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习题课件(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习题课件(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节 中国的工业
第一课时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制造大国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 再加工 的社会生产部门。
2.工业的作用:工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和 消费 资料,还为消费者提供日用工业品。
3.工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原材料、 劳动力 、动力、厂房设备、物流运输、 科学技术 、政策、资金、管理等。
工业制造大国
 再加工 
 消费 
 劳动力 
 科学技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形成规模庞大、门类 齐全 的工业体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世界 工业制造 大国的辉煌跨越。
2.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不断推动制造业向 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齐全 
 工业制造 
 高端化 
【生产情境】近年来,黔江区金溪镇在政府的帮扶指导下,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村民将自家难以种植的土地栽种桑树,并将桑叶采摘回家饲养桑蚕,再将蚕茧出售给缫丝厂缫丝,最后把蚕丝加工成绸缎、丝被、丝绵、服装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据此完成1、2题。
1.上述生产环节属于工业生产的有 (D)
①桑树栽培 ②桑叶采摘 ③饲养桑蚕
④售卖蚕茧 ⑤蚕茧缫丝 ⑥制作丝被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D
2.在桑树种植和桑蚕养殖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工业产品有 (B)
①农家肥 ②化肥 ③农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B
3.下列选项中,对工业布局影响不大的是 (D)
A.自然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交通便利、发达 D.风景优美
工业制造大国
D
【教材改编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我国有2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大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业制造大国。读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图,完成4、5题。
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图
4.1978—2022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最快的是 (D)
A.汽车 B.电冰箱
C.粗钢 D.彩色电视机
D
5.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业制造大国,主要得益于 (B)
①便利的海陆交通 ②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广阔的耕地面积 ④紧密的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生产情境】2024年11月14日,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 000万辆的国家,这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节点。下图为2016—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
2016—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图
6.2016—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B)
A.呈逐年增长趋势
B.在2023年达到最高
C.呈逐年下降趋势
D.在2021年达到最高
B
7.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因素是 (B)
A.人口 B.科技
C.资源 D.劳动力
B
8.【教材改编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工业,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下图为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1)观察工业生产的一般流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生产除需原材料、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物流运输等基本条件外,还受制于科学技术、政策、资金、管理等因素。
(2)请列举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工业产品。
手机、汽车、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任答两点即可)
(3)结合实际生活,简述工业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工业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农机设备、化肥、农药等。
第二课时 
中国工业的分布 蓬勃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中国工业的分布
1.工业布局的变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分布 不均衡 ,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上海、广东等地,少数分布在沿长江的武汉、重庆等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工业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同时全面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建设。
(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一些老工业基地继续壮大,在一些省级行政区也涌现出新的工业中心,并逐渐形成了 辽中南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等现代化工业区。
 不均衡 
 辽中南 
 珠江三角洲 
(4)目前,我国的工业分布呈现出 东部沿海 地区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 稀疏 的基本格局。
 东部沿海 
 稀疏 
2.传统工业部门
(1)煤炭工业:主要分布于 山西 、内蒙古、陕西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
(2)石油工业:主要分布于 黑龙江 、山东、河北、陕西、新疆等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
(3)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 辽宁 、河北、上海、湖北、陕西、内蒙古、四川等地。
(4)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布局较为广泛。
蓬勃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山西 
 黑龙江 
 辽宁 
1.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提升工业整体素质、推动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
2.我国在 载人航天 、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目前,国家统筹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强化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 大湾区 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支撑作用。
 载人航天 
 大湾区 
中国工业的分布
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1.图中四个工业区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沿黄河分布
D.沿地势阶梯界线分布
A
2.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工业区共同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B)
①各类能源丰富 ②发展工业基础好
③工业产品市场广阔 ④海运条件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蓬勃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读图,完成3、4题。
3.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D)
A.资源与土地 B.气候与地形
C.市场与交通 D.技术与人才
D
4.下列属于高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有 (B)
①电风扇 ②汽车导航仪 ③3D打印技术 ④智能扫地机器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读我国某区域矿产资源及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我国某区域矿产资源及铁路分布示意图
5.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主要条件是 (C)
A.海陆交通便利
B.工业基础较好
C.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C
6.鞍山市最有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C )
A.煤炭工业 B.造船工业
C.钢铁工业 D.石油工业
C
【综合思维】目前,“中国芯”已在通信等领域应用。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读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
7.目前,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B)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沿岸地带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其他地区
B
8.下列关于新一代“中国芯”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促进我国丰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B.导致我国能源短缺
C.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
D.降低相关产品的质量
C
9.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读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部分指标对比表和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示意图,完成(1)~(4)题。
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部分指标对比表
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示意图
比较项目 传统汽车 纯电动汽车
二氧化碳排放对比 1 1/4
样本价格/万元人民币 8 21
燃料费用/(元/千米) 0.6~0.8 0.1~0.3
续航里程/千米 900 350—500
(1)从地理方位看,我国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  中部、东部  ,其分布还具有沿  河  和沿  海  的特点。
(2)吉林长春是我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属于图中  东北  汽车产业群。
(3)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价格较  高  ,续航里程较  短  。
(4)我国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据表说明理由。
二氧化碳排放量小,有利于环境保护。
  中部、东部  
  河  
  海  
  东北  
  高  
  短  (共8张PPT)
探究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一、选择题
下面展示的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据此完成1、2题。
          
温室农业(人工控温控湿)   科技育种(巨型南瓜)
          
鱼菜共生(鱼池里种蔬菜)  机械化(农业机械运用)
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下列农业科技的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A.温室农业——改善热量条件
B.科技育种——提高生产效率
C.鱼菜共生——确保光照充足
D.农业机械化——促进增产增收
A
2.下列做法中,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有 (B)
①培育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②运用无人机播种,提高生产效率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④采用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二、非选择题
3.【综合思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科技元素满满,其中最吸睛的是人形机器人扭秧歌。人工智能(AI)正在赋能千行百业,例如AI养老机器人可以为老人提供康复训练、情感陪伴,缓解护理人员短缺。下图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100强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100强
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人工智能产业属于 高技术  产业。人工智能企业百强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北京  。
 高技术  
  北京  
(2)【区域认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联密切,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从图中可知,  东部  地区人工智能百强企业数量较多,主要因为该地区 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资金充足(答出经济发达或科技力量雄厚等合理要点即可)  。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 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东部  
 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资金充足(答出经济发达或科技力量雄厚等合理要点即可)
(3)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 ,AI养老机器人的使用可以缓解 护理人员 短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
 人口老龄化 
 护理人员 (共18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 运输工具 ,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2.地位: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建设,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国家抓紧建设高速公路和 高速铁路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交通运输格局,城乡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得到明显改进。
 运输工具 
 高速铁路 
4.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管道、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 管道运输 。
2.全国铁路网
(1)我国铁路现已形成以 北京 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 京沪线 、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昆线等。
 管道运输 
 北京 
 京沪线 
 宝成—成昆线 
 陇海—兰新线 
(2)交通运输枢纽:在铁路干线交会衔接的地方,形成 铁路枢纽  。若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交会,就会形成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我国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主要有 北京 、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重庆、成都等。
 铁路枢纽 
 北京 
3.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高速铁路:载客多,耗时少,舒适方便,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安全程度高,可全天候运营。
(2) 公路 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3)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内河运输和 海洋 运输两大类。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缺点是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水运是一种适宜运输量大、距离长、时效性不强的运输方式。
 公路 
 海洋 
(4) 航空 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航空运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5)管道运输:适宜运输 液体 和气体等物资。它的优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等,但也有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等缺点。
 航空 
 液体 
4.人们出行或运送货物,要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 路途的远近 和具体要求,来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路途的远近 
1.“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俗语说明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产业是 (C)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C
2.荔枝主产于中国南方,兰州虽不产荔枝,但每到荔枝成熟时,超市总有大量新鲜荔枝供应。这主要得益于 (B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荔枝种植技术的改进 ③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南方的荔枝生产过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我国部分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旅游出行】家住上海的小薇暑假去旅游,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从上海到兰州,最便捷的路线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C)
A.沪昆线、京广线、陇海线
B.沪昆线、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
C.京沪线、陇海线
D.京沪线、京包线、包兰线
C
4.图中能直接沟通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铁路干线有 (D)
A.沪昆线、青藏铁路
B.京广线、宝成线、成昆线
C.陇海线、京包线
D.陇海线、沪昆线
截至2023年11月30日,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37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据此完成5、6题。
D
5.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有利于 (B)
A.提高物流运输速度
B.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C.降低铁路建设成本
D.缩短城市间距离,保障运行速度
B
6.在平原地区建设高铁,多采用高架方式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 (A)
A.较少占用耕地  B.保护动物
C.降低技术要求  D.减少噪声扰民
A
7.阅读图表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
材料二 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输距离相关曲线图。
比较项目 铁路 公路 水路 管道 航空
货物周转 量占比/% 39.3 1.8 44.9 13.95 0.05
旅客周转 量占比/% 44.9 46.3 2.6 — 6.2
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输距离相关曲线图
(1)我国旅客周转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公路 和 铁路 运输。
(2)根据材料二,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①运距小于80千米时,选择 公路 运输。
②运距80~550千米时,选择  铁路 运输。
③运距大于550千米时,选择 水路 运输。
 公路 
 铁路 
 公路 
 铁路 
 水路 
④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和质量小的物品,宜选择 航空 运输。
(3)下列不同类型及数量的货物要从起点到终点,请你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①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拉萨,选择 航空 运输。
②十万吨煤,从秦皇岛到武汉,选择 水路 运输。
③两百头活猪,从肇庆到广州,选择 公路 运输。
④两百吨钢材,从太原到无锡,选择 铁路 运输。
 航空 
 航空 
 水路 
 公路 
 铁路 (共34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中国的农业
第一课时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农业概念: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 气候 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发展原则: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 因地制宜 地发展农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气候 
 因地制宜 
1.农业生产发展: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谷物 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1)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 东 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
(2)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
(3)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还建立了许多以 出口创汇 为主导的农产品基地。
 谷物 
 东 
 出口创汇 
(4)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传统农业得以改造升级,一些新型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3.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2)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 育种 ,开发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不但增加了农产品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3)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也延长了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扩大了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育种 
1.下列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有 (C)
①在田地里种植庄稼 ②在牧场饲养牲畜
③在海上撒网捕鱼 ④在山上采矿 ⑤在山野植树造林 ⑥把树木加工成家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C
【跨学科·语文】《随园食单》一书中有这样一道美食:“藕须贯米加糖自煮,并汤极佳。外卖者多用灰水,味变,不可食也……虽软熟而以齿决,故味在也。如老藕一煮成泥,便无味矣。”据此完成2、3题。
2.上文中介绍的美食最有可能是 (D)
A.合欢饼 B.糖饼
C.雪花糕   D.糯米藕
D
3.该美食主要原料多来自 (C)
A.林业 B.畜牧业
C.种植业 D.渔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C
4.农业科技可保障粮食丰收,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属于农业科技服务的有 (C)
①开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气象信息 ②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③利用大型机械,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④科学育种,提供优质粮食作物种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从1958年我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到现在配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自主规划耕作的电动拖拉机“超级拖拉机Ⅰ号”,我国国产农业机械成功逆袭,晋级世界一流水平。据此完成5、6题。
我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超级拖拉机Ⅰ号
5.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可以 (C)
A.延长农产品的存储时间
B.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C.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D.增加农业劳动力成本
C
6.我国国产农业机械成功逆袭,主要得益于 (D)
A.雄厚的资金 B.丰富的资源
C.便利的交通 D.先进的科技
D
下图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1978年
2017年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变化图
7.我国农业类型丰富主要是因为 (D)
A.季风气候为主 B.水资源总量较多
C.地势西高东低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D
8.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 (D)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的进口,满足人民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增加粮食产量
D.科学种田,因地制宜,走科技兴农之路
D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沙漠环境里用特殊技术种植的水稻叫沙漠水稻。在沙子下方25~80厘米深处摊放防渗层,在沙子的上方依次摊放泥土、基肥,在所述防渗层的上方设置高于基肥的堤边,由防渗层与堤边形成蓄水沙田,在蓄水沙田中蓄水,将水稻种植在该蓄水沙田中,这既可防沙治沙,又可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下图为沙漠水稻景观图。
沙漠水稻景观图
(1)从生态和社会的角度,说明发展沙漠水稻的积极影响。
生态: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减弱风力,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抑制了土地荒漠化的扩张;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2)【举例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列举两例你所见、所闻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成果。
无人机喷洒农药、太空育种、无土栽培、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自动化养殖等。
第二课时 主要农作物分布 畜牧业分布
主要农作物分布
1.农作物主要包括 粮食 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粮食作物以 谷类 、豆类、薯类作物为主。其中,谷类作物主要有 水稻 、小麦、玉米等。
2.地域分布特征鲜明
(1)南方: 水稻 集中产区。
(2)北方: 小麦 集中产区。
(3)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作物商品化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 商品粮 基地。
 粮食 
 谷类 
 水稻 
 水稻 
 小麦 
 商品粮 
3.经济作物有纤维作物、 油料 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1)特点: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 商品率 高等。
(2)作用:有些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些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3) 新疆 是我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华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畜牧业分布
 油料 
 商品率 
 新疆 
1.我国的畜牧业分为 牧区 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2.内蒙古、新疆、西藏、 青海 是我国四大牧区所在地,这里的牧场水草肥美,适宜放牧,畜牧业历史悠久。
3.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 畜禽饲养 为主。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牧区 
 青海 
 畜禽饲养 
主要农作物分布
【日常生活】2025年5月1日,我国某地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开耕节。下图为当日水牛春耕照片。读图,完成1、2题。
当日水牛春耕照片
1.该照片拍摄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小麦 C.青稞 D.小米
A
2.该照片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D)
A.柴达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江南丘陵
畜牧业分布
D
3.在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的牧民餐桌上的食物中,肉和奶的比重很大。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有 (C)
①当地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牛羊众多 ②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和发达国家差不多
③当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粮食较少 ④当地气候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4.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农耕区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C)
A.国家政策 B.技术进步
C.市场需求 D.气候适宜
【跨学科·语文】“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这是茅盾在《白杨礼赞》里对某地景色的描述。据此完成5、6题。
C
5.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中,最有可能被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C)
A.水稻 B.甘蔗
C.小麦 D.棉花
C
6.材料中提到“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这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D)
A.破坏生态平衡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加剧水土流失
D.改善土地利用
D
7.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1)~(4)题。
图1
图2
(1)图1中的甲、乙、丙、丁四地,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丁 地。乙地耕地类型以 旱地 (选填“旱地”或“水田”)为主,丙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水稻 (选填“水稻”或“小麦”)。
 丁 
 旱地 
 水稻 
(2)根据图1判断,与乙地和丙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800毫米 (选填“400毫米”或“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在图2中,从地形上看,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 平原 (选填“平原”或“高原”)地区。
(4)在图2中,A、B两个商品粮基地是我国 春小麦 (选填“春小麦”或“冬小麦”)主要产区。
 800毫米 
 平原 
 春小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