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半年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1.(1)涉(1分)(2)qiáo(1分)【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shè猎”应写作“涉猎”,“翘”应读作“qiáo”。2.:(1分)【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结合语段内容,此处标点的作用是提示下文。应填冒号。3.B(2分)【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搭配不当,可将“改善”改为“拓宽”。故答案选B。4.D(2分)【解析】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5.D(2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的能力。由上文“水满则溢”和下文“小得盈满”可知,横线处接“满而不溢”更合适。故选D。6.B(2分)【解析】“还是”一词有“仍然”的意思,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还是原来的样子。是副词,而非连词:“更”是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紧”,表示程度的加深,而非介词。故答案选B二、(一)7.C(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绕”字写出了溪和山的环绕之态,但并没有写出“溪和山的高峻明秀”;“白云间”是描述溪山的位置在白云间,写出了山之高,而不是“衬托出了溪山蜿蜒曲折的特点”。故选C。8.示例: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而《定林所居》中“闲”字则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比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月四日作》这首诗写于作者落职闲居家乡时,诗人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蝶、鸠的得意和东风的笑来衬托自己的苦闷。其中“东风应笑我闲愁”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定林所居》中作者通过描写溪水、鸟儿、鲜花等景物,来烘托“临溪放艇依山坐”的主人公的心境,通过描写居所的清幽环境以及诗人的闲适生活,抒发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二月四日作》诗歌大意:早春的风轻轻吹过,瓦上的白雪融化了,沟里的雪还剩半沟。飞舞的蝴蝶、鸣叫的鸠鸟都快活起来,而东风应该笑话我落职闲居的苦闷。《定林所居》诗歌大意:房屋被溪水环绕着,竹林环绕着青山,临水的高山直插白云间。将小船停靠在溪水边,靠着山坐着,溪水、鸟儿、青山、鲜花和我共享这份悠闲。(二)9.(1)愈(更加、越发)(2)从(跟随)(3)假(借)(每空1分)10.(1)开支越俭省,就越可以函养福气。(2分)(2)读书还没结束,即使碰上急事,也一定要把书卷收整齐(2分)11.【甲】文:勤奋和节俭是安身立命之本。【乙】文:跟随优秀者,远离卑劣者(或“为人处世要明理公正”;或“要学会明辨是非”)。【丙】文:借人书籍,要多加爱护。(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甲】身处这个乱世,钱财越少,就越能免除祸患:开支越俭省,就越可以涵养福气。你兄弟待奉母亲,除了“劳俭”二字以外,没有其他安身的方法。目前正处于军事非常危急的境地,(生死难料,)我只就此二字叮嘱一遍,此外也别无遗训之语。【乙】有品德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也要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也一定远离他。千万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对待与自己有仇恨的人,尽量用讲明义理的办法来消除仇恨:与那些抱怨自己的人相处,也要用正直公平的态度来对41二○二五年上半年期末考试5.下列填人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圆圆满满,人生亦如此B.满载而归,人生亦如此C.永不知足,人生亦如此D.满而不溢,人生亦如此七年级语文试题卷6.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北朝民歌具有内容丰富、语言质朴和风格粗犷豪迈的特点,如《木兰诗》和《敕勒歌》。温馨提示:1.本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B.“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一句中“卷”是动词,“还是”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是连词,“更”“把”都是介词。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D.“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小题。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苏轼才华横溢,(sè)猎广泛,在诗、词、文、赋、书、画诸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7一8题。(每小题2分,共4分)堪称翘楚。他既不是江西人,也从未在江西任职,但对江西情有独钟。他曾多次来到江西,并留【甲】二月四日作0【乙】定林 所居有多首诗词。第一次到江西,就以江西省名为诗名,题写名篇《江西》,开头两句是“江西山水陆游王安石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对江西的绿色生态高度赞美,并直抒胸臆()江西山水真是我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的故乡啊!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陆游当时落职闲居家乡。②定林:地名,名胜之地。(1)(shè)(2)翘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2.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1分)A.两首诗歌均是两位宋代诗人对生气盎然的春日景色的描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小题。B.甲诗“早春”点明了季节,描绘了轻柔的风、瓦中残雪和飞蝶鸣鸠等景物我国劳动教育。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就告诚世人唯有辛勤劳动才不会缺衣C.乙诗中的“绕”字写出了溪和山的高峻明秀,“白云间”衬托出了溪山蜿蜒曲折的特点。少食。作为我国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形式,耕读传家是我国古人非常推崇的社会D.乙诗中“溪鸟山花共我闲”与杜甫诗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都运用了拟人手风尚。“耕”指从事农业劳动,“读”即读书学习。耕速不仅玫善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速书法。人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其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8.两首诗中均有“闲”字,但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做具体分析。(2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小题。(10分)A.耕读不仅改善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也成为其磨砺心性、培养品格的【甲】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尔兄弟奉母,除劳字俭字重要方式之外,别无安身之法。吾当军事极危,辄将此二字叮嘱一遍,此外亦别无遗训之语。B.耕读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其培养品格、磨砺心(选自《曾国藩家书》,有改动)性的重要方式【乙】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C.耕读不仅成为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也改善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食其力(选自《朱子家训》,有玫动)D.耕读虽然改善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但也成为其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丙】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4.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未竞,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A.根深蒂固B.大相径庭C.鲜为人知D.源远流长(选自《颜氏家训》,有玫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注】①兹:这,此。②下:低于。③不肖:品行不端。④矜:夸耀。⑤江禄:人名。暖风带来初夏,又是一年小满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夏熟的农作物未完全成熟,却渐渐饱满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故称为“小满”。满,盈溢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不仅是节气,也是中国人世代传承(1)愈()(2)从((3)假()的人生智慧。知足常乐,小得盈满,大概是生活最好的状态吧。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语文答案.pdf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