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
1.(2025·温州模拟)8的相反数是(  )
A.-8 B.8 C. D.-
2.(2025·温州模拟)2025年春节档温州电影票房创新高,截至大年初七中午12点,累计票房达84000000元,数8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84×108 B.8.4x107 C.84x106 D.8400x104
3.(2025·温州模拟)不等式x+1≥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4.(2025·温州模拟)如图是7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积木堆叠成的立体图形,若拿走图中一块积木后图形的主视图保持不变,则拿走的是(  )
A.积木甲 B.积木乙 C.积木丙 D.积木丁
5.(2025·温州模拟) 化简 的结果是(  )
A. B. C. D.
6.(2025·温州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C与BD是位似图形,O为位似中心.若点A(1,0)的对应点为B(2,0),则点C(2,2)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A.(3, 3) B.(3, 4) C.(4, 4) D.(4, 5)
7.(2025·温州模拟)某校5个班级在募捐活动中的捐书数量(单位:本)为:30,60,60,80,80.若捐书最少的班级又多捐了30本,分析这5个班的捐书数据,不受影响的统计量是(  )
A.众数 B.平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8.(2025·温州模拟)如图,小温通过“Smart Measure”软件测得手机镜头点A离地面的高度AB=x,垂直地面的小旗杆底端C点的俯角α,顶端D点仰角β,则可得到小旗杆的高度为(  )
A. B.
C. D.
9.(2025·温州模拟) 已知A(-6,a+3),B(3,a),C(4,a+1),D(6,a+3)均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10.(2025·温州模拟) 如图,点E,F,M,N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B,BC,AD,CD上,连结EF,MN.若AB=5,BE=BF=AM=CN,sinB=xsin∠EFB,记EF+MN=y,当x,y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变的是(  )
A. B. C.xy D.y-x
11.(2025·温州模拟) 因式分解:=    .
12.(2025·温州模拟)某校组织红色研学活动,需要从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省一大纪念园、红军旧址四个红色教育基地中任选一个前往,选中红军旧址的概率是   .
13.(2025·温州模拟) 若,则x=   .
14.(2025·温州模拟)某挂饰由圆盘和挂绳组成(如图),AB,AC分别切⊙O于点B,C.若∠A=64°,则的度数为   度.
15.(2025·温州模拟) 如图,已知矩形 ABCD 的面积为 16, 轴,C,D 是 x 轴上的两个点,点 A,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则 a 的值为   .
16.(2025·温州模拟)如图是将正方形变成与之面积相等的矩形的一种方法: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BC上,连结AE,BF⊥AE于点F.以AE为边作矩形AEHG,使得HG经过点D,EH交DC于点M.若△BFE与△ECM的面积之比为144:25,AG=12,则GH的长为   .
17.(2025·温州模拟)计算:(-2)2+2sin30°-.
18.(2025·温州模拟)解方程组: .
19.(2025·温州模拟)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连结DE并延长至点F,使DE=EF,连结FC.
(1)证明:四边形DFCB是平行四边形.
(2)若BC=BA=6,求四边形DFCB的周长.
20.(2025·温州模拟)某校计划开展“数学嘉年华”活动,每个学生参加一个项目,挑战成功即可获得“小数学家”微章,为了解各项目所需道具和徽章数量,数学组老师们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提前参与活动,并记录各项目的参与人数和挑战成功人数,制成如下统计图表.
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通过计算比较,项目A和项目B中,哪个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某学校共有1000名学生,根据统计信息,估计挑战成功获得徽章的学生人数.
21.(2025·温州模拟)如图,已知矩形ABCD,连结BD.
(1)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线段AB,CD上分别作点E,F(保留作图痕迹),连结DE,BF,使得四边形 DEBF是菱形.
(2)在(1)的条件下,若AD=5,AB=12,求EF的长.
22.(2025·温州模拟)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在相距16km的A,B两站点间往返载客,两车均在每天早上8:00从A站出发,快车中途不停靠,慢车仅在A,B两站的中点C站点停靠上下客,设两车行驶速度不变,在各站点停靠时长相同,两车离A站的路程为S(km),经过的时间为:(min),上午发车后慢车第一个往返期间两车行驶如图所示.
(1)求慢车、快车的速度和他们第一次停靠的时长.
(2)求慢车和快车出发后第一次相遇时离A站的路程,
(3)慢车和快车第一次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两车再次相遇?
23.(2025·温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y=x2+bx+c(b,c是常数).
(1)若该函数图象经过点(m, s),(6-m, t),且m+3.
①当s=t时,求b的值.
②当m<3时,s>t,求b的取值范围.
(2)若该函数的最小值为2,求b+c的最小值.
24.(2025·温州模拟)如图,在△ABC中,点O在△ABC内部,⊙O经过A,B两点,交线段BC于点D,直径AE交BC于点F.点C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P落在⊙O上,连结AP,DP.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
①当 时,求 CD 的长.
②求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实数的相反数
【解析】【解答】解:8的相反数是-8,
故答案为:A.
【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84000000=8.4×107,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3.【答案】B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解答】解:x+1≥1
解得x≥0,
故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解不等式,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答案】A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小正方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A、拿走积木甲,主视图不变,符合题意;
B、拿走积木乙,主视图变,不符合题意;
C、拿走积木丙,主视图变,不符合题意;
D、拿走积木丁,主视图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视图即可求解.
5.【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D.
【分析】先计算幂的乘方,再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求解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 线段AC与BD是位似图形,相似比为1:2,
∴点D的坐标为(2×2,2×2),即(4,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原来5个班级捐书数量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60,众数为60和80,
方差为,
捐书最少的班级又多捐了30本后,5个班级捐书数量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60,众数为60,
方差为,
∴不受影响的是中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E⊥CD,垂足为E,
由题意得:AB=CE=am,AE=CB,AE//BC
∴∠EAC=∠ACB=α,
在Rt△ABC中,

在Rt△AED中,∠DAE=β,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A作AE⊥CD,垂足为E,根据题意可得:AB=CE=x,AE=CB,AE//BC,从而可得∠EAC=∠ACB=α,然后在Rt△AB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BC的长,再在Rt△AE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DE的长,最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
【解析】【解答】解:∵点A(-6,a+3)与点D(6,a+3)具有对称性,
∴A图像不符合题意;
∵ 点B到点C的坐标变化:当x从3增至4时,y从a增至a+1,说明在x>0区域函数单调递增,
∴C、D图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通过分析点的对称性,再结合增减性排除非对称或不符合单调性的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10.【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EP⊥BF于点P,连接AC,
如图所示:
∴△AEP和△EFP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EP中,,
在Rt△EFP中,,
∵sinB=xsin∠EFB,

∴EF=ax,
∵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5,
∴AB=CB=AD=CD=5,∠B=∠D,∠DAC=∠DAC,
设BE=BF=AM=CN=a,
∴AE=CF=DM=DN=5-a,
∵BE=BF=a,AB=CB=5,
∴,
又∵∠EBF=∠ABC
∴△BEF∽△BAC
∴∠NEF=∠BAC
同理:△DMN∽△DAC
∴∠DMN=∠DAC,
∵∠DAC=∠DAC,
∴∠NEF=∠DMN
又∵∠B=∠D,
∴△BEF∽△DMN,
∴,
∴,
∵EF=ax,

∴MN=5x-ax,
∴y=EF+MN=ax+5x-ax =5x,

∴当x,y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变,始终等于5.
故答案为:A.
【分析】过点E作EP⊥BF于点P,连接AC,在Rt△BEP中,,在Rt△EFP中,,根据sinB=xsin∠EFB得EF=ax,设BE=BF=AM=CN=a,则AE=CF=DM=DN=5-a,证明△BEF和△BAC相似得∠NEF=∠BAC,同理△DMN和△DAC相似,则∠DMN=∠DAC,进而得∠NEF=∠DMN,由此可判定△BEF和△DMN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得MN=5x-ax,则y=EF+MN=5x,继而得,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解.
12.【答案】
【知识点】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从四个基地中任选一个前往,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
其中选中红军旧址的结果有1种,
∴P(选中红军旧址)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
13.【答案】1
【知识点】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方程左右两边同乘,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1.
【分析】通过方程左右两边同乘消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14.【答案】116
【知识点】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圆心O与切点B、C,
根据切线性质,OB⊥AB,OC⊥AC,
∵四边形ABOC内角和为360°,∠A=64°,∠ABO=∠ACO=90°,
∴∠BOC=360°-64°-90-90°=116°,
∴弧BC的度数为116°,
故答案为:116.
【分析】根据切线性质可知∠ABO=∠ACO=90°,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即可求解.
15.【答案】4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解析】【解答】解:设点A坐标为,则点B坐标为,
∵矩形ABCD面积为16,
∴AB×AD=16,
代入坐标可得,
解得a=4,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题意,设点A坐标为,则点B坐标为,再通过矩形的面积表达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16.【答案】
【知识点】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手拉手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HG分别是正方形和矩形

设,则
正方形ABCD中、
,即
,即
矩形AEHG中,

整理得:
解得:
把代入到不成立,故应舍去
故答案为:.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可证明,则AF=AG=12,且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又因为矩形AEHG和正方形ABCD面积相等,则可得的面积等于和的面积和;又因为BF⊥AE,即,则BF//EH,则可证,再由面积比可得相似比为,此时设,则;再证明,由相似的性质得BF是AF和EF的比例中项,则、,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再由两角相等可证明,则由面积比可得相似比为,则,则由矩形对边相等可得建立关于的方程,整理并解方程并对根进行检验可得,再利用求解即可.
17.【答案】解:原式=4+2×-2
=3
【知识点】开立方(求立方根);求正弦值
【解析】【分析】先计算平方,三角函数,立方根,再合并即可求解.
18.【答案】解: ,
①×4得,8x﹣4y=20③,
②+③得,11x=22,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得,4﹣y=5,
解得y=﹣1,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知识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把第一个方程乘以4,然后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19.【答案】(1)解:证明:因为D,E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
所以DE//BC,BC=2DE.
因为DE=EF,所以DF=2DE=BC,
所以四边形DFCB是平行四边形
(2)解:在四边形 中,,,则四边形 DFCB的周长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多边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我D,E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DE=EF,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证明四边形DFCB是平行四边形;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各边的长,再根据周长公式即可求解.
20.【答案】(1)解:参与A项目的人数=100×20%=20人,有10人挑战成功,则A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参与B项目的人数=100×30%=30人,有12人挑战成功,则B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100%=40%,
所以A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解:(2)解:100人中挑战成功的学生人数=10+12+1+3+10=36,则可估计1000人中挑战成功的学生人数=×1000=360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分析】(1)将项目A、B的可能性都求出,再进行对比,即可求解;
(2)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21.【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在矩形中 ABCD,,所以 .
因为四边形 EBFD 是菱形,所以 ,则 .
在 中,,得 ,解得 .
因为菱形EBFD的面积,得,解得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1)作BD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到;
(2)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DE=EB,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菱形的边长,最后用等面积法即可求解.
22.【答案】(1)解:慢车速度为;快车速度为,他们第一次停靠的时长为(分钟)
(2)解:由题意得,当时,
慢车离A站的路程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
快车离A站的路程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

解得
.
所以第一次相遇时离A站的路程为km
(3)解:由(2)得,.
由题意可得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是一组对称点.
所以,解得.
所以.
答:第一次相遇后,经过24分钟后两车再次相遇.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再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3)第一次相遇后,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关于直线对称,进而即可推出结论.
23.【答案】(1)解:①解:当s=t时,(m,s),(6-m,t)是一组对称点,
由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得,
对称轴为直线,解得.
②解:点(m,s)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m-b,s),
因为m<3,所以m<6-m.
因为s>t,所以m<6-m<-m-b,解得b<-6
(2)解:当时,,得.
则,
所以当b=-2时,b+c取得最小值1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应用
【解析】【分析】(1)①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的性质,通过两点纵坐标相等确定对称轴位置,进而求出参数b;
②通过比较两点函数值大小,结合开口方向分析点与对称轴的距离关系,转化为不等式求解b的范围;
(2)利用二次函数顶点公式表示c,将b+c转化为关于b的二次函数,通过求顶点确定最小值.
24.【答案】(1)解:△AB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
由点C,P关于直线AD的对称,可得△ADC≌△ADP,
∴∠C=∠P.
∵∠P=∠B,
∴∠C=∠B,
∴△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①解:如图1,记BC,AP交于点H.
因为,所以,.
因为AB=AP=10,所以PH=AP-AH=10-6=4.
在中,;
由翻折得CD=PD=5.
②证明:连结PF,BE(如图2).
因为AP=AB,所以,所以,
所以AF平分∠BAH.
令AH=3k,BH=4k,则AB=5k,PH=5k-3k=2k.
设HF=x,则PF=BF=4k-x,
所以,所以,所以
又因为△BFE∽△AFD,
所以,
所以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解析】【分析】(1)由对称性可得△ADC≌△ADP,由全等可知∠C=∠P,即可推出结论;
(2)①记BC,AP交于点H,因为,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出结果;
②连结PF,BE,设HF=x,则PF=BF=4k-x,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又因为△BFE∽△AFD,进而可以证明结论.
1 / 1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
1.(2025·温州模拟)8的相反数是(  )
A.-8 B.8 C. D.-
【答案】A
【知识点】实数的相反数
【解析】【解答】解:8的相反数是-8,
故答案为:A.
【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2025·温州模拟)2025年春节档温州电影票房创新高,截至大年初七中午12点,累计票房达84000000元,数8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84×108 B.8.4x107 C.84x106 D.8400x104
【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84000000=8.4×107,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3.(2025·温州模拟)不等式x+1≥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解答】解:x+1≥1
解得x≥0,
故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解不等式,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2025·温州模拟)如图是7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积木堆叠成的立体图形,若拿走图中一块积木后图形的主视图保持不变,则拿走的是(  )
A.积木甲 B.积木乙 C.积木丙 D.积木丁
【答案】A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小正方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A、拿走积木甲,主视图不变,符合题意;
B、拿走积木乙,主视图变,不符合题意;
C、拿走积木丙,主视图变,不符合题意;
D、拿走积木丁,主视图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视图即可求解.
5.(2025·温州模拟) 化简 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D.
【分析】先计算幂的乘方,再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求解即可.
6.(2025·温州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C与BD是位似图形,O为位似中心.若点A(1,0)的对应点为B(2,0),则点C(2,2)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A.(3, 3) B.(3, 4) C.(4, 4) D.(4, 5)
【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 线段AC与BD是位似图形,相似比为1:2,
∴点D的坐标为(2×2,2×2),即(4,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
7.(2025·温州模拟)某校5个班级在募捐活动中的捐书数量(单位:本)为:30,60,60,80,80.若捐书最少的班级又多捐了30本,分析这5个班的捐书数据,不受影响的统计量是(  )
A.众数 B.平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原来5个班级捐书数量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60,众数为60和80,
方差为,
捐书最少的班级又多捐了30本后,5个班级捐书数量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60,众数为60,
方差为,
∴不受影响的是中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8.(2025·温州模拟)如图,小温通过“Smart Measure”软件测得手机镜头点A离地面的高度AB=x,垂直地面的小旗杆底端C点的俯角α,顶端D点仰角β,则可得到小旗杆的高度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E⊥CD,垂足为E,
由题意得:AB=CE=am,AE=CB,AE//BC
∴∠EAC=∠ACB=α,
在Rt△ABC中,

在Rt△AED中,∠DAE=β,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A作AE⊥CD,垂足为E,根据题意可得:AB=CE=x,AE=CB,AE//BC,从而可得∠EAC=∠ACB=α,然后在Rt△AB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BC的长,再在Rt△AE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DE的长,最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9.(2025·温州模拟) 已知A(-6,a+3),B(3,a),C(4,a+1),D(6,a+3)均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
【解析】【解答】解:∵点A(-6,a+3)与点D(6,a+3)具有对称性,
∴A图像不符合题意;
∵ 点B到点C的坐标变化:当x从3增至4时,y从a增至a+1,说明在x>0区域函数单调递增,
∴C、D图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通过分析点的对称性,再结合增减性排除非对称或不符合单调性的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10.(2025·温州模拟) 如图,点E,F,M,N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B,BC,AD,CD上,连结EF,MN.若AB=5,BE=BF=AM=CN,sinB=xsin∠EFB,记EF+MN=y,当x,y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变的是(  )
A. B. C.xy D.y-x
【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EP⊥BF于点P,连接AC,
如图所示:
∴△AEP和△EFP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EP中,,
在Rt△EFP中,,
∵sinB=xsin∠EFB,

∴EF=ax,
∵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5,
∴AB=CB=AD=CD=5,∠B=∠D,∠DAC=∠DAC,
设BE=BF=AM=CN=a,
∴AE=CF=DM=DN=5-a,
∵BE=BF=a,AB=CB=5,
∴,
又∵∠EBF=∠ABC
∴△BEF∽△BAC
∴∠NEF=∠BAC
同理:△DMN∽△DAC
∴∠DMN=∠DAC,
∵∠DAC=∠DAC,
∴∠NEF=∠DMN
又∵∠B=∠D,
∴△BEF∽△DMN,
∴,
∴,
∵EF=ax,

∴MN=5x-ax,
∴y=EF+MN=ax+5x-ax =5x,

∴当x,y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变,始终等于5.
故答案为:A.
【分析】过点E作EP⊥BF于点P,连接AC,在Rt△BEP中,,在Rt△EFP中,,根据sinB=xsin∠EFB得EF=ax,设BE=BF=AM=CN=a,则AE=CF=DM=DN=5-a,证明△BEF和△BAC相似得∠NEF=∠BAC,同理△DMN和△DAC相似,则∠DMN=∠DAC,进而得∠NEF=∠DMN,由此可判定△BEF和△DMN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得MN=5x-ax,则y=EF+MN=5x,继而得,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1.(2025·温州模拟) 因式分解:=    .
【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解.
12.(2025·温州模拟)某校组织红色研学活动,需要从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省一大纪念园、红军旧址四个红色教育基地中任选一个前往,选中红军旧址的概率是   .
【答案】
【知识点】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从四个基地中任选一个前往,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
其中选中红军旧址的结果有1种,
∴P(选中红军旧址)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
13.(2025·温州模拟) 若,则x=   .
【答案】1
【知识点】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方程左右两边同乘,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1.
【分析】通过方程左右两边同乘消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14.(2025·温州模拟)某挂饰由圆盘和挂绳组成(如图),AB,AC分别切⊙O于点B,C.若∠A=64°,则的度数为   度.
【答案】116
【知识点】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圆心O与切点B、C,
根据切线性质,OB⊥AB,OC⊥AC,
∵四边形ABOC内角和为360°,∠A=64°,∠ABO=∠ACO=90°,
∴∠BOC=360°-64°-90-90°=116°,
∴弧BC的度数为116°,
故答案为:116.
【分析】根据切线性质可知∠ABO=∠ACO=90°,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即可求解.
15.(2025·温州模拟) 如图,已知矩形 ABCD 的面积为 16, 轴,C,D 是 x 轴上的两个点,点 A,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则 a 的值为   .
【答案】4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解析】【解答】解:设点A坐标为,则点B坐标为,
∵矩形ABCD面积为16,
∴AB×AD=16,
代入坐标可得,
解得a=4,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题意,设点A坐标为,则点B坐标为,再通过矩形的面积表达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16.(2025·温州模拟)如图是将正方形变成与之面积相等的矩形的一种方法: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BC上,连结AE,BF⊥AE于点F.以AE为边作矩形AEHG,使得HG经过点D,EH交DC于点M.若△BFE与△ECM的面积之比为144:25,AG=12,则GH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手拉手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HG分别是正方形和矩形

设,则
正方形ABCD中、
,即
,即
矩形AEHG中,

整理得:
解得:
把代入到不成立,故应舍去
故答案为:.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可证明,则AF=AG=12,且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又因为矩形AEHG和正方形ABCD面积相等,则可得的面积等于和的面积和;又因为BF⊥AE,即,则BF//EH,则可证,再由面积比可得相似比为,此时设,则;再证明,由相似的性质得BF是AF和EF的比例中项,则、,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再由两角相等可证明,则由面积比可得相似比为,则,则由矩形对边相等可得建立关于的方程,整理并解方程并对根进行检验可得,再利用求解即可.
17.(2025·温州模拟)计算:(-2)2+2sin30°-.
【答案】解:原式=4+2×-2
=3
【知识点】开立方(求立方根);求正弦值
【解析】【分析】先计算平方,三角函数,立方根,再合并即可求解.
18.(2025·温州模拟)解方程组: .
【答案】解: ,
①×4得,8x﹣4y=20③,
②+③得,11x=22,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得,4﹣y=5,
解得y=﹣1,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知识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把第一个方程乘以4,然后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19.(2025·温州模拟)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连结DE并延长至点F,使DE=EF,连结FC.
(1)证明:四边形DFCB是平行四边形.
(2)若BC=BA=6,求四边形DFCB的周长.
【答案】(1)解:证明:因为D,E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
所以DE//BC,BC=2DE.
因为DE=EF,所以DF=2DE=BC,
所以四边形DFCB是平行四边形
(2)解:在四边形 中,,,则四边形 DFCB的周长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多边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我D,E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DE=EF,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证明四边形DFCB是平行四边形;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各边的长,再根据周长公式即可求解.
20.(2025·温州模拟)某校计划开展“数学嘉年华”活动,每个学生参加一个项目,挑战成功即可获得“小数学家”微章,为了解各项目所需道具和徽章数量,数学组老师们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提前参与活动,并记录各项目的参与人数和挑战成功人数,制成如下统计图表.
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通过计算比较,项目A和项目B中,哪个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某学校共有1000名学生,根据统计信息,估计挑战成功获得徽章的学生人数.
【答案】(1)解:参与A项目的人数=100×20%=20人,有10人挑战成功,则A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参与B项目的人数=100×30%=30人,有12人挑战成功,则B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100%=40%,
所以A项目挑战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解:(2)解:100人中挑战成功的学生人数=10+12+1+3+10=36,则可估计1000人中挑战成功的学生人数=×1000=360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分析】(1)将项目A、B的可能性都求出,再进行对比,即可求解;
(2)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21.(2025·温州模拟)如图,已知矩形ABCD,连结BD.
(1)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线段AB,CD上分别作点E,F(保留作图痕迹),连结DE,BF,使得四边形 DEBF是菱形.
(2)在(1)的条件下,若AD=5,AB=12,求EF的长.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在矩形中 ABCD,,所以 .
因为四边形 EBFD 是菱形,所以 ,则 .
在 中,,得 ,解得 .
因为菱形EBFD的面积,得,解得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1)作BD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到;
(2)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DE=EB,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菱形的边长,最后用等面积法即可求解.
22.(2025·温州模拟)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在相距16km的A,B两站点间往返载客,两车均在每天早上8:00从A站出发,快车中途不停靠,慢车仅在A,B两站的中点C站点停靠上下客,设两车行驶速度不变,在各站点停靠时长相同,两车离A站的路程为S(km),经过的时间为:(min),上午发车后慢车第一个往返期间两车行驶如图所示.
(1)求慢车、快车的速度和他们第一次停靠的时长.
(2)求慢车和快车出发后第一次相遇时离A站的路程,
(3)慢车和快车第一次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两车再次相遇?
【答案】(1)解:慢车速度为;快车速度为,他们第一次停靠的时长为(分钟)
(2)解:由题意得,当时,
慢车离A站的路程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
快车离A站的路程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

解得
.
所以第一次相遇时离A站的路程为km
(3)解:由(2)得,.
由题意可得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是一组对称点.
所以,解得.
所以.
答:第一次相遇后,经过24分钟后两车再次相遇.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再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3)第一次相遇后,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关于直线对称,进而即可推出结论.
23.(2025·温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y=x2+bx+c(b,c是常数).
(1)若该函数图象经过点(m, s),(6-m, t),且m+3.
①当s=t时,求b的值.
②当m<3时,s>t,求b的取值范围.
(2)若该函数的最小值为2,求b+c的最小值.
【答案】(1)解:①解:当s=t时,(m,s),(6-m,t)是一组对称点,
由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得,
对称轴为直线,解得.
②解:点(m,s)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m-b,s),
因为m<3,所以m<6-m.
因为s>t,所以m<6-m<-m-b,解得b<-6
(2)解:当时,,得.
则,
所以当b=-2时,b+c取得最小值1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应用
【解析】【分析】(1)①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的性质,通过两点纵坐标相等确定对称轴位置,进而求出参数b;
②通过比较两点函数值大小,结合开口方向分析点与对称轴的距离关系,转化为不等式求解b的范围;
(2)利用二次函数顶点公式表示c,将b+c转化为关于b的二次函数,通过求顶点确定最小值.
24.(2025·温州模拟)如图,在△ABC中,点O在△ABC内部,⊙O经过A,B两点,交线段BC于点D,直径AE交BC于点F.点C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P落在⊙O上,连结AP,DP.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
①当 时,求 CD 的长.
②求证:.
【答案】(1)解:△AB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
由点C,P关于直线AD的对称,可得△ADC≌△ADP,
∴∠C=∠P.
∵∠P=∠B,
∴∠C=∠B,
∴△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①解:如图1,记BC,AP交于点H.
因为,所以,.
因为AB=AP=10,所以PH=AP-AH=10-6=4.
在中,;
由翻折得CD=PD=5.
②证明:连结PF,BE(如图2).
因为AP=AB,所以,所以,
所以AF平分∠BAH.
令AH=3k,BH=4k,则AB=5k,PH=5k-3k=2k.
设HF=x,则PF=BF=4k-x,
所以,所以,所以
又因为△BFE∽△AFD,
所以,
所以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解析】【分析】(1)由对称性可得△ADC≌△ADP,由全等可知∠C=∠P,即可推出结论;
(2)①记BC,AP交于点H,因为,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出结果;
②连结PF,BE,设HF=x,则PF=BF=4k-x,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又因为△BFE∽△AFD,进而可以证明结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