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中国的自然灾害 分层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中国的自然灾害 分层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基础达标
一、主要自然灾害
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B.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C.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D.山区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较高
2.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台风——西北内陆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滑坡——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防灾减灾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2024年9月,台风“贝碧嘉”以强台风级登陆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表示台风的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4.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为应对台风“贝碧嘉”,下列做法可取的是(B)
A.往海边空旷地疏散
B.在坚固建筑内躲避
C.向地势低洼地疏散
D.到户外大树下躲避
  泥石流是指由于暴雨、冰川融水、积雪融水等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图1为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地形区发生泥石流可能性最高的是(D)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横断山区
6.当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7.为防治泥石流,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D)
①修建护坡工程
②鼓励山坡放牧
③过度开发山区矿产资源
④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
  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读中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完成8~10题。
8.干旱出现频次>3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B)
①西北地区 ②华北地区 ③长江中下游地区 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以下对上述地区干旱灾害频发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C)
①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河流水量大 ③工农业需水量大 ④城市需水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为减轻干旱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是(B)
①疏浚河道 ②修建水库 ③种植耐旱作物 ④建设海绵城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寒潮是指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的天气过程。如图示意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和平均每年寒潮出现频次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寒潮属于自然灾害中的 气象 (填“气象”或“地质”)灾害。
(2)寒潮经过的①处是 内蒙古 高原。我国受寒潮影响次数大致从 西北 向 东南 递减。地势三级阶梯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第 一 级阶梯。
(3)南京和成都纬度相近,两城市受寒潮影响次数少的是 成都 ,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4)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不利影响:寒潮带来剧烈降温,可能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农业生产;会造成畜牧业牲畜冻伤;会影响交通出行,道路结冰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还可能损坏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利影响:寒潮带来的低温可以杀死部分害虫和病菌,减少病虫害;如伴随降雪可以缓解冬季的旱情。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基础达标
一、主要自然灾害
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B.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C.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D.山区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较高
2.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西北内陆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滑坡——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防灾减灾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2024年9月,台风“贝碧嘉”以强台风级登陆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表示台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为应对台风“贝碧嘉”,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往海边空旷地疏散
B.在坚固建筑内躲避
C.向地势低洼地疏散
D.到户外大树下躲避
  泥石流是指由于暴雨、冰川融水、积雪融水等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图1为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地形区发生泥石流可能性最高的是(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横断山区
6.当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为防治泥石流,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护坡工程
②鼓励山坡放牧
③过度开发山区矿产资源
④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
  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读中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完成8~10题。
8.干旱出现频次>3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西北地区 ②华北地区 ③长江中下游地区 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以下对上述地区干旱灾害频发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①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河流水量大 ③工农业需水量大 ④城市需水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为减轻干旱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疏浚河道 ②修建水库 ③种植耐旱作物 ④建设海绵城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寒潮是指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的天气过程。如图示意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和平均每年寒潮出现频次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寒潮属于自然灾害中的 (填“气象”或“地质”)灾害。
(2)寒潮经过的①处是 高原。我国受寒潮影响次数大致从 向 递减。地势三级阶梯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第 级阶梯。
(3)南京和成都纬度相近,两城市受寒潮影响次数少的是 ,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4)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