C错 误;山东省位于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基本上不种植水稻,D错误。A (2025·江苏宿迁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高原(石灰岩广布)局部区域等高线地 形图”。为了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计划修建一条由周边地区通往P地的 公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A. 冲积扇 B. 三角洲 C. 黄土地貌 D. 天坑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四周高、中间低,说明其地形大致呈盆状,同时材料中提到此 地是位于我国石灰岩广布的某高原,故最有可能是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 地貌中,这种地形叫作天坑,D正确。A. 甲 B. 乙 C. 丙 D. 丁解析:观察四地可发现,四地都位于陡崖附近,但是只有甲地的等高线向高处凸,说 明甲地位于山谷中,可能有河流发育,容易形成瀑布,故选A。DAA. ① B. ② C. ③ D. ④解析:在山区修公路应当优先考虑鞍部,其次考虑山脊,而山谷不适合修建公路。③ ④均在山谷沿线,容易受到河流影响,不适宜修公路,C、D错误;①所经过的地区 部分为山谷,另外一部分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也不适合修建公路,A错误;只有 ②位于山脊沿线,适宜修建公路,故选B。B (2025·湖北十一校联考)挖掘机指数,是指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 技术,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一台台机械通过机载控制器、传感器和无线通信 模块,与一个庞大的网络连接,每挥动一铲、行动一步,都形成数据痕迹。大数据精 准描绘出基础建设开工率等情况,成为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另据 某App6月19日消息,“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发布了最新相关数据。数据表明, 2023年5月以来,31个省级行政区单月开工率前三的为安徽(79.20%)、浙江 (77.70%)、江西(76.85%),共19个省级行政区开工率超过70%。结合材料,完 成下题。A. T—S—KB. T—P—O—L—KC. T—P—Q—R—KD. T—P—Q—N—M—KA解析: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从T处转移至K处,T—S—K线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 较缓,且沿线地区没有河流,利于挖掘机通过,A正确;T—P—O—L—K线、T—P— Q—R—K线、T—P—Q—N—M—K线的T—P段需穿越河流,不适宜挖掘机通过, B、C、D错误。7. (2025·湖南部分学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螺沟景区(下图)位于川西,集冰川、温泉、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于一体。开发初期,海螺沟景区在登山线路途中设有一号、二号、三号营地。目前,一号营地已改造为景区大门及游客中心。二号营地温泉资源丰富,建有温泉酒店,2013年因泥石流损毁,2016年重新开放,但不再保留住宿功能。三号营地早期为半山腰的两座宾馆,由于种种原因已停业。海螺沟景区的住宿功能逐渐由景区内向杉树坪疏解,目前杉树坪已有大型度假中心和各具特色的温泉酒店、民宿。(1)推测海螺沟景区景点分布区的地形特点。答案:(1)多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m的地区;多位于谷地,地势相对平坦。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可知,景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m的 地区,且大部分沿山谷分布;图中的等高线稀疏,说明景点的相对高差小,地 势相对平坦。(2)分析海螺沟景区住宿功能向杉树坪疏解的原因。答案:(2)减少旅游活动对核心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杉树坪海拔相对较低,高原 反应出现概率小,适合普通游客住宿;地势相对平坦,配套设施好,住宿功能齐全, 游客承载力较大。解析(2)题,住宿功能向杉树坪疏解可以减轻海螺沟景区的生态压力,减少对景区 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图示可知,杉树坪海拔比海螺沟低,游客的高原反应出现概率 小;杉树坪地势相对平坦,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住宿功能齐全,旅游接待能力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