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考试数学试题(A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考试数学试题(A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惠州一中2026届高二(下)4月阶段考试(A)卷
考试时长: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集合,定义,,则中元素个数是( )
A. B. C. D.
2.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A. B. C. D.
3.已知某地市场上供应的一种电子产品中,甲厂产品占,乙厂产品占,甲厂产品的合格率是,乙厂产品的合格率是,则从该地市场上买到一个合格产品的概率是( )
A. B. C. D.
4.函数,,若,,,则,,的大小为( )
A. B. C. D.
5.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6.设,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且,则( )
A. B. C. D.
7.已知函数恰有一个极值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数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对一切都有
B. 对一切都有
C. 对一切都有,且存在使
D. 对一切都有,且存在使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有名学生和名教师排成一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B. 当名教师相邻时,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C. 当名教师不相邻时,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D. 当名教师不排在两端时,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10.如图,直线与半径为的圆相切于点,射线绕着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在旋转过程中射线交圆于点,设,且恒满足,射线扫过圆内部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B.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C. 点为的对称中心 D. 在瞬时变化率最大
11.将,,,,,填入行列的表格中,每格填一个字母,若随机变量表示列字母相同的数量,则( )注:横为行,竖为列
A. 的所有可能取值有,, B.
C. 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则 .(用数字填写答案)
13.已知某次数学测试卷中有道选的单选题,学生小明能完整做对其中道题,在剩下的道题中,有道题有思路,还有道完全没有思路,有思路的题做对的概率为,没有思路的题只好从个选项中随机选一个答案.小明从这题中任选题,则他做对的概率为 .
14.已知有穷数列的首项为,末项为,且任意相邻两项之间满足,则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同数列的个数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3分
记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成等比数列.
Ⅰ求和
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16.本小题15分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摸球游戏,盒中装有个大小和质地相同的球,其中有个白球,个红球.
甲、乙先后不放回地各摸出个球,求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甲、乙两人先后轮流不放回地摸球,每次摸个球,当摸出第二个红球时游戏结束,或能判断出第二个红球被哪位同学摸到时游戏也结束.设游戏结束时甲、乙两人摸球的总次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期望.
17.本小题15分
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
若,求
求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17分
如图,已知正方体顶点处有一质点,点每次会随机地沿一条棱向相邻的某个顶点移动,且向每个顶点移动的概率相同,从一个顶点沿一条棱移动到相邻顶点称为移动一次,若质点的初始位置位于点处,记点移动次后仍在底面上的概率为.
求的值;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19.本小题17分
已知函数.
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若有个零点,,,其中.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求证:.2026届高二(下)4月阶段考试(A)卷答案
1.【答案】
解:,,故有种取法,有种取法,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元素个数是.故本题选B.
2.【答案】
解: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令,求得,
可得常数项为 ,故选:.
3.【答案】
解:由题意可得,从该地市场上买到一个合格产品的概率是.
故选B.
4.【答案】C
解:函数,,则,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

,即,故选C .
5.【答案】
解:已知,因为,令,得,或,
且当时,,时,,
所以在和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
6.【答案】C
解:因为,即,解得,
又因为,即,解得,
且,可得,所以.故选:C .
7.【答案】C
解:,

函数恰有一个极值点,
只有一个解,即只有一个解,
只有一个解,
令,则,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又当时,,当时,,
故选:C.
8.【答案】
解:我们先证明一个不等式:.
证明:要证,即证,
即证:,
由均值不等式可得,
故不等式成立;
我们再证明一个不等式:.
证明:由二项式定理可得,
而当时,,
故,
故;综上所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
9.【答案】
解:名学生和名教师排成一排,则共有种不同的排法,故A正确;
先排名学生,有种排法,将两名教师相邻排列,有种排法,然后将两名教师这一整体,插到三个学生形成的四个空中的一个空,则有种排法,故当名教师相邻时,共有种不同的排法,故B错误;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名教师不相邻时,共有种不同的排法,故C正确;
当名教师不排在两端时,先从名学生中选两名排到两端,则有种排法,然后将两名教师及剩余的一名学生进行全排列有种排法,故共有种不同的排法,故D错误.故选:.
10.【答案】
解:对于,因为
,故A正确;
对于,因为,故的单增区间为,故 B错误;
对于,因为,
所以点为的对称中心,故C正确;
对于,因为,故在瞬时变化率最大,故D正确.故选:.
11.【答案】
解:对于,若列字母相同,余下的一列字母一定相同,故的取值不可能为,所以的所有可能取值有,,,故A正确;
对于,将,,,,,放入行列的表格中,每格一个字母的总填法有,每列字母均不相同的填法有,所以,故B正确
对于,,由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结合期望与方差公式得,,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
12.【答案】
解:展开式的通项为,
令,则,所以,即,解得,故答案为.
13.【答案】【答案】
解:设事件为“小明选到能完整做对的题”,事件为“小明选到有思路的题”,事件为“小明选到没有思路的题”,事件为“小明答对该题”,
则,,,,,,
.故答案为.
14.【答案】
解:依题意,首项和末项相差,而任意相邻两项之间满足,,
当时,即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均为,数列的个数为;
当时,即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出现一个,九个,数列的个数为;
当时,即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出现两个,七个,数列的个数为;
当时,即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出现三个,五个,数列的个数为;
当时,即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出现四个,三个,数列的个数为;
当时,即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出现五个,一个,数列的个数为,
所以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同数列的个数为.故答案为:.
15.解:设已知数列的公差为,则,
由,得,
所以 ………………………2分
所以 ………………………4分
………………………6分
由知,
又,所以 ………………………9分
……………11分
所以. ………………………13分
16.解:两球均为白球的概率为, ………………………2分
两球均为红球的概率为, ………………………4分
故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5分
由题意知,,,. ………………………6分
, ………………………7分
, ………………………8分
, ………………………10分

………………………12分
另法:
………………………12分
所以的分布列为:
………………………14分
所以所求数学期望. ………………………15分
17.解:,
,且
故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3分
又与相切,
将直线代入得

得 为所求 ………………………6分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8分
由得,
设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 ………………………10分
令,则
当或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或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增
又,,,
………………………13分
,解得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5分
18.解:依题意,每一个顶点有个相邻的顶点,其中两个在同一底面.
所以当点在下底面时,随机移动一次仍在下底面的概率为, ………………………1分
在上底面时,随机移动一次回到下底面的概率为, ………………………2分
所以 ………………………3分
. ………………………5分
因为, ………………………7分
所以 ………………………8分
又因为,所以, ………………………9分
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 ………………………10分
因为,
所以,所以. ………………………11分
设,
则,
则,
所以,
所以,
所以. ………………………14分
又因为, ………………………16分
所以. ………………………17分
19.【答案】解:当时,,
, ………………………2分
则在恒成立,
所以在单调递增, ………………………3分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无单调递减区间. ………………………5分

………………………6分
,,则除外还有两个零点.

令,
当时,在恒成立,则,所以在单调递减,不满足,舍去
………………………7分
当时,要是除外还有两个零点,则不单调,
所以存在两个零点,所以,解得
………………………8分
当时,设的两个零点为,,则,,
所以
当时,,,则单调递增
当时,,,则单调递减
当时,,,则单调递增
又,所以,,
而,且,
,且,
所以存在,,使得,
即有个零点,,.………………11分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因为,
所以若,则,所以. ………………………13分
当时,先证明不等式恒成立,设,
则,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于是,
即当时,不等式恒成立. ………………………15分
由,可得,因为,
所以,即,两边同除以,
得,
所以 ………………………17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