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襄阳随州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的颜色变浅B.对于反应:2HI(g)??H2(g)+I2(g),缩小容器的容积可使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C.反应:CO(g)+NO2(g)??CO2(g)+NO(g)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对于合成NH3的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措施2.将SO2和O2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7 kJ/mol,其中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p2B.达平衡时缩小容器体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SO2的键角小于SO3D.X点和Y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X)<K(Y)3.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欲证明它是弱电解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度B.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比较消耗碱液的体积C.加热滴有酚酞试液的NaH2PO2溶液,溶液颜色变深D.常温下,稀释0.1 mol·L-1次磷酸溶液至原溶液体积的100倍,测得pH在4~5之间4.常温下,已知Ksp(ZnS)=1.6×10-24,Ksp(CuS)=6.3×10-36。如图表示CuS和ZnS饱和溶液中阳离子(R2+)浓度与阴离子(S2-)浓度的负对数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A表示的是CuS,线B表示的是ZnSB.向CuS饱和溶液中加入CuCl2固体,CuS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Ksp(CuS)减小C.p点表示CuS或ZnS的不饱和溶液D.向线A表示的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不可能实现n点到m点的转化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可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B.将饱和的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得到AlCl3固体C.配制FeCl3溶液时,可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加水稀释D.配制SbCl3溶液时,应将SbCl3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6.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7.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C(NH2)3]4[B(OCH3)4]3Cl,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C(NH2)3]+为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存在N—H…O氢键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D.晶体中B、N和O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8.共价化合物Al2Cl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2Cl6+2NH3===2Al(NH3)Cl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Cl6的结构式为B.Al2Cl6为非极性分子C.该反应中NH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D.Al2Br6比Al2Cl6更难与NH3发生反应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含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B.碘晶体升华时破坏了共价键C.几乎所有的酸都属于分子晶体D.稀有气体中只含原子,但稀有气体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10.晶体结构的缺陷美与对称美同样受关注。某富锂超离子导体的晶胞是立方体(图1),进行镁离子取代及卤素共掺杂后,可获得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1 图2A.图1晶体密度为72.5/(NA×a3×10-30) g·cm-3B.图1中O原子的配位数为6C.图2表示的化学式为LiMg2OClxBr1-xD.Mg2+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Li+传导11.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黄曲霉毒素M1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含有的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酯基、醚键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醚键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醚键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醚键12.下列关于烃的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H2除去乙烷中的乙烯B.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可以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C.乙烯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但二者均可发生加成反应D.C2H6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2H4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均可得到纯净的C2H5Cl13.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条件温和,其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示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醛有4种B.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Ⅱ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Ⅲ不能发生消去反应14.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B.高分子材料蚕丝、尼龙、棉花均为天然纤维,其中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C.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医用口罩所使用的熔喷布为聚丙烯,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15.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分子中最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B.该分子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1C.该分子可以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D.该物质的熔、沸点主要由范德华力决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3分)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如下两个竞争反应Ⅰ、Ⅱ。4NH3(g)+5O2(g)??4NO(g)+6H2O(g) ΔH<0 Ⅰ4NH3(g)+3O2(g)??2N2(g)+6H2O(g) ΔH<0 Ⅱ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在1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H3和2 mol O2,测得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催化剂在低温时选择反应_________(填“Ⅰ”或“Ⅱ”)。(3分)(2)520 ℃时,4NH3(g)+3O2(g)??2N2(g)+6H2O(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得出计算结果,只需列出数学计算式)。(4分)(3)C点比B点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17.(14分)(1)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溶液中,c(NH)________(填“>”“<”或“=”)c(HCO);、反应NH+HCO+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常数Ka1=4×10-7,Ka2=4×10-11)(4分)(2)已知Ksp[Mg(OH)2]=2×10-11,常温下在某MgSO4溶液里c(Mg2+)=0.002 mol·L-1,如果生成Mg(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之大于________;在0.20 L的0.002 mol·L-1 Mg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0 mol·L-1的氨水溶液,电离常数Kb(NH3·H2O)=2×10-5,试通过计算判断__________(填“有”或“无”)Mg(OH)2沉淀生成。(4分)(3)CuCl悬浊液中加入Na2S,发生的反应为2CuCl(s)+S2-(aq)??Cu2S(s)+2Cl-(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已知Ksp(CuCl)=1.2×10-6,Ksp(Cu2S)=2.5×10-43]。(3分)(4)已知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0×10-1.9,Ka2=1.0×10-7.2,计算0.1 mol·L-1NaHSO3溶液的pH为________(忽略SO的二级水解)。(3分)18.(14分)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如表所示:A组 B组 C组 D组金刚石:3550 Li:181 HF:-83 NaCl:801硅晶体:1410 Na:98 HCl:-115 KCl:776硼晶体:2300 K:64 HBr:-89 RbCl:718二氧化硅:1723 Rb:39 HI:-51 CsCl:64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 (4分)(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3分)①有金属光泽 ②导电性 ③导热性④延展性(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3分)①硬度小 ②水溶液能导电 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19.(14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实验小组同学欲制备乙烯并验证其与溴单质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Ⅰ.乙烯的制备欲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烯。反应原理为CH3CH2OHCH2===CH2↑+H2O,反应过程中观察到蒸馏烧瓶中溶液逐渐变黑。(1)欲收集一瓶乙烯,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分)(2)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在烧杯中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先添加____________;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3分)Ⅱ.验证乙烯与溴单质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实验小组同学将Ⅰ中制得的乙烯干燥后,按下列两种方案进行实验。方案 操作 现象一 将纯净的乙烯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二 向充满纯净乙烯的塑料瓶中注入适量溴的CCl4溶液,振荡 ①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方案一不能证明乙烯与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应,原因为__________。(2分)(6)方案二中现象②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用此方案证明乙烯与溴单质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还需补充的实验为继续向方案二塑料瓶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振荡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发生了加成反应。(3分)高二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B D C A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A C A B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3分)答案:(1)Ⅱ (2)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17.(14分)答案:(1)> 1.25×10-3 (2)10 有(3)5.76×1030 (4)4.118.(14分)答案:(1)共价 共价键 (2)①②③④(3)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 (4)②④19.(14分)答案:(1)bdcefi (2)NaOH溶液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CO2等酸性气体 (3)乙醇 冷却后再加 (4)CH2===CH2+Br2―→(5)发生取代反应同样可以使溴水褪色,溴水中含有HBr等成分,不一定是Br2发生加成反应 (6)塑料瓶变瘪 紫色石蕊溶液(或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溶液不变红(或无淡黄色沉淀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