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4-2025(下)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題组织单位:辽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风洞是一种空气动力实验管道状设备,由洞体、驱动系统和测控系统组成。它通过人
工方式产生和控制气流,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及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
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常用来测试与周围空气流动有关的工程应用。
作为地面上人造的“天空”,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成为现代
飞机、导弹、火箭等研制定型和生产的“绿色通道”。
风洞洞体主要用于测量和观察模型,试验段上游有稳定段和喷管,稳定段的作用是提
高气流的平直度和减小气流的紊乱程度,喷管则是将气流加速到所需的速度:试验段下游
一般有扩散器,用于降低流速和残余速度损失,还有一个排气段,用于将风洞外的气流或
回流段引导至风洞入口。为便于实现和测量,风洞试验中,模型一般固定不动,而让试验
气体高速流过模型,相当于将研究问题坐标系固定在飞行器上。当然,也有一种更接近实
际问题的试验模式一气体不动而模型运动,其困难就在于模型的高速发射、回收以及测
量。
以膨胀管风洞为例,驱动系统主要依靠活塞驱动和膨胀管加速。活塞驱动段,通过控
制高压空气的释放驱动活塞运动,完成驱动轻质气体压缩。高压空气的内能转化成活塞机
械能,再转换成轻质气体机的内能。在压缩终了,活塞将以一定进度与活塞压缩管底部以
及央膜环碰撞,压缩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膨胀管加速采用多级、分次加速方法,经活
塞驱动的轻质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控制第一道膜片破裂,形成第一道激波,进入至激波驱
动段。第一道激波使低压端中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一次加速,此后激波通过全部
试验气体后击破第二道膜片形成第二道激波,进入激波被动驱动段。第二道教波促使被动
驱动段内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二次加速,达到一定压力击破第三道膜片,激波进
入膨胀加速段,使试验气体第三次加速,在加速同时试验气体的温度、压力亦随之下降。
经过三次依次加速,试验段内气体具有很高的速度和较高的焓值,从而具备模拟飞行器气
流状态。此外,由于膨胀管风洞在试验段前增加咖了喷管,扩大了膨胀管的试验流场均匀
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膨胀管的试验时间。
(摘编自《风润究竞是什么?》《国之重器缔造者:中国风洞如何领先世界?)
材料二:
1936年,旅美归来的伍荣林教授在南京主持建造国内首座1.2米回路式低速风洞,开
创了中国风洞建设的先河,为中国风洞事业搭建起最初的框架。他提出的串联双试验段风
洞理念,至今仍在气象局仪器校准中发挥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进步建立完整
的风洞试验体系,成为支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1958年,
马明德教授带领团队克服了设备匮乏、技术空白等困难,成功设计并建造了新中国首座低
高一语文第1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