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
红河州、文山州2025年高中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愿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
上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读任何文章,都有方法与门径,读学术论著自然也不例外,这里主要介绍常规读法,从
本体上看,学术论著本身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面对规范性的学术论著,我们可以国绕七个关
健词进行研读,
关键词一:观点
学术论著总是有作者的观点,观点是学术论著的统帅,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观点展开。什
么是观点?观点不是描迷性的话语,而是命题式的荆断。在学术论著中,观点往往是有层次
的,霄要我们去辨析。
譬如,在《两面之词一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归根到底,唯一
跳出星球运转的循环意义外的革命不是政治革命而是技术革命,虽然工程师总是被知识分子
和政治活动家所忽视,但只有技术革命才不是循环往复的,有了电流后就不再用蜡烛,有了
汽轮船就不再用帆船”在这段话中,既有观点又有阐释,“唯一跳出星球运转的循环意义外
的革命不是政治苹命而是技术革命”是总论点,也即文章的观点,“虽然工程师总是被知识
分子和政治活动家所忽视,但只有技术革命才不是循环往复的”是分论点,也是闲释语,至
于“有了电流后就不再用蜡烛,有了汽轮船就不再用帆船”则是论证语,
关键词二:概念
学术论著是研究性成果,而概念是研究的基础。如果能够抓住一两个最有原创性、启发
性的概念,就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让自己保持思想的活性。比如林庚《唐诗综论》中的“盛
唐气象”,冯友兰《新原人》中人生的“四重境界”,货孝通《乡土中国》中的“羞序格局”
这些概念,既是学者开展学术研究的支架,也是我们进入学术论著的梯子。
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关键词三:假设
“五四”时期,胡适先生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大胆的假
设”是要人们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挣破旧有思想的牢笼,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
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小心的求证”即要求人们不能停在假设或可能的路上,而要进行
证明。“小心的求证”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在证明过程中不能捏造事实,不能按自己的
意愿去改变事实,更不能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去充当事实,而是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不能
有半点马虎,半点大意,“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正是求新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的结合
关键词四:预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学术论著,若能以“预测”的方式进行,则可以有不同的
收获。看到书名,可以先预测一番,想想这本书大概会写什么内容;看到目录,可以先预测
一番,想想这本书大约包含哪些框架;读到第一节,可以先预测一番,想想这一章大概会写
什么内容:读第一章,可以先预测一番、想想后面几章可能会写什么内客。预测就是这样一
种由实到应的阅读方式。
如果说“想象”是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那么可以说,“预测是研读学术论著的
主要方式.
关键词五:发现
学术论著是一个富矿,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我们要善于去发现。所谓发现,就是运用
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翻译家草婴对“良知”的独到解说,就让人眼前一亮:
“良知是什么?是心,是脑,是眼,是脊梁骨,是胆”著名学者王瑶对“知识分子”的论
述胜人一筹:“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子”,有独立性”言简意赋而又鞭辟入里,
关键词六:归纳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曾请教当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特克教授,问他能否将古今的历
史缩写成一本简明的小册于,教授含笑说只用四句谚语,就可概括古今的全部历史。这四句
游语是:①使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②时问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渣津.③蜜蜂
盗花,结果却使花更繁盛。④暗透了,便可望见星光.而中国古代小说家罗贯中,则以一句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概括历史的趋势.
在研读学术论著的过程中,归纳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将书读薄,收获精神的“压缩饼干”
关键词七:演绎
如果说归纳是将书读薄,那么演绎则是将书读厚.古希腊哲学家林拉克利特有句名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朱光潜先生翻译为:“濯足清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深邃的哲理窝于鲜明的形象和音节之中,演绎得十分高明。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有一段
话,现在很时皂,常被人引用,刘克苏的译文是:“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
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餐叹和撒畏—我们头上的灿
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同样是这段话,余光中先生则将它译为文言韵文:“有二事
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俱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法”余光中先生的翻译,信
达雅兼备,炼宇功夫到家
高一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