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养成亲社会行为【素养目标】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亲社会行为,做社会好公民。责任意识: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自主学习】1.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 要求,有益于 的行为。2.谦让、分享、 、合作、 、关心 等,都是亲社会行为。3.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促进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 ,形成正确的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 。4.亲社会行为在 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 。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 。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 ,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5.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6.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课时达标】1.下图是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路径图:发现学校附近环境污染严重确定保护环境研究主题调查查阅资料,实施调查了解情况,做好记录建议运用知识,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报告这一活动主要属于亲社会行为中的 ( )A.谦让 B.分享 C.帮助他人 D.关心社会发展2.2025年3月21日至23日,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在南京举行, 838名”志愿者穿梭其中,提供热忱服务。他们的行为有利于( )①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塑造健康人格,增强法治观念③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 ④帮助他人,为社会增添正能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学着顾宪成的一句名言。这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 )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任何事情亲力亲为 ④了解风俗习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下面是八年级某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方案的部分内容。根据方案内容推测,该活动的主题是( )路线一:学习陶艺制作——市文化馆 路线二:当好小小讲解员——市博物馆 路线三: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党群服务中心A.积极融入社会,感受陶艺之美B.参与社会课堂,弘扬红色文化C.关注社会变化,涵养优良品质D.走进社会生活,投身社会实践5.康有为在其著作《大同书》中指出:“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以下行为与材料中的观点相一致的有( )①小刚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②小强把捡到的50元钱捐出去③小宇利用周末去养老院打扫卫生④丽丽周末在家自觉帮助妈妈做家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校为八年级对学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78名同学中,统计结果如下: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偶尔参加 从未参加 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无关紧要针对上述调查,同学们决定围绕“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发出倡议。请你代表同学们写出“倡议书”的要点。参考答案1.D 2.C 3.B 4.D 5.A6.答案:(1)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2)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3)我们要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4)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