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学年第二学期衢州五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12月17日, “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画上圆满句号,下图为“‘嫦娥五号’探月示意图”。完成1-3题。1.从天体类型看,月球属于 ( )A.恒星 B.星云 C.卫星 D.行星2.此次探月活动,“嫦娥五号”探测器( )A.一直在地月系 B.飞离了地月系 C.飞离了太阳系 D.飞离了银河系3.与月球相比,地球上少见因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主要是因为( )A.绿色植物的存在 B.水圈的连续性 C.人类活动的改造 D.大气圈的保护在中药店里面常常可以买到龙骨、石燕等中药材。据研究考证,龙骨是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石燕是泥盆纪无脊椎腕足动物壳体化石,《本草纲目》记载,石燕能起到清凉解毒、镇静安宁的作用。完成4、5小题。4.形成龙骨和石燕的地质年代分别是( )A.新生代、中生代 B.中生代、新生代C.中生代、古生代 D.新生代、古生代5.石燕形成初期的古地质环境是( )A.常绿森林 B.蕨类草原 C.近岸浅海 D.河流源头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1页(共8页)乌海宽谷位于银川盆地和河套盆地交接处,某研究团队在河岸东侧剖面识别出4级河流阶地,阶地沉积物分层明显,其中粉砂-黏土层水平层理发育,为湖相地层,下图是乌海宽谷示意图和乌海宽谷东侧阶地示意图。完成6、7小题。6.根据不同阶地的年龄可以计算河流下切速率,研究发现,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下切速率逐渐增大,这种下切速率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全球气候变暖 B.区域构造抬升C.黄河流量增加 D.植被破坏严重7.晚更新世以来,乌海宽谷地区的地貌演变主要表现为( )A.湖泊地貌向河流地貌转变 B.河流地貌向湖泊地貌转变C.河流地貌稳定不变 D.沙漠地貌向河流地貌转变2025年3月2日至3日,安徽境内不少山区发生降雪,茶区多位于山地丘陵,部分早春品种的新芽萌发受到影响,一些茶园采取熏烟和夜间喷灌的方式进行防冻。8.“熏烟”方式防冻,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烟雾( )A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 B.提高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C.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散失 D.直接释放热量提高茶园温度9.使用喷灌的方式,通常夜间对叶面进行灌溉,第二天上午气温回升到0℃以上时关掉,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散失 B.增加叶片对大气逆辐射的吸收C 增加叶片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隔绝冷空气与叶片接触山区河流受到河谷基岩河岸的约束,常发育为深切曲流。若深切河曲在下切过程中进行较强的侧蚀,使河的弯曲不断增加,河曲颈部的宽度逐渐变窄,会发生自然裁弯,被废弃曲流环绕的基岩被孤立在一侧,成为离堆山,下图是嘉陵江中游某河段河流两侧离堆山分布图,完成10、11题。10.图中未来最可能形成新的离堆山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1.与离堆山成因类似的地貌是 ( )A. V形谷 B.江心洲 C.风蚀柱 D. U形谷我国东部漫长海岸线上的晒盐条件优越,海盐产区集中。位于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下图为渤海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图。完成12、13题。12.关于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东北向西南,盐度逐渐减小 B.莱州湾盐度高于辽东湾C.北部比南部盐度变化大 D.由低纬向高纬,盐度先增大后减小13.与图中A海域相比,渤海近岸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①降水丰富 ②纬度高,气温低 ③大量河流水注入 ④海区较封闭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4.下列有利于长芦盐场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A.淤泥质海滩,地形平坦开阔 B.沿海地区,风日较少C.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大 D.夏季降水多,光照充足2024年2月26日,浙江省统计局发布2023年该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为1252.2万人,比2022年末常住人口增加14.6万人。并已连续9年实现常住人口的两位数增长。作为浙江省人口最大城市,杭州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已达18.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杭州市人口快速增长及常住人口破千万,说明该城市( )A.资源储量大,开发强度高 B.经济活力强,人口容量大C.耕地占比大,粮食品种多 D.消费水平高,居住条件好16.杭州市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附近县域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②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推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④促进工业生产的合理布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下图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与西北风。完成17-19题。17.从P 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 )A. 南 B. 北 C. 东 D. 西18.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19.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A.化肥厂 B.印染厂 C.钢铁厂 D.服装厂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完成20、21题。20.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2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2023年10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无人机飞行队辅助船舶巡检,出色完成环海南岛联合巡航任务。下图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工作示意图。完成22、23题22.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 ( )A.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测定海洋污染程度 B.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巡检数据叠加分析C.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模拟潮汐涨落 D.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航道通航状况23.本次无人机巡航( )①主要在海面空间作业 ②范围覆盖我国专属经济区③比船舶巡检效率提高 ④提高了海洋国土管控能力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干流,所在河段山高谷深、干湿季明显(5-10月为雨季),峡谷风显著。根据马脖子气象站的资料,峡谷风风向季节变化与日变化明显,且与热力环流密切相关。下图1是白鹤滩水电站示意图,图2是马脖子站干季和雨季平均风向频率的逐时变化。回答24、25题。24.推测峡谷风效应最强的季节与时间段是( )A.夏季 08:00-12:00 B.冬季 12:00-18:00C.冬季 22:00 - 次日08:00 D.夏季 02:00-10:0025.在干季,峡谷风效应增强,而在雨季,峡谷风效应减弱,推测原因可能是( )A.雨季降水多,空气湿度大,风速降低 B.雨季太阳辐射弱,热力环流不明显C.雨季山谷风环流增强,削弱了峡谷风效应 D.雨季植被茂盛,削减风力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位于甘肃省后官赛乡境内(图1),是黄土高原沟整区南小河沟流域内自然条件相似的两条小支沟。某校学生以杨家沟、董庄沟小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植被对地表径流影响的研学活动。时间 降水量/mm 杨家沟洪水历时/h 董家沟洪水历时/h2010.07.22 61.1 4.83 34.002012.08.14 28.3 5.00 10.502017.06.19 57.3 4.50 70.252018.07.10 72.3 39.00 114.00注:挑选每年最大的一次降雨产生的洪水径流作为对比条件第26题表1任务一 研究区域植被类型:研究小组发现,杨家沟小流域坡面以营造杏树林为主,沟谷主要营造水土保持林,两岸塌积土上栽植刺槐,通过以林为主多项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农林牧均有较大发展,而董庄沟小流域基本保持自然状态。任务二 对比小流域的洪水历时差异,表1 示意杨家沟小流域和董庄沟小流域典型降水过程中的洪水历时(洪水持续时间)特征。任务三 实地考察并比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不同治理措施,图示如下。(1)杨家沟洪水历时长度明显 (大于/小于)董庄沟。(2分)(2)植树造林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明显,其表现为树冠有拦截 的作用,减轻其对地面的 ;植物根系和枯枝落叶可 (拦蓄/输送)、吸收并存储水分,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有利于地表水 ,并转化为地下径流。植被的 作用可增加土壤水分支出,从而提高土壤的地表水入渗能力。(5分)(3)分析鱼鳞坑内利于植被生长原因。(4分)(4)结合任务三图示材料内容,指出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的作用。(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 图1是“黑龙江农垦区和建三江的位置及范围图”。材料二 建三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显著增温。这与建三江开垦面积的增加同步,因此湿地大面积开垦可能直接导致增温突变。(1)黑龙江农垦区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地形类型是 。(2分)(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和 等;有利人文条件有 、 等。(5分)(3)该农垦区生产的大米之前仅在东北地区销售,而现在大米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其它国家。请写出两条原因。(2分)(4)评价区域气候增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云南省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丰富。图1为云南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2为某同学在参观路南石林后,绘制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1)按照演变过程,将图2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排序: ;理由:喀斯特地貌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受到 作用,岩体部分越来越少;在流水的作用下,地下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育过程。(4分)材料二 海拔约2400米的丽江古城,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阳光充足,紫外线强,单日昼夜温差较大,晴天为主的冬春季节尤为明显。(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晴天为主的冬春季节,丽江古城单日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6分)材料三 红,是云南大地的底色。土壤中的铁,在经年累月的氧化作用下,呈现出热烈的色彩。对于庄稼来说,红土地并不算肥沃,人们不断寻找合适的作物,为它涂抹新的色彩。(3)根据材料说出改良红壤的方法。(4分)材料四 元江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山高谷深,谷底几乎寸草不生,是中国最热、最干的干热河谷。元江县贫困人口多,政府采用易地扶贫搬迁的方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脱贫发展问题。(4)说明当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自然原因。(6分)2024 学年第二学期衢州五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命题学校:龙游中学 审题学校:江山中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D C B A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D C B C A C C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D D C C C26.(1)小于(2 分)(2)降水(雨水) 冲刷(侵蚀) 拦蓄 下渗 蒸腾 (每空 1 分,共 5 分)(3)坑内截留雨水及地表径流,增加土层湿度,保证植被存活所需的水分;坑内利于泥土沉积,土层深厚肥沃,利于植被生长。(每点 2 分,共 4 分)(4)拦泥保土,蓄积地表径流;淤地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以坝代桥,改善交通;利于沟谷防灾减灾,保护下游生产生活安全。(每点 1 分,共 4 分)27.(1)温带季风气候 平原。(每空 1 分,共 2 分)(2)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每点 1 分,5 分)(3)冷鲜技术进步;交通改善;市场扩大等。(每点 1 分,任选其中两点,共 2 分)(3)有利影响:无霜期延长,农作物生长时间延长(2 分);受冻害灾害影响变小,农作物产量增加。(2 分)不利影响:病虫害增多,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2 分)突发性气象灾害增加,对农业的危害程度可能增大。(2 分)(任选其中三点,共 6 分)28.(1)②③①(2 分);流水溶蚀(侵蚀);(1 分)溶洞(石钟乳、石笋或石柱)(1 分)。(2)丽江位于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交界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1 分),冬春季节降水少,天气以晴朗为主(1 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故白天气温较高(2 分);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故夜晚气温较低(2 分),昼夜温差较大。(3)种植绿肥(秸秆还土),增施有机肥;掺入石灰,降低土壤酸度;掺入沙子,改良土壤黏性;因地制宜种植茶树等耐酸性作物。(每点 1 分,共 4 分)(4)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耕地资源不足;气候干热等。(每点 2 分,任选其中三点,共 6分){#{QQABAQCx4ggYwFYACJ6KEwWQCwgQkJGQLSoOARAaqAZDABNAF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学年第二学期衢州五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docx 高一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