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一、(共16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日前,“扁担女孩”刘燕挑行李离校的视频火遍全网,一时间锋芒毕露,获无数网友点赞。“本来妈妈是想挑扁担的,但是我觉得她平时太辛苦了,所以就自己杠着走了,她在后面帮我拿些轻便的物品。”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资助意愿,淳朴的刘燕在感谢之余一一婉拒,“我还是我,未来的路还得自己走。”心中有目标,行动才有方向。对年轻人而言,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能像“扁担女孩”这样怀揣理想踏实奋斗,就有机会得偿所愿:如果能锲而不舍地求索,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没有一个人可以通过一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一场考试输掉人生。决定人生这场大考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的,是昨天的努力、今天的踏实和对明天的正确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刘燕用一根扁担写下的答卷,可以获得一个漂亮的分数。在这个绞尽脑汁追求“捷径”与“包装”的时代,她用最本真的姿态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是能扛起生活的重量而不抱怨,是面对诱惑时守住本心,是把理想种进脚下的土壤。当我们为“扁担女孩”点赞时,一无论何时,都能坦然挑着自己的“扁担”,在属于自己的路上,走得踏实而坚定。愿无数像刘燕一样的青年,脚步比山更高远,带着大山的坚韧,去拥抱更大的世界。1.文段中加点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淳朴(chin)B.挫折(cuo)C.土壤D.坚韧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锋芒毕露B.得偿所愿C.锲而不舍D.绞尽脑汁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可 扫描全能王创建3.下列填入文段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何尝不是在呼唤一种被遗忘的生命质感B.同时是在呼唤一种被遗忘了的生命质感C.不得不说是在呼唤一种被遗忘了的生命质感D.有一种已经被遗忘了的生命质感需要被呼唤4.“扁担女孩”刘燕高考后独自挑着行李回家的举动闪动着耀眼的“青春之光”,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年楷模黄文秀同样散发着别样的“青春之光”,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及七年级下册第15课《青春之光》,谈谈你心中青春的模样。(3分)5.“扁担女孩”走红网络后,有人建议她接住泼天的流量,直播带货,但她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打工挣钱,继续读书,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观点。(4分)二、(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1题。(共21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动学》)【乙】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系。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东其业因就听经。主人怪其不返,寻之,见而欲答之。门下生共禁止,因留宫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遂通其经。(节选自《后汉书》)6.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与“宫少孤”中“孤”意义和用法不同。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刮目相待”是指用新的眼光看待。C.“因留宫门下”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中“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与“见而欲笞之”两句中“见”意思不同。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与“以刀劈狼首”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何陋之有”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C.“结友而别”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而”意义和用法不同。D.“遂通其经”与“仁在其中矣”两句之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