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23478答案BABDBC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DAB0A0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题12分)17.(14分)(1)制度:科举制。(2分)作用:科举制度时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任答两点即可,4分)(2)措施: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切断将领与士兵同地方的联系;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任期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任答两点即可,4分)(3)举措:废除丞相制度。(2分)基本趋势: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18.(14分)(1)影响:利: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弊:大运河的开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利弊均要答到,三点即可,6分)(2)工具:曲辕犁、筒车。(4分)(3)机构:市舶司。(2分)启示:国家要重视经济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对外贸易: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19.(12分)(1)成果: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并应用于航海。(4分)(2)原因: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3)趋势:从先进转为落后。(2分)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束缚。(2分)20.(12分)(1)方式:战争、和亲、册封首领、设置机构、订立盟约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成文,10分)示例:观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和平交往是主流,各民族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繁荣。论述: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政权之间战争之后保持长时间的和平,边境贸易繁荣,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进一步交融。清朝时期,通过册封和设置管理机构,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结论:综上所述,各民族和平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我们要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025年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良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两大部分,选择题16道,非选择题4道。2.本试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翠亲爱的考生,请你沉着应战,细心审题,揣摩题意,应用技巧,准确作答,祝你成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据⊙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填进对妆应的表格内,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235678数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如1.隋朝于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严重D.土地兼并严重0B.统治十分残暴C.外戚、宦官专权2.“隋至唐前期,统治者以博大胸襟兼容并纳国外文化,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长材料反映出隋唐时期的特征是()A.国家繁荣与对外开放B,孕育统一与政权分立C.民族交融与社会变化D.君权强化与边疆安定尽3.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第一条就指出要“劝农桑,薄赋徭”。她掌权后颁行《臣轨》,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导”。这表明武则天()A.打击敌对官僚B.重视农业生产C.大力发展科举D.巩固开拓边疆4.我国古代出现了众多著名盛世局面,其中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如⊙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康乾盛世D.开元盛世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长⊙于历史解释的是()A.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中华文化B.“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C.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D.南宋向金称臣,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边界6.“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荞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这一“政治设计”是(()A.分封诸侯B.设置刺史C.崇文抑武D.八股取士2025年上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7.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8.如下表中元朝与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确立()宋朝元朝路(府)州县制省路府州县制A.分封制B.那县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9.“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10.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后一直没有年号。忽必烈即位后,新设了“中统”年号。“中统”二字,出自儒家经典《春秋》和《易经》,意在强调政权属“中华之正统”。这一举措()A,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B.促进了文化的繁荣C.体现了“无为而治”D.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1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伊犁将军12.“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A.郑和B.鉴真C.甘英D.马可·波罗13.具备时空观念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清朝统一西佰到亚全国后,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辖,与以下示意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②A.雅克萨之战葱岭太平洋B.设置伊犁将军C.设驻藏办事大臣③了0D.设置台湾府14.明清时期文书避讳制度进一步加强,朱元璋特别避讳“天下有道,望拜青门”等词句,认为影射自己曾经当过和尚;康熙帝名玄烨,在文书中必须避讳,因而将玄武门改为了神武门。此现象的实质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社会矛盾不断加刷C.限制民间文学的发展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5,暑假期间,蓝山县某初中生计划去参观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他应该前往()A,北京故宫B.西安兵马俑C.山西平遥古城D.明长城2025年上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历史.pdf 7年级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