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第1课时 维护秩序靠规则【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公共秩序。2.法治观念:了解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梳理遵守法律等规则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秩序与规则的重要性。难点:规则和秩序的关系。【自主学习】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 的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生产秩序、 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 、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的社会环境。 3.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 ,在逐渐达成 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有很多。其中, 和 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4.社会秩序离不开 的维系。社会规则保障 的实现。5.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 ,甚至会受到 、 。 6.社会秩序有什么重要性?7.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课时达标】1.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观看电影时,不能大声喧哗。这说明( A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B.强制性社会规则才能保障社会秩序C.只有在公共场合才需要遵守社会规则D.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2.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红色的禁止标志(如下图)。设置这些标志是因为( B )A.人们没有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意识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C.有了规则的约束,就能杜绝不文明行为D.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3.《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规定:“等候服务依次排队,有序礼让。”这表明( C )A.有了社会规则就可以保障秩序B.维护社会规则只能依靠强制措施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建立规则只是为了保障个人权利4.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下列行为与调节的规则相符合的是( C )A.公交上主动给老人让座——法律B.过马路时自觉走斑马线——道德C.课间不在走廊追逐打闹——纪律D.经常去敬老院当志愿者——风俗5.海南省儋州市的梁某无证驾驶发朋友圈炫耀,被警方依法罚款1500元、行政拘留15日。该案例告诉我们( A )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②违反法律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③社会规则能够调节社会关系④法律告诉人们如何承担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某某在北京市前门景区周边,以每人100元的价格非法招揽“皇城游”,影响车辆、行人正常通行,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被东城公安分局行政拘留。4月24日,倪某某在北京市大栅栏景区周边,非法招揽“一日游”,影响车辆、行人正常通行,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被西城公安分局行政拘留。(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公安机关为什么对苏某某、倪某某的行为依法处罚。(2)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侯某的行为进行处罚,说明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