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李旭同学制作的隋朝历史大事件年代尺,但有一处没有完成。图中“?”处应该填写()院朝建立开凿运河隋栩灭亡581年589年605年618年·(时间)A,定都长安B.统一全国C.创立科举D.远征辽东2.隋炀帝出征辽东,“兴百余万众,馈运(运送粮食)者倍之”。观察下图,若从大运河中心向涿郡(今北京)运粮运兵,需经过大运河的()涿那(北京)海河长恢燃雅水江都(扬州)长江南河钱壢钙余杭(杭州)A.邗沟B.通济渠C.永济渠D.江南河3.《剑桥中国隋唐史》记载:“唐太宗以儒家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其施政作风被后世推崇,对中国文人来说,他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这一历史局面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据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反映了唐代()A.曲辕型提高了耕作效率B.秧马提高了插秧的速度C.耧车增加了播种的面积D.筒车利用水流自行灌溉5.下图是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宋慕本《號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杨贵妃的姐姐號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在三月三游春的场景。画面当中上层社会的妇女们有的穿着男装,有的穿着“胡服”,骑着马恣意前行。这一作品说明唐朝()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国夫人游海图》宋琴本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C.文学艺术丰富多彩D.民族关系和睦共存6.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对这场叛乱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此后中央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③对北方地区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④是给予唐朝致命打击的农民大起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贞观年间,东北少数民族和西域各国纷纷要求内属。630年,各族首领来到长安,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这些现象直接得益于()A.繁荣的社会经济B,频繁的中外交流C.开放的社会风气D.开明的民族政策8.宋初统治者针对唐末以来武将专权、政权动荡的历史积弊,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以下史事中旨在践行这一方针的是()A.陈桥兵变B.杯酒释兵权C.设立市舶司D.岳飞抗金9.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民族文化的交融B,海外贸易的兴盛C,民族矛盾的加剧D.国家政权的统一10.黄仁字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全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郾城大捷B.澶渊之盟C.《尼布楚条约》D.凉州会晤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北宋建立D.南宋偏安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