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2节第4单元 第10章 绿色植物的营养与物质运输学习目标01知道什么是蒸腾作用,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重点)。02明确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难点)。03知道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重点)。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只有少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大部分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稻、小麦、蓝莓等植物还会以吐水的方式排水。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与散失发挥一定的作用。什么是蒸腾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对自身有什么意义?植物是如何参与水循环的?地榆吐水叶是蒸腾的主要部位情景导入(1)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2)蒸腾作用的部位水蒸气植物体表面空气1.蒸腾作用的概念主要通过叶片进行,散失的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排出。在叶柄和幼嫩的茎处也能进行蒸腾作用。2.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目标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器材透明塑料袋,棉线或胶带,生长旺盛的植物(如天竺葵)等。步骤(1)用透明塑料袋将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罩起来,然后在植株的基部用棉线或胶带扎紧塑料袋口作为装置A,并将其置于向阳的窗台上。A不要将透明塑料袋扎在花盆口处,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进入袋内。(2)用另一株大小相近,生长状态基本一致的同种植物,再制作一个同样的装置作为装置B,并将其置于黑暗处。(3)大约15min后,仔细观察两个装置的塑料袋内表面,记录实验现象。A塑料袋内壁上出现大量水珠,B塑料袋内壁上出现少量水珠。讨论(1)两个装置的塑料袋内表面上出现了什么现象?(2)光照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影响吗?光照强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强。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由枝条上的叶片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B土壤根毛根部导管茎部导管叶等各处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吸收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很少一部分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3.蒸腾作用的过程当气孔开放时,蒸腾作用旺盛气孔关闭后,蒸腾作用减弱或停止在白天,由于叶片要进行紧张的物质生产,需要大量的水、无机盐等,此时气孔开放,蒸腾作用旺盛,带动水、无机盐向上运输。蒸腾作用会产生一种“拉力”,使每株植物都像一台抽水机,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4.气孔的开闭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会吸收周围的热量,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从而有效避免高温灼伤叶片。“拉力”促进了根部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着水被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因为蒸腾作用,高大树木的细胞组织、器官,即使在顶端,也能不断获得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和无机盐。5.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6.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条件(1)光照强度(2)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强在一定范围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3)空气湿度(4)空气流动速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1)蒸腾作用有时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7.蒸腾作用的应用散失的水量大于根吸收的水量降低蒸腾作用(2)能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3)可形成适合人休息的小环境合作探究: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是一种浪费吗?(1)对植物本身的意义:①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且是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②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2)对生物圈的意义: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也影响了环境,而不是一种浪费。生物圈的水循环指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返回了大气,因此,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1.生物圈的水循环降到陆地上的水,除了供给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一部分重新蒸发、蒸腾,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再汇入河流,与降落到河流中的水一起流入海洋。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它使生物圈中各种水体的水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再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思考生物圈中各种物质的循环是需要动力的。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那么,为什么说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呢?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所以生物圈水循环的动力是光能。(1)涵养水源降水经过植物的茎叶时,部分被截留,再流向地面。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和苔藓植物等。减缓了降水在地面的流速,有利于更多的降水渗入地下。2.植物的作用(2)保持水土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水是一切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还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生物圈中97%以上的水存在于海洋中,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水循环把生物圈中的海洋、江河、湖泊等水体联系在一起,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3.生物圈中的水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长江、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长江联合国将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我国将3月22日至3月28日确定为“中国水周”思考水是生命之源,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为推动保护长江黄河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实施,我国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保护长江、黄河的水资源?(1)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长江,黄河,怒江的源头。(2)在长江上游地区严禁采伐原始森林,同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黄河流域主要是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绿化,减少泥沙流入量。(3)在长江,黄河上建立一些水利枢纽。(4)修建长江黄河大堤,不断检查,加固。(5)大力治理污染,控制污水污物进入长江、黄河,保证水质。(6)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鼓励群众参与其中。4.制作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小报活动目标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自己的行为习惯,制作“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宣传小报,倡导保护水资源。活动建议(1)在班级内发起制作宣传小报保护水资源的倡议。(2)通过查阅当地的报刊等途径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一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3)制作宣传小报。小报设计应该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并联系实际,倡导正确的行为习惯。课堂小结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和水循环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的过程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促进了根部对水的吸收和水的运输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条件光照、风、温度和湿度等生物圈的水循环指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植物的作用生物圈中的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影响水运输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光合作用B挑战闯关2.移栽幼苗时要剪去一小部分叶片,其主要原因是( )A.降低光合作用,减少水的消耗B.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C.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D.减少水的运输,提高幼苗成活率B3.将塑料袋套在植株上,不久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叶片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C挑战闯关解析:绿色植物通过筛管运输有机物,通过气孔散失水,B错误。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通过根毛吸收水B.通过筛管散失水C.通过导管运输水D.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B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循环途径的是( )A.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B.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D.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D挑战闯关解析: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把水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再通过蒸腾作用将水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6.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B.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植物吸收的水,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D挑战闯关7.植物体内大约99%的水都用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无论对于植物自身还是自然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午蒸腾作用减弱,部分气孔关闭B.蒸腾作用对无机盐的吸收无影响C.夜晚不进行蒸腾作用D.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D挑战闯关解析:中午光照强,温度高,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部分气孔关闭,A错误;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影响,B错误;植物夜晚也会进行蒸腾作用,只不过强度降低,C错误。8.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天平将发生的变化是( )A.左侧上升B.右侧上升C.两侧始终平衡D.开始右侧上升,后左侧上升A挑战闯关解析: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侧下降,左侧上升。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