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章末复习讲要点 归纳整合 02要点一 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时间段 人口问题 影响 解决措施1949年 至20世 纪70 年代 人口增长迅速 利: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弊: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压力 独生子女政策近十 年来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劳动力成本上升;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 先后实施了“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全面三孩”政策典题1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1)~(2)题。2017年 2023年(1)《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B)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A.老龄化加剧 B.分布不均C.男女比例失调 D.增长过快要点二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典题2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示意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读图,完成(1)~(2)题。(1)与A地区相比,B地区农业生产潜力较低,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因素是(B)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2)与A地区相比,C地区发展农业的独特条件有(B)①地形平坦广阔 ②黑土肥沃 ③生长期长④水运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地区/农业 生产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南方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新疆长绒棉的生产光热条件好(夏季光热 充足)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热量不足要点三 南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差异地 区 耕地 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北方 地区 东北 旱地 春小麦 大豆、甜菜华北 冬小麦 花生、棉花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 水田 水稻 油菜、甘蔗、 棉花典题3 某学校地理社团的同学开展了关于糖料作物的研究。研究得知,甜菜喜温凉,抗寒,耐旱,喜富含有机质、排水好的土壤。读我国糖料作物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甜菜集中产区主要位于(A)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2)推测甘蔗的生长习性为(D)A.喜温凉 B.抗寒冷 C.耐干旱 D.喜湿热导致南、北方种植业差异的原因 (1)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的差异主要是降水引起的水分条件差异 导致。 (2)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种类的差异主要由纬度位置引起的热量条件差异导致。要点四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典题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如图为中国纺织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A.毛纺织业、棉纺织业、丝绸纺织业B.棉纺织业、毛纺织业、丝绸纺织业C.毛纺织业、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D.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毛纺织业(2)在A区域内的呼和浩特市建立毛纺厂的主导因素是(D)A.接近甘蔗产地 B.接近丝绸产地C.接近棉花产地 D.接近羊毛产地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章末复习讲要点 归纳整合 02要点一 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时间段 人口问题 影响 解决措施1949年 至20世 纪70 年代 人口增长迅速 利: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弊: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压力 独生子女政策近十 年来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劳动力成本上升;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 先后实施了“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全面三孩”政策典题1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1)~(2)题。2017年 2023年(1)《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老龄化加剧 B.分布不均C.男女比例失调 D.增长过快要点二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典题2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示意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读图,完成(1)~(2)题。(1)与A地区相比,B地区农业生产潜力较低,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2)与A地区相比,C地区发展农业的独特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广阔 ②黑土肥沃 ③生长期长④水运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地区/农业 生产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南方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新疆长绒棉的生产光热条件好(夏季光热 充足)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热量不足要点三 南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差异地 区 耕地 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北方 地区 东北 旱地 春小麦 大豆、甜菜华北 冬小麦 花生、棉花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 水田 水稻 油菜、甘蔗、 棉花典题3 某学校地理社团的同学开展了关于糖料作物的研究。研究得知,甜菜喜温凉,抗寒,耐旱,喜富含有机质、排水好的土壤。读我国糖料作物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甜菜集中产区主要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2)推测甘蔗的生长习性为( )A.喜温凉 B.抗寒冷 C.耐干旱 D.喜湿热导致南、北方种植业差异的原因 (1)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的差异主要是降水引起的水分条件差异 导致。 (2)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种类的差异主要由纬度位置引起的热量条件差异导致。要点四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典题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如图为中国纺织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毛纺织业、棉纺织业、丝绸纺织业B.棉纺织业、毛纺织业、丝绸纺织业C.毛纺织业、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D.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毛纺织业(2)在A区域内的呼和浩特市建立毛纺厂的主导因素是( )A.接近甘蔗产地 B.接近丝绸产地C.接近棉花产地 D.接近羊毛产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 学生版.docx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