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2025 达州)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2分)(2025 达州)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也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生机。下列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文天祥抗元
C.北方各族内迁 D.郑和下西洋
3.(2分)(2025 达州)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该条例精神与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一脉相承(  )
A.老子:无为而治 B.孟子:实行仁政
C.墨子:提倡节俭 D.韩非:依法治国
4.(2分)(2025 达州)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评价某场运动:“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摆脱传统。”这场运动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5.(2分)(2025 达州)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
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
6.(2分)(2025 达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期间先后经历了众多关键历史节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瑞金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在延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遵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
D.西柏坡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7.(2分)(2025 达州)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一些著名论断,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解放战争初期,他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8.(2分)(2025 达州)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无论民进党当局说什么、做什么,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当前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A.使用武力解放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设立经济特区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9.(2分)(2025 达州)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其中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分)(2025 达州)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改变会议航向的原因是(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1.(2分)(2025 达州)他们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了欧洲。他们是(  )
A.罗马人 B.希腊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
12.(2分)(2025 达州)如表呈现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些大事。这些事件共同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0世纪20年代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世纪60年代 “非洲年”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B.西方世界优势地位的丧失
C.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3.(2分)(2025 达州)达州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将“天才的作曲家、双耳完全失聪、扼住命运的咽喉”输入查询,得出的答案最有可能是(  )
A.达 芬奇 B.贝多芬 C.莎士比亚 D.梵高
14.(2分)(2025 达州)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小达同学制作了如图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欧洲走向联合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5.(2分)(2025 达州)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史料的类型划分有很多种。以下分别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及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修建的水利工程,这些建筑所属的史料类型是(  )
A.文献史料 B.图像史料 C.实物史料 D.口述史料
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其中第45题8分,第46题8分,第47题7分,第48题7分。共30分)
16.(8分)(2025 达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9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1938年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英国、法国被迫宣战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1年6月 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2年1月 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2月 中国远征军入场作战
1945年5月 德国战败
1945年8月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1)近代日本曾三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在黄海海面勇击日寇,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有哪些?(请举一例)日本参与的第二次侵华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发动的哪一事件挑起了第三次侵华战争?
(2)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分别找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并简要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17.(8分)(2025 达州)中国道路是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政权初创】
材料一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①、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①    ”的内容。哪一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道路探索】
材料二 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主题构建的知识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的八字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举一例在农业上的成就。
【体制改革】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后,以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郭德宏、王海光、韩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共十四大作出的哪一决定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梦想推进】
材料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结合新知识回答,为实现材料四中提到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提出并形成了什么战略布局?
18.(7分)(2025 达州)资本主义从萌芽初现到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理论构想到制度实践,人类社会的变革始终充满张力与突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威廉)和玛丽登上王位时自己已经读过的《权利宣言》,于1689年4月被转化为《权利法案》。……法案宣布暂停法案之权为非法,并禁止在和平时期组建常备军。它废除了在司法事务中行使特权,而国王被禁止设立教会委员会或在议会之外筹款。
——马克 凯什岚斯基《企鹅英国史(卷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使“他和玛丽”登上王位?概括《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
材料二 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当工业革命在英国启动时,美国通过1776年爆发的独立战争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实现了独立。……但18﹣19世纪的美国有资本主义和奴隶制两种社会经济形态存在,形成了南北之间的对立。这种情况到19世纪中叶南北战争中北方打败南方,巩固了国家统一并废除奴隶制之后才得以消除。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场战役是美国“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的转折点?“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 1917年11月6日夜间到7日清晨,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城里的电话局、火车站和发电厂。一艘军舰调转炮口对准冬宫——克伦斯基的政府所在地。克伦斯基政府基本上找不到什么人来保卫它。苏维埃代表大会仓促召开,大会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并任命以列宁为首脑的人民委员会来取代它。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历史地位?同时它把什么思想理论变成了社会现实?
19.(7分)(2025 达州)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各国经济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新的世界地图上,人们渐渐看到在陆地上,有好多把欧洲和亚洲连在一起的道路,……也看到在海洋上,有横穿大洋连贯欧亚美非和大洋洲的航线,……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渐渐填满整个世界,终于让全球一道携手进入一个整体历史。
——葛兆光《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后出现了“新的世界地图”?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以电力的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如电力、电器、化工、石油、汽车等等。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上,哪一个国家的成就最大?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近日,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22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我国可以通过哪一国际组织来协调解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C B A C B D B A D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C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2025 达州)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继起的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故A符合题意;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2分)(2025 达州)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也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生机。下列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文天祥抗元
C.北方各族内迁 D.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掌握基础知识。
【详解】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礼品,表达友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商品交易,D符合题意;文成公主入藏加强民族交往,排除A;文天祥是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兵败被服后慷慨就义,排除B;北方各族内迁有利于民族交融,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3.(2分)(2025 达州)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该条例精神与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一脉相承(  )
A.老子:无为而治 B.孟子:实行仁政
C.墨子:提倡节俭 D.韩非:依法治国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需要找出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相符的思想家主张。
【详解】墨子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厉行节约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C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过多干预百姓生活,让事物自然发展,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无关,A错误。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关注的是统治者对百姓的仁爱治理,和节约浪费没有直接联系,B错误。韩非主张“依法治国”,强调以法律来治理国家,和节约浪费的主题不相关,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2分)(2025 达州)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评价某场运动:“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摆脱传统。”这场运动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根据题干“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摆脱传统”可知,器物指西方技术,“以新卫旧”说明不愿意改变封建统治,所以这场运动指洋务运动,B项正确;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核心是政治制度变革,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核心是制度变革,不是“模仿西方器物”,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侧重思想文化层面,倡导民主、科学,批判封建礼教,并非围绕“西方器物”学习,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5.(2分)(2025 达州)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
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
【分析】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评价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在林则徐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符合题意。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评价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
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评价的是谭嗣同甘为戊戌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排除。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评价的是张謇实业救国,排除。
故选:A。
【点评】记忆林则徐虎门销烟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6.(2分)(2025 达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期间先后经历了众多关键历史节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瑞金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在延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遵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
D.西柏坡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C项正确;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A项;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7.(2分)(2025 达州)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一些著名论断,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解放战争初期,他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分析】本题考查全面内战的爆发,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国共十年内战期间的论断,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队伍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革命力量,同国民党展开对峙,排除。
B.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鼓舞了解放军作战的士气,符合题意。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空前困难的情况下提出的,对于解决困难坚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排除。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排除。
故选:B。
【点评】记忆全面内战的爆发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8.(2分)(2025 达州)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无论民进党当局说什么、做什么,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当前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A.使用武力解放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设立经济特区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同胞的关爱,“一国两制”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又充分考虑到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高度自治,D正确;使用武力解放并不是当前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武力是在“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必要措施,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主要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无关,B错误;设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两岸统一的方式没有直接关联,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
9.(2分)(2025 达州)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其中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②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通过互助组、初级社引导农民自愿合作,发挥集体优势,提高了生产积极性;④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因此,①②④均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符合题意,B项正确;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后),实行“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平均分配挫伤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③不符合题意,ACD均包含有③,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0.(2分)(2025 达州)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改变会议航向的原因是(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非万隆会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据题干“万隆会议”“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化解了与会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改变了会议航向,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A项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总原则,并非针对万隆会议改变航向的举措,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于1953年提出,用于处理国与国关系,与万隆会议改变航向无关,排除C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非万隆会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1.(2分)(2025 达州)他们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了欧洲。他们是(  )
A.罗马人 B.希腊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阿拉伯科学与文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了欧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扮演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角色。他们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对欧洲的文化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项正确;罗马人主要在欧洲地区活动,他们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对欧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他们并不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桥梁,排除A项;希腊人主要在古希腊地区活动,他们的文化、哲学和科学对西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他们同样没有承担起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排除B项;雅利安人主要分布在印度、伊朗和中亚地区,他们与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并不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主要群体,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拉伯科学与文化,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2.(2分)(2025 达州)如表呈现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些大事。这些事件共同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0世纪20年代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世纪60年代 “非洲年”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B.西方世界优势地位的丧失
C.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年”,均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压迫的斗争,C项正确;表格事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民族解放运动,与西方世界优势地位丧失不符,排除B;表格事件是民族解放运动,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13.(2分)(2025 达州)达州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将“天才的作曲家、双耳完全失聪、扼住命运的咽喉”输入查询,得出的答案最有可能是(  )
A.达 芬奇 B.贝多芬 C.莎士比亚 D.梵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贝多芬,“天才的作曲家、双耳完全失聪、扼住命运的咽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它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曲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特别是他双耳失聪后,不向命运低头,创作出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据“天才的作曲家、双耳完全失聪、扼住命运的咽喉”及所学知识可知,此人物最有可能是贝多芬,B项正确;达 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排除A项;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排除C项;梵高是荷兰著名的画家,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贝多芬的相关史实。
14.(2分)(2025 达州)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小达同学制作了如图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欧洲走向联合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格局最终形成,A项正确;题干中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西欧走向联合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美苏冷战,多极化力量此时尚未开始,排除C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是在一战后,材料的美苏冷战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
15.(2分)(2025 达州)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史料的类型划分有很多种。以下分别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及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修建的水利工程,这些建筑所属的史料类型是(  )
A.文献史料 B.图像史料 C.实物史料 D.口述史料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形器物,如历史建筑的实体、文物古迹等,题干中的建筑确实存在,C项正确;文献史料通常是指以文字、符号等形式记录历史信息的资料,如史书、档案、书信等,题干呈现的是建筑的图片,并非文字记录类的文献,排除A项;图像史料是以视觉化手段记录历史的影像资料,如绘画,书法、摄影、地图等,而题干是实际存在的建筑,排除B项;口述史料是通过人们口头讲述而记录下来的史料,如回忆录、访谈录等,题干内容与口头讲述记录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其中第45题8分,第46题8分,第47题7分,第48题7分。共30分)
16.(8分)(2025 达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9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1938年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英国、法国被迫宣战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1年6月 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2年1月 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2月 中国远征军入场作战
1945年5月 德国战败
1945年8月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1)近代日本曾三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在黄海海面勇击日寇,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有哪些?(请举一例)日本参与的第二次侵华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发动的哪一事件挑起了第三次侵华战争?
(2)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分别找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并简要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1)民族英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近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名将士壮烈殉国。社会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第二次侵华指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大规模侵华的新起点,此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范围,所以是挑起第三次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
(2)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故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3)认识:根据材料二活动标识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为世界和平作出卓越贡献;纪念这场战争,是为铭记历史教训,弘扬爱国、反法西斯精神,维护世界和平,所以从正义性、中国贡献、历史启示等角度阐述对这场战争的认识。
(4)决定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故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历史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看,中国战场长期抗击日军主力,为其他战场减轻压力,是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故答案为:
(1)民族英雄:邓世昌。社会性质变化: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事件:九一八事变。
(2)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3)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胜利。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为世界胜利作出巨大牺牲与贡献;这场战争警示后人要铭记历史、捍卫和平,反对侵略与战争暴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4)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历史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牵制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支援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7.(8分)(2025 达州)中国道路是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政权初创】
材料一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①、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内容。哪一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道路探索】
材料二 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主题构建的知识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的八字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举一例在农业上的成就。
【体制改革】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后,以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郭德宏、王海光、韩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共十四大作出的哪一决定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梦想推进】
材料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结合新知识回答,为实现材料四中提到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提出并形成了什么战略布局?
【分析】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并结合所学知识,“①”处应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战争: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八字方针:根据材料二“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的八字方针”可知,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的八字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年初,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5年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
农业成就: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中心环节:根据材料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决定:根据材料三“中共十四大、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明确的目标。
(4)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为实现材料四中提到的伟大梦想”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材料四中提到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战略布局:根据材料“战略布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故答案为:
(1)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战争:抗美援朝。
(2)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成就: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点评】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8.(7分)(2025 达州)资本主义从萌芽初现到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理论构想到制度实践,人类社会的变革始终充满张力与突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威廉)和玛丽登上王位时自己已经读过的《权利宣言》,于1689年4月被转化为《权利法案》。……法案宣布暂停法案之权为非法,并禁止在和平时期组建常备军。它废除了在司法事务中行使特权,而国王被禁止设立教会委员会或在议会之外筹款。
——马克 凯什岚斯基《企鹅英国史(卷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使“他和玛丽”登上王位?概括《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
材料二 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当工业革命在英国启动时,美国通过1776年爆发的独立战争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实现了独立。……但18﹣19世纪的美国有资本主义和奴隶制两种社会经济形态存在,形成了南北之间的对立。这种情况到19世纪中叶南北战争中北方打败南方,巩固了国家统一并废除奴隶制之后才得以消除。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场战役是美国“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的转折点?“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 1917年11月6日夜间到7日清晨,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城里的电话局、火车站和发电厂。一艘军舰调转炮口对准冬宫——克伦斯基的政府所在地。克伦斯基政府基本上找不到什么人来保卫它。苏维埃代表大会仓促召开,大会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并任命以列宁为首脑的人民委员会来取代它。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历史地位?同时它把什么思想理论变成了社会现实?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的特点、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他和玛丽登上王位”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正是通过光荣革命登上王位。目的:根据材料《权利法案》的内容“宣布暂停法案之权为非法,并禁止在和平时期组建常备军。它废除了在司法事务中行使特权,而国王被禁止设立教会委员会或在议会之外筹款”可知,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议会的权力,从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转折点:根据材料“美国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的转折点”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性质:根据材料“南北战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历史事件:根据材料“1917年11月6日夜间到7日清晨,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城里的电话局、火车站和发电厂”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材料中描述的布尔什维克占领重要设施、推翻临时政府等情节正是十月革命的场景。历史地位:根据材料“1917年11月6日夜间到7日清晨,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城里的电话局、火车站和发电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思想理论:根据材料“1917年11月6日夜间到7日清晨,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城里的电话局、火车站和发电厂”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故答案为:
(1)历史事件:光荣革命。目的:限制王权。
(2)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性质: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历史事件:十月革命。历史地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的特点、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9.(7分)(2025 达州)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各国经济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新的世界地图上,人们渐渐看到在陆地上,有好多把欧洲和亚洲连在一起的道路,……也看到在海洋上,有横穿大洋连贯欧亚美非和大洋洲的航线,……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渐渐填满整个世界,终于让全球一道携手进入一个整体历史。
——葛兆光《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后出现了“新的世界地图”?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以电力的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如电力、电器、化工、石油、汽车等等。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上,哪一个国家的成就最大?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近日,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22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我国可以通过哪一国际组织来协调解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详解】(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新的世界地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新的世界地图”。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等,这些航海活动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世界地图逐渐形成。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全球化角度看,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主要标志:根据材料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以电力的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就最大的国家:根据材料二“在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上”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上,德国的成就最大。卡尔 本茨等人发明了内燃机,为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动力基础,德国在汽车工业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3)阻碍因素:根据材料三“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阻碍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发展。根据材料“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经济霸凌行径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国际组织:根据材料三“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我国可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来协调解决。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它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则体系。
(4)应对: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综合国力、反对霸权、发展科技等角度作答,如: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反对任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故答案为:
(1)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历史影响: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主要标志:电力的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国家:德国。
(3)阻碍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经济霸凌行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4)应对: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反对任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