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下学期山东省金乡县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下学期山东省金乡县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②段勾勒出毛竹“郁郁苍苍”的广袤林海全景,又以“岗哨”“奇兵”等比喻
细致刻画其挺拔、茂密的不同姿态。
B.第⑤段用五个“用它”的排比句,强调了毛竹在革命时期搭帐篷、做梭镖、当容器、
摆竹钉阵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C.第⑦段引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隐喻手法表现毛竹所象征顽强重生的革
命力量,深化其象征意义。
D.全文通过描写毛竹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
景物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18.请结合内容分析文中第⑦段划线句中三个加点的“还”字的表达效果。(3分)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欧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19.如果为《井冈翠竹》设计一幅插图,你认为最适合的背景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对毛竹
的描写及其象征的革命精神,说明你的选择理由。(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3分)
麦收与粽子
周国利
①中原田地里长大的我,心里对端午节的印象不仅仅是屈原、粽子、龙舟,还与麦收密
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②遍布的竹林,四十年前是我们家乡的一景,以毛竹和斑竹为主。许多村落就隐藏在一
片片茂密的竹林里,家家户户使用的桌椅、板凳、床、柜都是竹制的,许多农户就是靠经营
竹子而生存。
③竹笋在二三月份时亭亭玉立。孩子们天天到竹林里采集脱落下的笋叶,抬头看一下翠
绿挺拔的新竹,顶部已经生成一把蓬蓬松松的绿伞,中下部的笋叶则发黄、卷曲,握住竹竿
轻轻一摇,这些一尺长的棕黄色笋叶便纷纷扬扬地脱落下来。笋叶捡回来,要放在大锅里好
好煮一下,变成黄褐色,非常柔韧结实。
④粽子在麦收时节是农家最方便、实惠的食物。白天洗净、泡好的糯米、大枣、花生,
连同再一次蒸煮的笋叶都准备好,晚上大家围坐在院子中间的竹桌旁,一家人边说说笑笑边
包粽子。两片笋叶交叉对折成一个小兜,抓一把洁白的糯米放里边,两头塞进鲜红的大枣和
花生、糖块,笋叶折过来一裹,用细绳绑扎好。锅台上的大铁锅里烧好开水,粽子丢进去,
一会儿工夫,院子里、竹林中就飘散出糯米和竹叶的阵阵清香。粽子煮熟后要盛在一个水桶
里,然后吊进自家的井底,用清凉的井水“冰”一晚上。
⑤第二天,粽子捞出来,拿在手里,那么冰凉舒服。解开细绳,打开粽叶,晶莹黏糯的
米里藏着深红色的大枣,讲究点的再蘸一下桂花酱,咬一口在嘴里,米的软糯、竹的清香、
枣的甜润、桂花的浓香融合在一起,令人从口到心都感觉到一股凉爽、舒心、通畅。
⑥煮熟的粽子就盛在家里的大水桶里,随吃随捞。大人孩子收麦回来,一身大汗,满心
疲惫,进屋先捞两个粽子,吃进肚里,消暑顶饥,清凉解渴,香甜解馋。基本上,整个麦收
期间,粽子都伴随着我们,可谓最便利、最可口的食品。
⑦“麦熟一晌”,五月成熟的麦穗在烈日的暴晒下,一晌午就会变得焦黄,必须分秒必
争地抢割、抢收。我们农场的大型收割机按顺序排成行,依次围着麦田由外到里进行收割、
2025/07秀进3缪扎、吐籽、倒出麦秸,广阔的麦回弥漫着浓都的麦香与苹香。
七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