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习题课件(5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习题课件(5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全国分为 省 、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 县 、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 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2.省级行政区:中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香港 、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省 
 县 
 镇 
 34 
 23 
 香港 
 北京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上海市 沪 上海
江苏省 苏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续表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海南省 琼 海口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重庆市 渝 重庆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省 台 台北
中国的行政区划
【日常生活】暑假期间,家住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何庄村的小明同学收到了来自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据此完成1、2题。
某大学录取通知书
1.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我国有4个自治区
B.我国共有32个省级行政区
C.香港、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
D.我国有5个直辖市
C
2.小明同学的籍贯中,表示范围最小的行政区是 (C)
A.山东省 B.菏泽市
C.黄店镇 D.何庄村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近年来,暑期游的火爆给古都西安带来了八方游客。小丽在西安街头看到大量外来车辆。下图为四幅汽车牌照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四幅汽车牌照示意图
C
3.下列选项中,汽车牌照与其所属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B)
A.甲——江苏省 B.乙——河南省
C.丙——贵州省 D.丁——北京市
B
4.甲汽车牌照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C)
A.武汉 B.合肥 C.南昌 D.南京
【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5、6题。
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的“福”字
C
5.图示①②③④四个“福”字中,代表北京的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
A
6.图中③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  (C)
A.宁 银川 B.陕或秦 西安
C.川或蜀 成都 D.云或滇 昆明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示意图,完成7、8题。
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示意图
C
7.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①濒临东海
B.②有黄河流经
C.③简称哈,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D.④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D
8.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C
9.读中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完成(1)~(4)题。
中国行政区划示意图
(1)写出图中序号①②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① 青海省 ,② 四川省 。
(2)写出图中序号③④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③ 陕或秦 ,④ 湘   。
 青海省 
 四川省 
 陕或秦 
 湘   
(3)写出图中序号⑤⑥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⑤ 合肥  ,⑥ 福州  。
(4)⑦⑧⑨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内蒙古自治区 (填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合肥  
 福州  
 内蒙古自治区 (共17张PPT)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
1.中国有 56 个民族,其中 汉 族人数最多。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汉族人数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11%;其他民族约占8.89%,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也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族 。
2.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 平等 的地位。
中国的民族分布
 56 
 汉 
 壮族 
 平等 
1.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2.分布: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 东部 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 东北 部地区。
“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东部 
 东北 
1.我国自秦汉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来,“ 大一统 ”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同时孕育出独特的“ 和而不同 ”的中华文化。
2.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五十六个民族
【教材改编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象比喻,也是对新时代搞好民族团结的明确要求。据此完成1、2题。
 大一统 
 和而不同 
1.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D)
A.朝鲜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壮族
D
2.“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喻义有  (C)
①各民族地位平等 ②遵从汉族的生活生产方式 ③相互尊重各自风俗习惯 ④相互尊重各自文化和信仰 ⑤都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C
中国的民族分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中。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大聚居,小散居,集中居住”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各民族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
D.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B
4.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 (D)
A.华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D
5.我国少数民族中,有吃糌粑、献哈达、赛牦牛习俗的民族是 (B)
A.蒙古族 B.藏族
C.傣族 D.维吾尔族
B
剪纸作品图
【传统文化】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面的剪纸作品图,呈现了蒙古包畔人们欢歌笑语、狗欢马跑、羊群牧草的美丽景色。据此完成6、7题。
6.如图所示的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D)
A.汉族 B.哈萨克族
C.壮族 D.蒙古族
D
7.下列民族风情与图中少数民族生活相符的是 (B)
A.锅庄舞 B.那达慕大会
C.泼水节 D.长鼓舞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据此完成8、9题。
B
8.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体育项目的搭配,正确的是 (C)
A.朝鲜族——攀椰
B.壮族——赛马
C.蒙古族——摔跤
D.维吾尔族——划龙舟
C
9.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有利于 (B)
①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③消除各民族间的经济差异 ④促进民族间文化交往,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10.【教材改编题】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民族大团结》邮票,该套邮票描绘了我国各族人民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大庆的场景。读《民族大团结》的部分邮票示意图,完成(1)(2)题。
《民族大团结》的部分邮票示意图
(1)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填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傣族主要分布在 云南 省,清明节前后他们举行 泼水 节,互相祝福。
 云南 
 泼水 (共17张PPT)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
1.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  东  部、太平洋  西  岸,是一个 海陆 兼备的国家。
2.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辽阔的疆域
  东  
  西  
 海陆 
1.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 三 位。
2.领土四至
我国领土东至黑龙江省黑龙江与 乌苏里江 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帕米尔高原 (73°E附近),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 黑龙江 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南至海南省南沙群岛 曾母暗沙 (4°N附近)。
  960  
 三 
 乌苏里江 
 帕米尔高原 
 黑龙江 
 曾母暗沙 
3.海洋大国
(1)大陆海岸线: 1.8 万多千米。
(2)临海: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 、黄海、东海和 南海 ,其中渤海为我国 内海 。台湾岛东海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3)岛屿:我国共有海岛11 000多个,其中面积较大的有台湾岛、海南岛等。
(4)我国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1海里=1.852千米),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
 1.8 
 渤海 
 南海 
 内海 
 12 
1.陆地国界线:总长度约 2.2 万千米。
2.陆上邻国:有 14 个。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
伟大的祖国
【跨学科·音乐】有一首歌唱道:“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据此完成1、2题。
 2.2 
 14 
1.下列图中的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这条“龙”所在位置的是 (D)
A B
C D
D
2.从半球位置看,这条“龙”位于 (C)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辽阔的疆域
我国最东端的城市——“东极水乡”抚远日出喧嚣沸腾时,最西端的城市——“西极古城”喀什还在夜晚寂静沉睡。据此完成3、4题。
C
3.喀什以西是我国疆域最西端所在的 (A)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黑龙江 D.乌苏里江
A
4.“抚远日出喧嚣沸腾时,喀什还在夜晚寂静沉睡。”这是因为我国 (C)
A.南北跨纬度广 B.海岸线漫长
C.东西跨经度广 D.国界线漫长
众多的邻国
C
【地理实践力】画简图是学习地理的一种常用的空间记忆方法。下图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简图。据此完成5、6题。
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简图
5.下列陆上邻国中,与我国西邻的是 (A)
A.阿富汗 B.缅甸
C.俄罗斯 D.印度
A
6.国家①表示 (B)
A.加拿大 B.菲律宾
C.澳大利亚 D.马尔代夫
读我国领土四至点的经纬度位置表,完成7、8题。
我国领土四至点的经纬度位置表
四至点 ① ② ③ ④
经纬度 位置 (4°N, 112°E) 附近 (49°N, 135°E) 附近 (53°N, 123°E) 附近 (40°N,
73°E)
附近
B
7.人们曾用“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形容中国,后半句主要指中国 (A)
A.疆域辽阔 B.海岸线漫长
C.历史悠久 D.物产丰富
A
8.②是我国领土的 (B)
A.最西端 B.最东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B
9.中国是位于世界东方的大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下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中国疆域示意图
(1)【思维导图】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请结合图中信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2)每年春节前后,我国黑龙江省还是“林海雪原”,而海南省已经开始“早稻插秧”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试分析其优越性。
海域面积广,有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多优良港湾,有利于海洋运输,发展对外贸易等。(共18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世界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 14.4 亿人,是世界人口大国。
2.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 人民生活水 平 的提高和 医疗卫生条件 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全国人口迅速增长。
3.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 下降 ,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4.4 
人民生活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下降 
1.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 腾冲 线。
2.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一般来说, 东部 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沿海、沿河、沿湖   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平原 、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 工业 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中国的人口政策
 腾冲 
 东部 
 沿海、沿河、沿湖   
 平原 
 工业 
1.基本国策: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1982年 计划生育 政策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人口素质显著提升。
2.新规定: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 三 个子女。
3.目的: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 均衡 发展。
世界人口大国
 计划生育 
 三 
 均衡 
1.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几十圈。这说明 (C)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我国人口数量大 D.我国经济发达
人口问题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态势的发展变化既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与个人和家庭生活息息相关。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对比图,完成2、3题。
我国七次人口普查对比图
C
2.中国人口数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B)
A.第二次人口普查
B.第三次人口普查
C.第四次人口普查
D.第五次人口普查
B
3.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超过 (D)
A.18亿 B.16亿 C.15亿 D.14亿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它将我国分成人口密度相差悬殊的两大区域。据此完成4、5题。
D
4.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主要表现为 (D)
A.西部地区人口多
B.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少
C.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多
D.东部地区人口多
D
5.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 (B)
①气候 ②地形 ③文化 ④交通 ⑤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中国的人口政策
下面一组漫画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读漫画,完成6、7题。
B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
6.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
A.a→c→d→b B.b→c→a→d
C.c→a→b→d D.d→b→a→c
A
7.2021年,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主要是为了 (C)
A.解决就业压力大问题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C
【日常生活】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朝阳产业”。2020年起,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养老相关专业,2024年养老服务专业迎来首批本科毕业生。下图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据此完成8、9题。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
8.“银发浪潮”反映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D)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老龄化加剧
D
9.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有利于 (B)
①推动年轻人顺利就业 ②提升“银发”群体的幸福指数 ③扭转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 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
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
占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这主要因为我国把 计划生育 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2)【影响类】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 2000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 老龄化水平逐渐升高    。请说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3)【影响类】2021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这些政策对合肥市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现象有何影响?
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龄化现象得到缓解。
 2000 
  老龄化水平逐渐升高    
(4)【影响类】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底,合肥市户籍人口805.3万人,流动人口429.1万人。流动人口给合肥市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劳动力数量增加,缓解用工难问题;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共19张PPT)
探究与实践 理解中国人口政策
一、选择题
【日常生活】近年来,我国多地成功构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即以步行十五分钟的路程为半径,不断提升“圈”内各类社区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据此完成1、2题。
“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宣传图
1.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B)
A.就业压力增大
B.人口老龄化
C.男女比例失调
D.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B
2.“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可以 (D)
A.延缓老龄化的进程
B.增加子女陪护压力
C.降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D.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D
我国人口变化图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较上年末减少了208万人,中国人口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趋势。读我国人口变化图,完成3、4题。
3.2019—2023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B)
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B
4.我国总人口出现负增长,今后将会出现 (C)
①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④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据此完成5、6题。
C
5.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C)
A.立刻导致青年人就业困难
B.致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下降
C.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现象
D.使得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C
6.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A)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时间银行”是一种新型互助养老模式,志愿者将自己向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存储起来,未来需要时,用存储的时间兑换养老服务。目前该模式已在中国一些地区进行试点。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时间银行”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是因为我国 (B)
A.人口分布空间不均
B.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C.老年人口比重最高
D.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B
8.“时间银行”模式的开展有利于 (C)
A.提供就业机会 B.促进经济发展
C.缓解养老压力 D.降低老龄化水平
C
9.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可以采取的合理举措有 (B)
①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③提高婚育年龄限制 ④鼓励生育,优化生育配套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漫画《抬不动啦》。
抬不动啦
材料二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1)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 。
(2)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完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 均衡 发展。
(3)【建议类】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人口老龄化 
 均衡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爱身边的老人等。(合理即可)
11.人口问题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读中国第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完成(1)(2)题。
中国第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占总人口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 (2010年) 16.60 70.14 13.26
第七次 (2020年) 17.95 63.35 18.70
(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 加剧 (选填“加剧”或“缓解”)。表格中有两个“比重”的升降从正、反两个方面显示出这一趋势:一是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二是 15—59岁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
(2)请你说出人口老龄化现象会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至少两点)
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消费能力下降、经济发展减缓、养老医疗社会投入增加等。
 加剧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