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八《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基础积累(课文内容文学常识填空)
1.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由西汉__________编订,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外交活动。
2. 邹忌是战国时期__________国的大臣,以__________著称。本文通过他以__________(生活事件)设喻,劝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体现了古代__________(文体)的特点。
3. 齐威王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在位期间通过__________(措施)使齐国国力强盛,最终实现“__________”的政治理想。
4. 文中“讽”的意思是__________,“纳谏”指__________,标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中,妻、妾、客的回答分别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为后文讽谏齐王做铺垫。
二、字词专项训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 邹忌“朝服衣冠,窥镜”,表现出他对自身__________(róng mào)的关注。
2. 齐王“下令”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形容当时__________(cháo tíng)的热闹景象。
3. 邹忌通过“暮寝而思之”,__________(pán suǒ)出妻、妾、客赞美自己的真实原因。
4. 齐王“广开言路”的举措,使齐国“__________(qiáng shèng)于诸侯”。
5. 文中“__________(fěng jiàn)”的艺术手法,体现了邹忌的智慧与策略。
(二)词语辨析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邹忌“__________(孰视/熟视)之”,发现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齐王“__________(面刺/面斥)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鼓励直言进谏。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一句,“蔽”指受__________(mēng bì),需注意写法。( )改为( )
“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指__________(lùn shù),而非贬义。( )改为( )
三、选择题
1. 邹忌讽谏齐王的主要方法是( )
A. 直接批评
B. 类比说理
C. 引用典故
D. 威胁恐吓
2. 下列对邹忌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善于观察,冷静思考
B. 机智善辩,忠君爱国
C. 爱慕虚荣,自高自大
D. 实事求是,勇于自省
3. 齐王纳谏后,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奖赏进谏者
B. 广开言路
C. 改革政治
D. 诛杀佞臣
4. 文中“门庭若市”的场景出现在( )
A. 令初下时
B. 数月之后
C. 期年之后
D. 徐公来临时
5. 邹忌与徐公比美后,得出的结论是( )
A. 自己确实比徐公美
B. 妻、妾、客都偏爱自己
C. 齐王受蒙蔽严重
D. 齐国国力强盛
6. 下列句子中,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是( )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 客从外来,与坐谈
7. 齐王最终“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是( )
A. 邹忌的劝谏
B. 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C. 齐国国力强盛
D. 其他诸侯国畏惧齐国
8. 文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私”意思是( )
A. 偏爱
B. 自私
C. 私下
D. 秘密
9. 下列对“王之蔽甚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齐王被蒙蔽得很严重
B. 齐王的缺点很多
C. 齐王的国家很弱小
D. 齐王的决策有误
10. 邹忌讽谏成功的关键在于( )
A. 齐王的开明
B. 邹忌的地位
C. 巧妙的比喻
D. 严厉的批评
11. 文中“皆朝于齐”的“朝”意思是( )
A. 朝拜
B. 朝廷
C. 朝代
D. 朝向
12. 下列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赞美邹忌的智慧
B. 讽刺齐王的昏庸
C. 强调纳谏的重要性
D. 反映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
四、课内阅读理解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1. 邹忌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妻、妾、客的回答有何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理?
2. 邹忌“孰视之”“窥镜而自视”的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 邹忌是如何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的?这样类比的目的是什么?
2. 文中“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 邹忌的劝谏语言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三)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齐王纳谏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效果?
2. “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这三个阶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 文中“战胜于朝廷”的含义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其实现的原因。
(四)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 邹忌通过“暮寝而思之”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一结论在文中有何作用?
2. 这句话中的“私”“畏”“求”分别指什么?体现了人性的哪些弱点?
3. 邹忌的反思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五)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
邹忌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1. 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依据是什么?
2. 齐王仅用一个“善”字回应,体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3. 结合全文,分析邹忌和齐王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 战国策;国别;刘向
2. 齐;善谏;与徐公比美;讽喻
3. 广开言路;战胜于朝廷
4. 用委婉的语言劝告;接受规劝;邹忌用委婉的方式劝谏齐王接受意见
5. 偏爱;畏惧;有求于己
二、字词专项训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 容貌 2. 朝廷 3. 盘索 4. 强盛 5. 讽谏
(二)词语辨析
1. 孰视;面刺
2. “mēng bì”改为“蒙蔽”;“lùn shù”改为“议论”
三、选择题
1. B 2. C 3. D 4. A 5. C 6. D 7. B 8. A 9. A 10. C 11. A 12. C
四、课内阅读理解
(一)
1. 妻的回答直接且夸张(“君美甚”),体现偏爱;妾的回答简短(“徐公何能及君也”),体现畏惧;客的回答较委婉(“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体现有求于邹忌。
2. 体现邹忌实事求是、冷静理智的性格,不被赞美冲昏头脑。
3. 为后文邹忌讽谏齐王做铺垫,通过自身经历引出“王之蔽甚矣”的论点。
(二)
1. 邹忌将妻私、妾畏、客求与宫妇私王、朝臣畏王、四境求王类比,目的是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程度。
2. 排比;增强语势,强调齐王受蒙蔽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3. 语言委婉含蓄,以家事喻国事,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先自贬,再层层递进,易于接受。
(三)
1. 措施:面刺受上赏、上书受中赏、谤讥受下赏。效果:初期进谏者多(门庭若市),后期国家大治(无可进者),诸侯皆朝于齐。
2. 说明齐王纳谏后,朝政弊端逐渐减少,国家治理成效显著。
3. 含义:不通过武力,在朝廷上通过修明政治使别国臣服。原因:邹忌善谏,齐王纳谏,广开言路,改革政治。
(四)
1. 结论:妻私、妾畏、客求导致自己受蒙蔽。作用:引出讽谏齐王的核心论点。
2. “私”指偏爱,“畏”指畏惧,“求”指有求于人;体现人性中的自私、趋利避害。
3. 启示:要保持清醒,不被表面赞美迷惑,善于反思自身不足。
(五)
1. 依据:齐王与邹忌所处的环境相似,宫妇私王、朝臣畏王、四境求王,导致齐王受蒙蔽。
2. 体现齐王从善如流、果断决策的态度。
3. 邹忌:机智善辩、忠君爱国、善于反思;齐王:开明大度、勇于纳谏、知错能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