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习能力摸底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比沙丘上进行的演替速度更快,其主要原因是两者的( )A.植被类型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 D.物种生态位不同2.对于容易徒长、茎秆细长的作物,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某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可使茎秆粗壮,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合成受抑制的植物激素主要是( )A.脱落酸 B.油菜素内酯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3.2015年,我国科学家宣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下列分析错误的( )A.此次监测需捕捉部分个体进行人为标记并重捕B.东北豹种群所在地区的环境容纳量不一定是42只C.东北豹的性别比例直接影响其出生率D.东北豹的繁殖能力低导致该种群具有衰退风险4.在中国四大名醋中,四川阆中保宁醋堪称一绝。酿制保宁醋的主要原料包括麸皮、小麦、大米和糯米,经过原料蒸煮、制曲拌料(药曲中含有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高温熬制、过滤陈酿等环节,历时数月至数年,以保证醋的品质和口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霉菌产生的淀粉酶能够将原料中的淀粉进行水解B.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要比醋酸发酵的最适温度高C.醋酸发酵中需定期翻醅为发酵过程提供充足的氧气D.醋液熬制能蒸发部分水分同时杀死醋液中的微生物5.进行抑菌试验时,MIC通常表示肉眼看不见菌落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测定植物甲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配制不同浓度的植物甲提取液 B.液体培养基加入植物甲提取液C.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均匀涂布 D.培养时间会影响MIC值的测定6.南澳岛践行“能源负碳、产业降碳、生活低碳、生态固碳”等“负碳”发展模式,发展旅游兼顾生态保护,实现全岛近零碳排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海上风电有利于能源负碳B.种植环岛防护林属于产业降碳C.污水排放入海有利于生活低碳D.保护岛上古建筑属于生态固碳7.研究人员调查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坡度山地的生态恢复情况,部分调查结果见图。均匀度是某区域内各物种在数量上的一致程度,数量越相近,均匀度越高。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均匀度指数越高的区域,其生态恢复情况越良好B.平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度比30°坡度更明显C.土壤含水量低使45°阳坡植物的丰富度指数较低D.光照强度弱使不同坡度阴坡的丰富度指数差异小8.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又称光自养微繁殖技术,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改变碳源的种类,以CO2代替糖作为植物体的碳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进而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新的植物微繁殖技术。无糖组织培养技术通常以珍珠岩或蛭石代替琼脂作为支撑物。在中药材繁殖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碳源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杂菌污染的可能性B.为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培养容器不能密封,并需要通入CO2C.该技术外植体可以是在植物体的叶、根等部位选取的细胞或组织D.该多孔的支撑物能改善组培苗的根区环境,促进了根系的发育9.植物受到昆虫取食时,有些采取忍耐型策略,通过降低自身防御物质含量,对繁殖进行超补偿;有些采取忍耐和抵抗相结合的防御策略,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椴叶鼠尾草与朱唇是两种外来入侵植物,科研人员通过剪叶并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来模拟昆虫取食,来研究这两种植物的防御策略,检测其花数及抗虫防御物质黄酮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朱唇采取的防御策略最可能是忍耐和抵抗相结合的防御策略B.椴叶鼠尾草和朱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相对于朱唇,椴叶鼠尾草更易形成生物入侵D.对照组(CK)的处理应是剪叶并喷施等量不含茉莉酸甲酯的溶液10.山地水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的重要组成部分,某山地水库生产者以蓝细菌、绿藻等浮游藻类为主,高等水生植物占比很小。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部分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水库的总能量是四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总和B.营养级Ⅲ包括多个种群,同化的能量38.6%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C.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原理,营养级Ⅲ、Ⅳ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比Ⅱ、Ⅲ之间的小D.第I、Ⅱ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只有2%,该水库可能存在水体富营养化11.胞质雄性不育(CMS)是线粒体基因引起的胞质功能混乱现象,表现为花粉不育。经γ射线处理的芜菁细胞(AA,A表示染色体组)和甘蓝细胞(BB,B表示染色体组)融合,可获得CMS甘蓝植株(BB)。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筛选出的融合细胞再生壁标志着CMS甘蓝植株培育成功B.γ射线照射的作用是破坏芜菁细胞的染色质C.融合后的CMS甘蓝获得了芜菁细胞的细胞质基因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为培育CMS甘蓝提供一种路径12.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肝脏中获得B.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C.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用于生产抗体13.在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CK(细胞分裂素)通过ARRs(A)基因和WUS(W)基因起作用。现将A基因功能缺失但正常表达W基因的突变体(突变体a)、缺乏A基因但能过量表达W基因(材料甲)和野生型三组愈伤组织在高CK培养基中培养,三组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如图,由上述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A基因在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过程中起作用B.W基因的表达产物调控A基因的表达C.A基因功能缺失但正常表达W基因不能促进生芽D.过量表达W基因可使生芽时间提前14.三白草和鱼腥草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中医用作“药对”,在我国全年可采收两次。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可以利用盐酸和酒精1:1混合配制的解离液来完成B.②过程通常在低渗的培养液中,采用化学法或物理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④过程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应与③相同D.图中所示的生产流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5.研究人员将犬瘟热病毒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并筛选出能分泌抗犬瘟热病毒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但该种细胞在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的现象。不考虑基因互作和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获得更多免疫的B淋巴细胞,需对小鼠多次注射犬瘟热病毒B.灭活病毒是通过自身糖蛋白等与细胞膜糖蛋白发生作用来诱导细胞融合的C.在使用96孔板培养和筛选杂交瘤细胞时,每一个孔中尽量只接种一个细胞D.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即具有持续产生抗犬瘟热病毒抗体的能力16.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2hm2下降至0.295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7hm2下降到0.4498hm2结合上述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赤字的状态B.长江经济带这5年的环境容纳量改变C.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D.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17.稳态转换是指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大规模、持续和突然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快速重组进入另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下图所示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两种稳态,即水质清澈的清水稳态和水质浑浊的浊水稳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湖泊生态系统的两种稳态转换时,优势种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演替B.生态系统遭到超过自我调节能力的外部冲击时,可能会触发稳态转换C.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型湖泊,藻型湖泊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D.为提高藻型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适当引入浮游藻类的捕食者18.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数目可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后还需要添加缓冲液调节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作为选择培养基选择出噬菌体的宿主细胞C.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的目的是提高敏感指示菌的增殖D.上层平板中出现噬菌斑的原因是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使其裂解死亡19.下表为生活在某库区水域中层的4种鱼(表格中①到④)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单位:ng·g-1)。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鱼的种类 ① ② ③ ④Hg 17.8 61.9 70.4 112.0Cd 8.8 14.1 10.3 41.6A.4种鱼中,①最可能是草食性鱼B.②和③可能位于第二营养级C.④可能属于肉食性鱼D.④体内的重金属都来自上一营养级20.科研人员对植物开花过程中脱落酸(ABA)的调控机制展开研究,发现ABA与受体PYLs结合形成ABA―PYLs复合体,该复合体与蛋白磷酸酶PP2C互作抑制PP2C的活性,进而激活下游SnRK2蛋白激酶,最终促进花器官衰老、脱落。据此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能与PYLs竞争性结合ABA的物质处理,花器官衰老、脱落受抑制B.导入能降低PP2C活性的基因,SnRK2蛋白激酶激活受抑制C.植物开花时,ABA含量稳定,花器官衰老、脱落进程不变D.敲除SnRK2蛋白激酶基因,ABA促进花器官衰老、脱落效果增强二、解答题21.“稻蟹共作—池塘养殖”复合生态系统(如图),将稻蟹综合种养和鱼类水产养殖相结合,利用稻田的净化能力将鱼类养殖过程中不能利用的营养物质吸收利用,而经过稻田吸收净化后的水又流回养殖鱼塘。回答下列问题:(1)连续高温的气候使稻田中某种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 制约因素。该稻田生态系统的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2)在“稻蟹共作——池塘养殖”复合生态系统中,河蟹以稻田中的杂草、植食昆虫及部分浮游生物为食,据此分析,河蟹与植食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河蟹同化的总能量中,除去用于河蟹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外,其余部分能量的去向是 。(3)经科研人员测定,溶解氧在稻田出水处有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 。(4)“稻蟹共作——池塘养殖”复合生态系统与传统的稻田生态系统相比,该农业模式明显提高水稻产量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答两点即可)。(5)稻蟹综合种养的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体现了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 。22.大青山曾因长期过度放牧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近年来,当地启动生态修复工程,采取封山育林、人工补植乡土树种(如油松、山杏)、投放土壤动物等措施,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植被覆盖度从15%提升至65%,昆虫种类增加至原生的80%,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请分析回答:(1)在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 演替。科研团队优先补植油松和山杏等乡土树种,治理时还注意关注百姓对经济方面的需求,其遵循生态工程 原理。人类对大青山的生态修复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2)为探究油松林中某两种昆虫生态位是否有重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和实验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 等(答两点即可),从而作出推断。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可以利用一些昆虫有趋光性、采用 法进行取样,从而估算种群密度。(3)生态修复后,大背山形成了“乔木—灌木—草本”的垂直结构。某同学提出“增加乔木层密度可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该观点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4)育林中研究人员采用同龄的植物a和植物b,按1:1的比例混种造林。植物a为阳性植物,喜光照射,不耐荫蔽。植物b是一种耐阴性较强的植物。研究人员对林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龄级 1 2 3 5 7 8 9 10数量(株) 66 100 84 52 36 12 5 3表1表示植物a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注:1龄级为幼年;2~6龄级为中年:7~10龄级为老年树种 平均胸径/cm 平均树高/m 平均冠幅/m植物a 9.2 7.87 2.25植物b 10.1 10.2 4.13表2表示6年生混交林生长概况根据已知信息推断,阳性植物的年龄结构为 型。植物a与植物b相比, (a/b)竞争能力更强。23.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是指可同时与癌细胞和药物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下图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一种抗癌药物)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1)制备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经过②过程试管内含有 种类型的细胞。过程②选用的骨髓瘤细胞没有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3)过程③能在HAT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是 ,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4)要使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最简便的培养方法是 。24.拟南芥发育过程中,赤霉素能促进R蛋白的降解,引起细胞伸长及植株增高。科研人员用赤霉素处理不同组拟南芥后,检测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甲。为了进一步研究被蓝光激活的蓝光受体对赤霉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科研人员用药物阻断野生型拟南芥的内源赤霉素合成,分三组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各组细胞裂解,在裂解液中加入微型磁珠(表面结合了蓝光受体的抗体),与裂解液充分孵育后收集并分离磁珠上的各种蛋白,再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其中的蓝光受体和赤霉素受体,处理及结果如图乙所示。(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有作为一种信号和 两方面。(2)根据题意和实验甲图结果可知,蓝光受体被蓝光激活后 (促进/抑制)植物增高,其具体机制是 。(3)图乙检测结果 (能不能)说明赤霉素受体的出现受蓝光和外源赤霉素的共同影响。理由是 。(4)由实验结果推测被蓝光激活后的蓝光受体可能与 结合,从而抑制了赤霉素的作用。三、实验题25.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二倍体马铃薯(2N=24)和抗青枯病的二倍体茄子(2N=24)进行体细胞杂交,培养抗青枯病马铃薯。(1)自然界马铃薯和茄子之间存在 ,难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2)将马铃薯和茄子的原生质体融合,可采用 诱导的物理方法。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法可测定原生质体活力。已知FDA本身无荧光,当其进入细胞后可被酯酶分解为无毒、具有荧光的物质,该荧光物质不能透过活细胞质膜,会留在细胞内发出荧光。据此分析应选择 的原生质体用于融合。融合前对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用 计数,以确定原生质体密度。融合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需要加入 (具体名称),促进形成愈伤组织和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3)科研人员用流式细胞仪(可测定植物细胞的DNA含量)进一步测定马铃薯和茄子和杂种植株B的D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 根据图推测,杂种植株B应该由 个细胞融合而来,属于 倍体生物。(4)为确定杂种植株是否符合育种要求,还需对其进行 检测。参考答案1.C2.C3.A4.B5.B6.A7.A8.C9.D10.B11.A12.B13.B14.C15.D16.A17.C18.D19.D20.A21.(1) 非密度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 捕食和种间竞争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水稻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升高(4)杂草密度降低,减少了与水稻的种间竞争,水稻因而得到更多的阳光、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用于生长:河蟹捕食稻田昆虫,减少昆虫对水稻的取食和危害,增加了水稻产量(5)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同时也能帮助人们合理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2.(1) 次生 协调、整体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 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黑光灯诱捕(3) 不合理 乔木层密度增加不一定提高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提高;乔木层密度增加可能会影响林下植物生存,导致抵抗力稳定性降低(4) 增长 b23.(1)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2) 5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3) 杂交瘤细胞 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4)将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进行培养,最后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24.(1)提供能量(2) 抑制 R蛋白降解可以引起细胞伸长及植株增高,由图甲可知,蓝光受体被蓝光激活后减缓了R蛋白的降解,抑制了植株增高(3) 不能 A组和B组结果对比说明赤霉素受体的含量受蓝光的影响,B组和C组结果对比说明赤霉素受体的出现不受外源赤霉素的影响(4)赤霉素受体25.(1)生殖隔离(2) 离心、振动、电融合等 能发出荧光 血细胞计数板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3) 3/三 六(4)青枯病抗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