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蛟龙”探海许晨 著/在浩瀚无垠的蓝色大海深处到底有什么呢?从古至今,人类对深海的探索从未停歇,而“蛟龙号”正是我国在深海探测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蛟龙号”的第一次7000米深潜!作者介绍许晨 1955年8月生,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有《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航海家郭川的故事》《真情大援川》《钢铁铸造的岁月》等。作品欣赏《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该书由报告文学作家许晨历时四年采访创作而成,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中船重工集团、中国大洋协会、国家深潜基地等单位协力研发“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并实现深潜新纪录的历程,书写了海洋人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构思新颖,文笔生动,立意深远。茫茫地球上的最南极、最北极,还有最高极——号称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然而,还有一个极地很少涉足,那就是数千米乃至上万米以下的海底深处,即世界最深极——第四极。作品简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简称“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长8.2米,宽3.0米,高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蛟龙号”目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68米。“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标志着中国载人深潜科考已走在世界前列。任务一:“蛟龙号”简介活动二“蛟龙” 初亮相第一课时蛟 ( jiāo) 憧 ( chōnɡ) 蹒 ( pán)蓦 ( mò ) 瞩 ( zhǔ ) 矗 ( )袭( ) 宏 ( ) 踌躇 ( chó)( ch )绘 绘 ( ) 瀚 ( 瀚) 淋漓 ( )( )澜 ( ) 劈 ( )读读写写·基础知识文常积累jiāochōnɡpánmòzhǔchóuchú龙憬跚然目立突图满志línlíhuìhànlánpī声 色浩 无际尽致波 起伏波斩浪chùxíhónɡ2012年6月24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成功进行7000米深潜海试,创造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新纪录。任务二:浏览课文·了解蛟龙探海历程1.浏览全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品味神话古往今来,五大洲各种肤色的人向往海洋、憧憬海洋,创造了多少神奇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啊!从华夏大地的哪吒闹海、龙宫探宝,到古希腊的海神波塞冬、丹麦童话《海的女儿》,以及近代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无不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一个充满了无穷奥秘的未知世界,将人类对于深邃海底的兴趣和探求欲发挥得淋漓尽致。①以神话传说渲染海洋的神秘感,激发读者兴趣;②对比人类早期想象与现代科技成就,突出探索精神的传承。2.开头段列举哪吒闹海、波塞冬等神话传说有何作用?资料链接1:深海是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热点领域,对于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意义重大。深海开发离不开深海载人装备。20世纪8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相继研发出2000~6500米级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中国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不到800米,远远落后于美、法、俄、日等国家。资料链接2: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长度14000多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公里。这为中国的海洋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任务二:浏览课文·了解蛟龙探海历程3.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海洋探索呢?“蛟龙号”深潜海试是在全球深海探测技术快速发展,各国竞相开展深海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背景下进行的。2002年,科技部正式将7000米载人潜水器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准备阶段 “蛟龙号”海试团队目标海域海试当天 日期天气出征仪式下潜过程成功坐底 时间深度4. 阅读4-15段,理清“蛟龙”探海具体历程,填写下表。准备阶段 “蛟龙号”海试团队目标海域全长2550千米,呈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位于斐查兹海渊,达11034米。这条海沟的形成已有6 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如果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填到里边,它的峰顶都不能露出海面。反复介绍马里亚纳海沟,表现了“蛟龙”探海难度之高、意义之大。2012年6月3日,“蛟龙号”海试团队由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西太平洋中一片波澜起伏的海域,因其是地球海洋最深点,适合进行7000米深潜海试。海试当天 日期天气 清晨,没有晴朗的海天, 没有壮观的日出。天一放亮,就遇到了风雨突袭,海况不佳,但周密严格的探测表明,天气条件会逐渐好转,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备试验条件。出征仪式 北京时间4时20分,三名试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进行出征仪式。下潜过程 3个多小时的下潜,过程中现场指挥部紧张有序,监控屏幕上显示水下各种数据。2012年6月24日,与“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手控对接同日。清晨,没有晴朗的海天, 没有壮观的日出。天一放亮,就遇到了风雨突袭,海况不佳,但周密严格的探测表明,天气条件会逐渐好转,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备试验条件。北京时间4时20分,三名试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进行出征仪式。3个多小时的下潜,过程中现场指挥部紧张有序,监控屏幕上显示水下各种数据。成功坐底 时间 北京时间9时07分深度 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拓展资料:进一步了解“蛟龙号”北京时间9时07分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标志着中国在深海探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深海探测领域的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有助于深海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任务二:浏览课文·了解蛟龙探海历程5. “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对我国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活动三神话遇科技第二课时品味神话结尾“海空连心,互致祝福”一句的妙处?好啊!“神舟”上天,“蛟龙”入海,海空连心,互致祝福。一天之内诞生两项奇迹,整个世界都在看着中国。是梦想,是宏图,是雄心壮志引领着中华民族永不停歇的探索步伐。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无不为这伟大的壮举感到骄傲和自豪!①运用拟人手法,将“神舟”与“蛟龙”人格化,体现科技与人文的交融;②升华主题,展现中国科技实力的全面崛起。作者情感情感方面 文中语句 情感分析民族自豪感“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无不为这伟大的壮举感到骄傲和自豪!”体现了对“蛟龙号”深潜成功这一壮举的自豪之情。作者情感情感方面 文中语句 情感分析喜悦与祝愿“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啊!”表达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对航天事业和深潜事业的美好祝愿,和对祖国的深深祝福。科学精神 内容体现 内涵解读表现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海试团队、指挥部、潜航员等各方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深潜任务体现了科研人员敢于挑战、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事业不断突破的重要动力。坚韧不拔海试团队面对恶劣海况,仍按计划进行深潜试验表现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团结协作海试团队、指挥部、潜航员等各方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深潜任务体现了科学研究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勇攀高峰“蛟龙号”不断挑战深海探测极限,勇攀科技高峰体现了科研人员敢于挑战、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事业不断突破的重要动力。科学精神 内容体现 内涵解读展现了科研人员为了科学事业和国家利益,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拼搏精神。……拼搏奉献科研人员长期投入深海探测研究,默默奉献展现了科研人员为了科学事业和国家利益,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勇于面对未知和挑战,不断追求科技进步和创新。·只有不断追求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团结合作是至关重要的。……3.学完本文,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历史背景描述“蛟龙”探海热情赞美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展现了我国科技事业的伟大成就。探海始末“蛟龙”准备海空连线“蛟龙”下潜“蛟龙”坐底两项奇迹,民族自豪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当你成为肩负人类使命的海洋探索者,面对广袤无垠的海洋,要为自己朝夕相伴的探索船命名,怎样的名字能完美诠释探索精神,兼具深厚文化内涵?要求:①画出自己的船②为它起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名字③写出名字的灵感来源和寓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