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北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海市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周景王因晋国率戎人攻打周邑,派詹桓伯谴责晋国,称:“我在伯父

(晋国),犹衣服之有冠冕…伯父若裂冠毁冕,虽我狄其何有余一人?”叔向随后劝韩宜子(晋
国执政卿)妥协。这一现象表明
A.周王室权威得到强化
B.晋国获得特殊政治地位
C,等级秩序面临新挑战
D.宗法制度仍然稳固维系
2.汉代实行上计制度,“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各县、道
将辖区内的户口、垦田、钱谷收支、治安情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郡国;郡国对计簿进行汇总、

核实后,再派上计吏于年底专程报送中央。这一制度的实施表明汉代
A.地方对中央的向心力增强
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控
C.基层治理侧重于经济管理
D.官员考核以道德为标准
3.西晋末年,匈奴族刘渊以“汉朝外甥”(注:匈奴与汉和亲)自居,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在平阳
立汉高祖、光武帝、昭烈帝三祖神主祭祀。他设立太学,任命经学博士教授儒经,推行汉化政
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政权摒弃本民族文化
B.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管理加强
C.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华夏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
4,如图是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朝“吴织”锦。唐朝文献记载:“(开元年间)江准之间,织造十样
锦,名日‘吴织',备尽其妙。”同时,日本《东大寺献物帐》记录此锦为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日
本。这可以用来佐证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A.唐朝部分官营手工业发展停滞
B.中日文化交流存在单向输出特征
C.唐朝纺织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
D.海上丝绸之路以奢侈品贸易为主
5.宋代《四明义田记》碑刻记载:乡绅“置田千亩,岁收助赡嫁、济疾病”;《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多
个判例强调“宗族相济,官不过问”。这主要反映宋代
A.乡绅参与地方救济事务
B.民间救济与宗族伦理结合
C,儒家伦理影响法律判决
D.政府未直接干预民间救济
6.以下是关于清朝甲午战争的部分看法。下列看法主要说明了
人物
看法
文廷式(1856-1904年)
倭人敢尔,责在枢府(军机处等中枢构)…用人之失,调度之乖,实尸其咎。
张謇(1853-1926年)
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梁启超(1873-1929年)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A.清朝统治腐败且影响深远
B.军事指挥失误是战败关键
C.清廷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
D.国人的民族意识由此觉醒
7.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并积极争取地方官员支持。湖南
巡抚陈宝箴积极响应,创办时务学堂、设立矿务和轮船公司,但多数地方官员反应冷谈甚至抵
制。这表明
A.维新派的实业方针脱离实际
B.地方官员态度决定维新变法成败
C.维新变法缺乏坚实地方基础
D.维新思想尚未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法令,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对开垦荒地的农民,准许其
获得土地的所有权,且所开垦荒地三年免收土地税”,同时组织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合
作组织。这些举措
A.目的是实现土地公有制
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C.改变了根据地经济结构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