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石港区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60分。2 .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 “ 注意事项” ,然后按要求答题。3 .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以载道,学 “ 习” 用典。读《习近平用典》,能读出辩证思维,能读出文化自信,更能读出治理智慧。 以下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能体现维护 “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的是( )A.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B.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C.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 对下图认识最准确的是( )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错误。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 ②看到他人身处险境时主动拨打报警电话③某公司只招收重点院校的毕业生 ④消除影响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4. 某社区积极探索“ 居民议事厅” 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有效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这一探索有利于( )A.居委会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 B.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C.居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有效扩大了公民权利,参与社区治理5 .同学们到附近的村里进行走访研学活动,下面是小丽同学对村民的部分采访记录及据此做出的总结,其 中总结正确的是( )村民甲:“ 我在镇办养殖生态园工作,收入可观,生活越来越幸福了。”村民乙:“ 我儿子在马化腾等人创立的腾讯公司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收入挺可观。” 村民丙:“ 我有疾病不能工作,多亏了政府发的社会救济金,我特别感激政府。”村民丁:“ 我女儿现在成为了县公办中学的校长,如今已是桃李遍天下了。” 2024-2025年期末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1页(共4页)A.村民乙儿子的工作单位属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村民甲的收入和村民丁女儿的收入都体现按劳分配C.村民丙领取社会救济金,体现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村民甲和村民乙儿子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6. 民生实事项目关乎公民基本权利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某市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与其所保障的公民基 本权利对应一致的是( )① “ 抚幼育苗” ,新建成中小学和幼儿园 72所——受教育权② 公共场所更换、安装视频监控 138处——政治自由③ “ 稳岗乐业” ,新增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100个,提高居民收入——财产权④ 建设多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农家书屋——文化权利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7. 下列图示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B.) (D.)A .8.以下国家机关履职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A.制定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务院B.调查某市市长涉嫌职务犯罪——人民法院C.授予张桂梅 “ 七一勋章” 荣誉称号——人民代表大会D.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人民政府9. 古人云:“ 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 毛泽东曾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 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领导干部要完全放弃个人情感,做到权为民所用③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④国家公职人员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造福于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 电影《第二十条》,聚焦“ 正当防卫” 这一法条,电影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讲述了基层青年检 察官顶住重重压力,追溯案件真相,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的故事。 “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 是电影中的经典台 词之一。 “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要求公民( )A. 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B. 对弱者给予必要的特权,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C. 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构建正义的大厦2024-2025年期末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2页(共4页)D. 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11. 谜语三则。谜面分别为:“ 排行我最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撞我无效” ;“ 地位我最高,法由我来立,大事我拍板,任免我决定 ” ;“ 审理各类案件,独立行使职权,守护和谐家园, 确保和顺安宁” 。三则谜语的谜底分别是( )A.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法院 B. 宪法 国务院 公安机关C. 宪法 最高人民法院 监察委员会 D. 宪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政府 12. 某省政府发起民生实事 “ 好差评” 活动,人民群众可通过扫描 “ 民生码” ,实现民生 信息 “ 码上查” 、意见建议 “ 码上提” 。下列对这一做法的评论最确切的是( )A. 扩大政府的行政权,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 B. 确保政府的检察权,有利于完善行政执法C. 保障公民的监督权,有利于增强民主意识 D. 保护公民的选举权,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13. 小卫所在的村子实行特色农业观光开发之后,当地村民既能收取租金,又能去景区内的产业园上班,还 能获得集体分红,增加了收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发挥了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B.村民收租金属于社会保障收入C.说明了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 D.实现了多种生产要素共同来参与收入分配14. 某班以 “ 我国的国家机关” 为主题制作展板,下列内容可以采用的是( )①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立法②人民政府积极主动的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行政机关对公职人员进行监察③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审议“ 一府一委两院” 工作报告——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④人民检察院对破坏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犯罪行为提起公诉——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二、非选择题:(第15题12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共32分。)1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当前,部分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恋,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 ……学生只要有机会就偷偷地玩。 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某些学生还振振有词:“ 学不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材料二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 育部办公厅于 202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 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1)运用所学 “ 权利与义务” 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一中某些学生的观点。(6分)(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别从教育与自由的角度,阐述教育部印发《通知》的理论依据。(6分)2024-2025年期末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3页(共4页)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2025年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积极议政建言, 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智慧和力量。材料二 2025年 3月 5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 3000名 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强 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1)请你运用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解读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的原因。(4分)(2)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一堂、共商国是传递出哪些信息?(6分)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某省在农业农村领域推进 共同富裕的行动中,采取了系列举措:国有移动通信企业大力支持 5G智慧农业发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巩 固提升,大力推进强村带弱村,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启动实施农民致富 增收行动,在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基础上,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促进农民 增收;根据大众对乡村休闲的需求,持续推介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打响休闲农业品牌;等等。材料二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节选: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 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脱贫人口、农民工就业,强化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加强灵活就业和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清理整治欠薪,坚 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该省是如何发挥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推进共同富裕的。(6分)(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材料二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怎样的感悟?(至少谈两点)(4分)2024-2025年期末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