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浙教版七上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浙教版七上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浙教版七上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单元测试
考试范围:第一章;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 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 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2.下图所示是七年级的某同学参观科技馆时与火箭模型的合影,请估测火箭模型的高度约为()
A. 15 m B. 10 m C. 5 m D. 3 m
3.常用长度单位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毫米、厘米、微米、米、千米 B. 纳米、微米、毫米、厘米、米
C. 毫米、分米、微米、米、千米 D. 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7.2 m=7.2×100=720 cm B. 7.2 m=7.2 m×100=720 cm
C. 7.2 m=7.2×100 cm=720 cm D. 7.2 m=7.2 m×100 cm=720 cm
5.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
B. 图乙中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
C. 图丙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
D. 图丁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地上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6.实验过程中,移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实验仪器是()
A. 烧杯 B. 量筒 C. 胶头滴管 D. 试管
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三个不同位置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测得L1=25.1 mm,L2=25.2 mm,L3=25.4 mm,则该一元硬币真实直径最接近的值为( )
A. 25.1 mm B. 25.2 mm C. 25.3 mm D. 25.4 mm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A. 在实验室吃零食
B. 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
C. 实验完毕后,将自己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
D. 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
9.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合适的是()
A. 测量跳远成绩选用量程为1 m、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
B. 要想一次性尽可能准确地量取128 mL液体,应选用量程为500 mL、最小刻度为5 mL的量筒
C. 测量体温选用测量范围是0~100℃的温度计
D. 测量身高选用量程为3 m、最小刻度为1 mm的卷尺
10.25 mL量筒内现有20 mL水,张三因实验倒出了一部分,小芳仰视读数为12.0 mL,张三倒出的水体积()
A. 大于12 mL B. 大于8 mL C. 小于8 mL D. 等于13 mL
11.利用量筒和水可以测量小金属块的体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少,是指小金属块能浸入量筒内的水中
B. 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多,是指小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时,水不能溢出量筒
C. 用这种方法测小金属块的体积,要读数两次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器材与试剂。下列实验室常见的器材与用途一致的是()
A. 烧杯——长期存放挥发性试剂 B. 显微镜——观察手指上的指纹
C. 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D. 天平——测小石块体积
13.做某实验需要量取95 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 100 mL的量筒 B. 200 mL的量筒
C. 100 mL的烧杯和滴管 D. 100 mL的量筒和滴管
14.如下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科学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乙 C. 乙、丙 D. 甲、丙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
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
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A. ①②④⑤ B. ③⑤ C. ①④⑥ D. ①④⑤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6.给下列物体的体积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个标准集装箱的体积为32.69________。
(2)一听可乐约为350________。
(3)一大瓶食用油约为5________。
(4)一瓶生理盐水为500________。
(5)一间教室的空间约为250________。
17.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cm。
18.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A.试管夹 B.锥形瓶 C.燃烧匙 D.广口瓶 E.试管刷 F.石棉网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____。
(2)用来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用来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___。
(4)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是___________。
19.请填入适当的单位:今天,天气晴朗,气温20________,某中学学生小科,今年14岁,身高1.58________,离家前他喝了200________的鲜牛奶一瓶。小科家距离学校大约1________,他步行到学校所花的时间是12 min。
20.张华同学在测一根铜导线的直径时,把铜导线紧密地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
(1)张华同学所采用的方法叫________;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2)图示中测得线圈长度为________cm,铜丝圈数为32圈,由此可知铜导线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3)用这种方法测铜导线的直径,要使测得的数值误差更小,你的建议是________。
21.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1)如图所示,甲同学所用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2)甲同学下列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3)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22.小华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作出猜想】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内焰处加热;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③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项目 第①种情况 第②种情况 第③种情况
所需时间 87 s 54 s 25 s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讨论】
(1)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可以用的其他方法是(简要写出实验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科学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
(1)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b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7.95 cm。
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c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做好标记,而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就是水管的周长。
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准确?答:________________。(填“小明的方案”“小华的方案”或“一样准确”)
(2)若另一位同学的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其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玩游戏用的游戏币(放入水中会沉于水中),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形,其表面凹凸不平,如图所示。学习了测量新知识的小缙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与体积是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
(1)经过思考,他设计了以上四种测圆柱直径的方法,你认为图________是正确的。
(2)采用了正确方法后,小缙进行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20 cm、2.21 cm、2.95 cm、2.20 cm、2.21 cm,你认为他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
25.警察在破案时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小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大胆猜测:人的身高和脚长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人的脚越长,身高越高。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分别测量了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计算身高与脚长的比值,结果如表所示。
称谓 表姐 自己 爸爸 妈妈 外公 外婆
身高/cm 162 158 172 162 167 165
脚长/cm 22 21.5 25 23 24.5 24
________ 7.36 7.35 6.88 7.04 6.81 6.88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判断表格横线处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测得自己的脚长为24 cm,则根据小李同学的研究成果推测该同学的身高约为________。
(4)小富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小李调查的对象数量太少且集中在同一家庭,其结果不具代表性;你同意小富同学这种观点吗?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26.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称九层塔含有黄樟素。为了探究黄樟素是否致癌,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①他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两组种类、年龄、大小健康程度都一样的老鼠,每组1只,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对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运用了________法,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小金认真思考后,觉得小明的实验存在不足,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2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线均匀但示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15℃
(1)如果实际气温为50℃,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的示数就是实际温度?写出计算过程。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28.(本小题5分)
写出下列仪器的作用。
(1)显微镜:___________。
(2)电压表:___________。
(3)天平:___________。
(4)酒精灯:___________。
(5)烧杯:___________。
29.(本小题6分)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为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
(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______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5-2026学年浙教版七上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单元测试
考试范围:第一章;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 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 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答案】C
【解析】略
2.下图所示是七年级的某同学参观科技馆时与火箭模型的合影,请估测火箭模型的高度约为()
A. 15 m B. 10 m C. 5 m D. 3 m
【答案】C
【解析】略
3.常用长度单位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毫米、厘米、微米、米、千米 B. 纳米、微米、毫米、厘米、米
C. 毫米、分米、微米、米、千米 D. 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
【答案】B
【解析】略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7.2 m=7.2×100=720 cm B. 7.2 m=7.2 m×100=720 cm
C. 7.2 m=7.2×100 cm=720 cm D. 7.2 m=7.2 m×100 cm=720 cm
【答案】C
【解析】略
5.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
B. 图乙中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
C. 图丙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
D. 图丁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地上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答案】D
【解析】略
6.实验过程中,移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实验仪器是()
A. 烧杯 B. 量筒 C. 胶头滴管 D. 试管
【答案】C
【解析】略
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三个不同位置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测得L1=25.1 mm,L2=25.2 mm,L3=25.4 mm,则该一元硬币真实直径最接近的值为( )
A. 25.1 mm B. 25.2 mm C. 25.3 mm D. 25.4 mm
【答案】B
【解析】略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A. 在实验室吃零食
B. 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
C. 实验完毕后,将自己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
D. 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
【答案】C
【解析】略
9.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合适的是()
A. 测量跳远成绩选用量程为1 m、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
B. 要想一次性尽可能准确地量取128 mL液体,应选用量程为500 mL、最小刻度为5 mL的量筒
C. 测量体温选用测量范围是0~100℃的温度计
D. 测量身高选用量程为3 m、最小刻度为1 mm的卷尺
【答案】D
【解析】略
10.25 mL量筒内现有20 mL水,张三因实验倒出了一部分,小芳仰视读数为12.0 mL,张三倒出的水体积()
A. 大于12 mL B. 大于8 mL C. 小于8 mL D. 等于13 mL
【答案】C
【解析】略
11.利用量筒和水可以测量小金属块的体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少,是指小金属块能浸入量筒内的水中
B. 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多,是指小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时,水不能溢出量筒
C. 用这种方法测小金属块的体积,要读数两次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C
【解析】略
12.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器材与试剂。下列实验室常见的器材与用途一致的是()
A. 烧杯——长期存放挥发性试剂 B. 显微镜——观察手指上的指纹
C. 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D. 天平——测小石块体积
【答案】C
【解析】略
13.做某实验需要量取95 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 100 mL的量筒 B. 200 mL的量筒
C. 100 mL的烧杯和滴管 D. 100 mL的量筒和滴管
【答案】D
【解析】略
14.如下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科学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乙 C. 乙、丙 D. 甲、丙
【答案】D
【解析】略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
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
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A. ①②④⑤ B. ③⑤ C. ①④⑥ D. 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6.给下列物体的体积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个标准集装箱的体积为32.69________。
(2)一听可乐约为350________。
(3)一大瓶食用油约为5________。
(4)一瓶生理盐水为500________。
(5)一间教室的空间约为250________。
【答案】(1)m3 (2)mL (3)L (4)mL (5)m3
【解析】略
17.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cm。
【答案】1 mm 1.60
【解析】略
18.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A.试管夹 B.锥形瓶 C.燃烧匙 D.广口瓶 E.试管刷 F.石棉网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____。
(2)用来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用来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___。
(4)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A (2)D (3)E (4)F
【解析】略
19.请填入适当的单位:今天,天气晴朗,气温20________,某中学学生小科,今年14岁,身高1.58________,离家前他喝了200________的鲜牛奶一瓶。小科家距离学校大约1________,他步行到学校所花的时间是12 min。
【答案】℃ m mL km
【解析】略
20.张华同学在测一根铜导线的直径时,把铜导线紧密地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
(1)张华同学所采用的方法叫________;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2)图示中测得线圈长度为________cm,铜丝圈数为32圈,由此可知铜导线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3)用这种方法测铜导线的直径,要使测得的数值误差更小,你的建议是________。
【答案】(1)累积法 0.1 cm (2)5.00 1.6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解析】略
21.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1)如图所示,甲同学所用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2)甲同学下列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3)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答案】(1)10 mL 20 cm3 (2)BC (3)偏大
【解析】略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22.小华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作出猜想】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内焰处加热;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③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项目 第①种情况 第②种情况 第③种情况
所需时间 87 s 54 s 25 s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讨论】
(1)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可以用的其他方法是(简要写出实验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出猜想】用外焰加热【实验与结论】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问题与讨论】(1)对比实验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2)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2 s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梗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解析】略
23.科学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
(1)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b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7.95 cm。
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c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做好标记,而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就是水管的周长。
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准确?答:________________。(填“小明的方案”“小华的方案”或“一样准确”)
(2)若另一位同学的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其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明的方案
(2)棉线有弹性,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合理即可)
【解析】略
24.玩游戏用的游戏币(放入水中会沉于水中),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形,其表面凹凸不平,如图所示。学习了测量新知识的小缙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与体积是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
(1)经过思考,他设计了以上四种测圆柱直径的方法,你认为图________是正确的。
(2)采用了正确方法后,小缙进行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20 cm、2.21 cm、2.95 cm、2.20 cm、2.21 cm,你认为他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
【答案】(1)丁( 2)2.21 cm
【解析】略
25.警察在破案时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小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大胆猜测:人的身高和脚长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人的脚越长,身高越高。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分别测量了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计算身高与脚长的比值,结果如表所示。
称谓 表姐 自己 爸爸 妈妈 外公 外婆
身高/cm 162 158 172 162 167 165
脚长/cm 22 21.5 25 23 24.5 24
________ 7.36 7.35 6.88 7.04 6.81 6.88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判断表格横线处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测得自己的脚长为24 cm,则根据小李同学的研究成果推测该同学的身高约为________。
(4)小富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小李调查的对象数量太少且集中在同一家庭,其结果不具代表性;你同意小富同学这种观点吗?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答案】(1)身高与脚长的比值
(2)人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
(3)168 cm
(4)同意
【解析】略
26.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称九层塔含有黄樟素。为了探究黄樟素是否致癌,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①他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两组种类、年龄、大小健康程度都一样的老鼠,每组1只,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对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运用了________法,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小金认真思考后,觉得小明的实验存在不足,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吗
(2)控制变量 黄樟素
(3)每组用数量适量的老鼠,如5只
【解析】略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2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线均匀但示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15℃
(1)如果实际气温为50℃,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的示数就是实际温度?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5℃
(2)设当温度计读数为t′时,真实值也为t′,则有 t′=25℃
【解析】略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28.(本小题5分)
写出下列仪器的作用。
(1)显微镜:___________。
(2)电压表:___________。
(3)天平:___________。
(4)酒精灯:___________。
(5)烧杯:___________。
【答案】(1)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微小物体
(2)测定电压
(3)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来加热物质
(5)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解析】略
29.(本小题6分)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为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
(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______ 。
【答案】装置气密性欠佳; 左; 增大瓶子的容积/减小弯管的直径
【解析】解:(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说明该自制温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
(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液柱向左移动。
(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
故答案为:(1)装置气密性欠佳;(2)左;(3)增大瓶子的容积/减小弯管的直径。
(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说明该自制温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
(2)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
本题考查了气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属于基础内容,难度中等。
第1页,共1页答案
1. C 2. C 3. B 4. C 5. D 6. C 7. B
8. C 9. D 10. C 11. C 12. C 13. D 14. D
15. C
16. (1)m3 (2)mL (3)L (4)mL (5)m3
17. 1 mm 1.60
18. (1)A (2)D (3)E (4)F
19. ℃ m mL km
20. (1)累积法 0.1 cm (2)5.00 1.6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1. (1)10 mL 20 cm3 (2)BC (3)偏大
22. 【作出猜想】用外焰加热【实验与结论】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问题与讨论】(1)对比实验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2)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2 s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梗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23. (1)小明的方案
(2)棉线有弹性,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合理即可)
24. (1)丁( 2)2.21 cm
25. (1)身高与脚长的比值
(2)人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
(3)168 cm
(4)同意
26. (1)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吗
(2)控制变量 黄樟素
(3)每组用数量适量的老鼠,如5只
27. (1)55℃
(2)设当温度计读数为t′时,真实值也为t′,则有 t′=25℃
28. (1)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微小物体
(2)测定电压
(3)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来加热物质
(5)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9. 装置气密性欠佳; 左; 增大瓶子的容积/减小弯管的直径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