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八校期末联考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共 8页,共 22题,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研究发现,给患有社交障碍的实验小鼠饲喂某种益生菌( L ),可以促进下丘脑中催 产素的合成从而缓解症状。催产素可作为神经递质,在社交活动时释放,增强突触后神经元 的兴奋性并促进多巴胺释放。若阻断肠道到脑干的传入神经,饲喂 L 不再促进催产素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 促进催产素合成属于条件反射B .L 通过多巴胺调节小鼠社交时的愉悦情绪C .神经元兴奋性增强是细胞外 Na+浓度升高的结果D .特异性催产素受体抑制剂可缓解小鼠的社交障碍2. 双酚 A 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 机体功能。下列关于双酚 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体内大量积累后才会改变生理活动B .进入机体后会引起雌激素的分泌增加 C .不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D .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3. 独脚金内酯( SL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SL 合成受阻或 SL 不敏感突变 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 SL 突变体 1(max1 )和 SL 突变体 2(max2 ),其生 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 W )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 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注:R 代表根,S 代表地上部分, + 代表嫁接。A.SL 不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B .max1 不能合成 SL ,但对 SL 敏感 C .max2 对 SL 不敏感,但根能产生 SLD .推测 max2_S+max1_R 表现顶端优势缺失4. 某同学于黑暗中在某植物的 A、D、F 处涂抹等量的 14C IAA 溶液,以实验初始时 14C IAA 溶液的放射性强度为 100% ,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 B、C、E 处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 .黑暗条件可以排除光照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C .B、E 对照说明生长素非极性运输的速率明显快于极性运输的速率 D .随着能量供应增多、时间延长,B、C、E 处的 14C IAA 将持续增多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知识。《诗经·小雅·小宛》中写道: “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己亥杂诗》中写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 经·国风》中写道“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这三句古诗分别蕴含的生态学知识是( )A .寄生、能量流动、行为信息B .捕食、能量流动、物理信息 C .捕食、物质循环、行为信息 D .竞争、物质循环、物理信息6. 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 .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的长短B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 .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程度 D .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7.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将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青霉素生产菌来提高菌体对氧的吸收和利用率B .在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汁装入发酵瓶需留大约 1/3 的空间,温度应控制在 18~30 ℃C .啤酒酿造中发芽的大麦和啤酒花释放的淀粉酶可将淀粉进行糖化D .谷氨酸发酵生产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8. 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经赤霉素处理的大麦种子可直接用于糖化过程B .破碎有利于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提升反应速率 C .煮沸过程可以终止淀粉酶的作用,同时杀死杂菌D .应在发酵液中的糖分完全消耗后,终止酵母菌的主发酵过程9. 如图为“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3 号试管中的菌液稀释倍数为 103 倍B .4 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可能是 5 号的 10 倍 C .5 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 1.7× 107 个D .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10.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 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 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 中分别分离出(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A . ④②③ B . ①②③C . ①③④ D .只有③④11.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分化的实质是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改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B .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植株有可能是单倍体C .菊花组织培养选择外植体,通常选用分裂能力强的新生细胞D .植物细胞培养中获得了许多细胞代谢产物体现了细胞全能性12. 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 ①过程需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B . 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 . 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 . ④过程是再分化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3. 为研究培养基成分对马铃薯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科学家配制了如下表所 示的 2 种培养基,开展了有关实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 培养天数甲 MS 培养基(含蔗糖、有机酸、无 机盐、琼脂) 7 天乙 纤维二糖+MS 培养基(同上) 7 天A .本实验的材料可取自马铃薯试管苗的幼嫩叶片B .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C .制备原生质体前需用湿热灭菌法对酶解液进行处理D .添加纤维二糖的作用可能是促进细胞壁再生和细胞持续分裂生长14. 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把食蟹猴的胚胎干细胞注射到猪的胚胎中,培育出了“ 猪—猴 嵌合体” 仔猪(如图所示),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动物体内培养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会因接触抑制而停止分裂,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后继续培养B .该技术有望将人的胚胎干细胞注入猪早期胚胎内,培育出完全由人体细胞组成的器 官C .从食蟹猴囊胚期胚胎的内细胞团获取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 能D .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减数分裂Ⅰ 后期才能与获能精子受精,进而获得猪胚胎15. 如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图中 X、Y 细胞分别是( )A .T 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B .T 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 C .B 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 D .B 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16. 近年来,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发展迅速,下图为建立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 AG haESCs )的流程。获得小鼠的 AG haESCs 后,科研团队又将其细胞核移植到正常未 受精的卵母细胞中,获得半克隆小鼠,发现这些半克隆小鼠都是雌性。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二倍体胚胎干细胞相比,对 AG haESCs 进行基因改造,更容易获得理想表型B .若囊胚细胞中某些基因表达错误影响滋养层的功能,则会影响 AG haESCs 的获取 C .根据结果推测仅携带 X 染色体的 AG haESCs 很可能发育异常,难以稳定培养和扩增D .哺乳动物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技术成熟后,在半克隆人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前景1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进行了大熊猫异种克隆的研究工作,利用兔 子得到克隆大熊猫幼崽,标志着异种核质相容的问题得到解决。下图是该研究的流程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诱导超数排卵时选用孕激素,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性腺B .步骤甲可以将大熊猫供体细胞注入兔子去核的 MⅡ 期卵母细胞中C .核移植成功后培育得到的重组胚胎在囊胚和原肠胚时期移入兔子子宫为宜D .利用胚胎分割将桑葚胚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均等分割,可以得到同卵多胎18. 2n/4n 嵌合体胚胎是指用四倍体( 4n)胚胎与二倍体( 2n)胚胎或胚胎干细胞( ES 细胞)进行聚合,形成由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嵌合体胚胎构建的常用方法如 下图。通过检测发现用 ES 细胞经 2n/4n 嵌合体方法获得的克隆鼠体内均为 2n 细胞来源。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受精卵是将发育到减数分裂Ⅱ 期的卵母细胞和获能的精子体外受精而形成B .利用显微注射法将 2n 的 ES 细胞注射至 A 的囊胚内完成 2n/4n 嵌合体胚胎 B 的构建 C .嵌合体胚胎 C 发育到原肠胚期可植入代孕母鼠,移植前通常对代孕母鼠作同期发情处理D .推测 2n/4n 嵌合体胚胎发育时 2n 和 4n 这两种细胞类型表现出非随机性分布的特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64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6 分)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脱落酸( ABA )增加,以减少失水,但干旱促进 ABA 合成的机制 尚不明确。研究者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 C )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 )C 由其前体肽加工而成,该前体肽在内质网上的 合成。(3 分)( 2 )分别用微量( 0.1 μmol·L- 1 )的 C 或 ABA 处理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 结果如下图 1。据图 1 可知,C 和 ABA 均能够 ,从而减少失水。(3 分)( 3 )已知 N 是催化 ABA 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 C 可能通过促进 N 基因表达 ,进而促进 ABA 合成。图 2 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干旱处理后。(3 分)( 4 )实验表明,野生型植物经干旱处理后,C 在根中的表达远高于叶片;在根部外施 的 C 可运输到叶片中。因此设想,干旱下根合成 C 运输到叶片促进 N 基因的表达。为验证 此设想,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嫁接实验,干旱处理后,检测接穗叶片中 C 含量,又检测了 其中 N 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接穗与砧木均为野生型的植株经干旱处理后的 N 基因表达量为 参照值,在表中填写假设成立时,与参照值相比 N 基因表达量的预期结果(用“ 远低于 ” “ 远高于” 或“ 相近” 表示)。① ; ② 。(4 分)接穗 野生型 突变体 突变体砧木 野生型 突变体 野生型接穗叶片中 N 基因的表达量 参照值 ① ②注:突变体为 C 基因缺失突变体( 5 )研究者认为 C 也属于植物激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这一新发现扩展了人们对植物激素化学本质的认识。(3 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6 分)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 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 1 )、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图 2 )( A 和 H 分别代表自养 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 1 )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3 分)( 2 )由图 1 可知,演替的前 120 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 (填 “ 增加” 或“ 减少” ),之后,演替趋于稳定。(3 分)( 3 )由图 2 可知,演替稳定后,优势种 A 的环境容纳量与演替初期相比 (填 “ 变大” 或“ 变小” )。(3 分)( 4 )已知自养类群可为异养类群提供有机碳,演替达到稳定后,两者的数量金字塔是 (填 “ 正” 或“ 倒” )金字塔形,能量金字塔是 (填 “ 正” 或“ 倒” ) 金字塔形。(4 分)( 5 )当裸石上的演替稳定后,其群落结构应与周围类似石块上已稳定存在的群落结构 相似,原因是两者所处的 相似。(3 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6 分)“ 三合一 ” 胚胎人工授精技术诞生的婴儿含有“ 一父两母” 三人的遗传物质,可有效防 止某些遗传病的发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诞生 “ 三亲婴儿” 的过程中,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 (至少写两种)。(4 分)( 2 )三亲婴儿的体细胞中有 (填 “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1/2 的 DNA 来自母亲卵母细胞。 (4 分)( 3 )由于女性的自然生理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 来促进排卵,该物质可由人体的 (填器官)分泌。 (4 分)( 4 )卵母细胞与精子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 查 。获得的早期胚胎若暂不移植给受体,可采用 法保存。 (4 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6 分)“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基于某些梭菌的 特殊代谢能力,有研究者以某些工业废气(含 CO2 等一碳温室气体,多来自高污染排放企 业)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生产丙酮,构建一种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新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 )研究者针对每个需要扩增的酶基因(如图)设计一对 ,利用 PCR 技术, 在优化反应条件后扩增得到目标酶基因。(4 分)( 2 )研究者构建了一种表达载体 pMTL80k ,用于在梭菌中建立多基因组合表达库,经 筛选后提高丙酮的合成量。该载体包括了启动子、终止子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终止子的作用是。(4 分)( 3 )培养过程中发现重组梭菌大量表达上述酶蛋白时,出现了生长迟缓的现象,推测 其原因可能是 ,此外丙酮的积累会伤害细胞,需要进一步优化菌 株和工艺才能扩大应用规模。(4 分)( 4 )这种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新技术,实现了 ,体现了循环经济特点。从“ 碳中和” 的角度看,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分)高二生物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B D A D C A C D B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A B C D C A B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64 分。 19.(本题 16 分)答案:( 1 )核糖体 (3 分)( 2 )降低气孔开度 (3 分)( 3 )C 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 N 基因表达量和 ABA 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 (3 分)( 4 )①远低于 ②相近 (4 分)( 5 )植物根产生的 C 能够运输到叶片,微量即可调节气孔开度的变化 (3 分)20.(本题 16 分)答案:( 1 )初生演替 (3 分) ( 2 )增加 (3 分)( 3 )变小 (3 分) ( 4 )倒 正 (4 分) ( 5 )环境条件 (3 分)21.(本题 16 分)答案:( 1 )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4 分)( 2 )小于 (4 分)( 3 )促性腺激素 垂体 (4 分)( 4 )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冷冻 (4 分)22.(本题 16 分)答案:( 1 )引物 (4 分)( 2 )作为标记基因,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终止转录,使转录在需要的地方 停下来 (4 分)( 3 )二氧化碳等气体用于大量合成丙酮,而不是用于重组梭菌的生长 (4 分)( 4 )废物的资源化 不仅不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还可以消耗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