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和运用(共 20 分)
1.(2 分)①世 ② kǎi 2. B(3 分)3.民俗是一杯茶,散发着清新的芬芳;或者:民俗是一首
歌,演奏着不同的音符。4.C (3 分) 5.(答两条即可,每点 2 分,建议不脱离文本即
可)(1) 推出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人工智能重现革命历史场景,增强互动性。(2)
借助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小红书)推广衡山红色故事,突出县域红色资源 IP。(3)结合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红色+生态+乡村”深度融合。6.(1)潭影空人心 (2)青山横北
郭,白水绕东城。(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5 分,每空 1 分)
二、阅读(50 分)
7.C 8.D 9.内容 2 分,语言 2 分,每少 20 字扣 1 分。
10.A (3 分) 11.运用神态描写(1 分 ),“眉头紧皱、呲牙咧嘴”“门牙变成黑色”“嘴唇黑
乎乎、僵硬干裂”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我”在风沙中的狼狈模样,侧面烘托出戈壁滩上风沙
的强劲和恶劣,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1 分);表达了“我”在戈壁滩恶劣风沙环境中的无
奈之情(1 分)。 12.示例:真没想到!他帮了我们大忙,却反倒谢个不停。我心里满
是温暖和感动,他的纯朴与善良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4 分,内容 2 分,语言 2 分,意
思相近即可) 13.①旅途中那些充满意外惊喜、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助的美好真情,难以
再次拥有。②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对这段经历的深深怀念。(4 分,答一点给 2 分,答
两点给 4 分)
14.首联着一“望”字,将离别置于广阔的空间,境界开阔,奠定豪迈的基调;颔联以“同
是宦游人”的情感共鸣来安慰朋友不要忧虑;颈联以空间的广阔衬托情感的连结,体现出诗
人豁达的胸怀;尾联以劝勉替代伤感,超越传统离别的悲情。(4 分,每联 1 分)
15.C 16.唉!难道(1 分)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1 分)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句
意 1 分)
17.(4 分)韩愈借千里马表达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2 分)。寄寓了他对
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1 分),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1 分)。
18.(1)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不知人”,即不能识别人才(1 分)。知人是善任的前提,
人才是历代都有的,只是有些人才未被人认识而已,了解人才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做到物尽
其才,人尽其用(3 分,意思相近即可)。
19.(3 分)①《诸子第十》 ②《礼记》篇(或《礼记》第六) ③《春秋》篇(或
《春秋》三传第六)
20.不同意(1 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经典常谈》中《周易》的阴阳思想启
发了二进制算法,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说文解字》的汉字构形智慧为输入法设计提供灵
感。(4 分,结合《经典常谈》内容答一点 2 分,答两点 4 分。如果没有结合《经典常谈》
说理由给 2 分) 三、写作(50 分)
21. 写作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
一类卷(45--50 分):符合题意,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二类卷(40—44 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比较明确,文字比较通顺, 条理比较清楚。
三类卷(35--39 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体, 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
四类卷(30--34 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 具体,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
五类卷(29 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楚
(不成篇)。
评分要求:
①基准分为 42 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分类别进行评定。
②未写题目的扣 2 分;不足 600 字的,每少 50 字扣 1 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酌
情扣 1--2 分;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 1 分;每 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现不计,扣到 3 分为止。
③特色加分(5 分)
达到下列三项之一者可加 2-3 分;特别突出的可加 5 分。
A.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B.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C.语言生
动,有文采。2025 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提示:本学科试题共三大题,21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量 120 分钟;请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学校组织开展以“语文与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文化溯源】文明奥区,文脉千年。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 题(8 分)。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民众创造并由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民俗涉及生活的
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瞥见许多人情 shì①( )故。《十二月采茶》以采茶女一年十二个
月的劳动与情感为主线,歌词细腻描绘季节变化与少女心事,被誉为“岳北山歌的百科全书”。
衡山皮影戏的历史可 至明代,受北方皮影艺术南传的影响,结合当地道教文化、巫傩
习俗和湘剧元素逐渐形成。衡山席草龙源起唐代,在民间保持活跃,但因战乱和社会动荡一
度式微。20 世纪 50 年代后,随着文化复兴,席草龙作为传统技艺被重新 ,成为地
方文化象征。衡山民俗_________着独属衡山人的情愁和沧桑,令人感慨②( )万千。
民俗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民俗是一本书,记录着千年的文化;_____________。
一个个民俗文化符号,让我们更加热爱衡山这片迷人而深沉的土地。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 分)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根植 开掘 承担 B.追溯 挖掘 承载
C.根植 挖掘 承担 D.追溯 开掘 承载
3.仿照画波浪线句子,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3 分)
【文旅探究】红色文旅,赓续基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4-5 题(7 分)。
材料一
湖南红色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省拥有韶山、
花明楼等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景区,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红色精神的载体。
全省各地发展红色文旅应加大人工智能应用,通过强化数智赋能,擦亮“湖湘红色文旅”
IP。为此,我们要加快展陈智能化升级,推出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红
色文化魅力;借助新媒体数智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
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湖南红色文旅;将 AI 设计融入红色文化,开发富有湖湘特色的红色文
创产品。比如韶山推出“奋斗吧,少年”“天天向上”“不动笔墨不读书”等一系列青少年
文具、云画星空推出赛博朋克雷锋精神数字卡片等,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强化数
智赋能,擦亮“湖湘红色文旅”IP》删改)
材料二
衡山县红色文旅资源丰富。近年来依托革命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积极推进红色文
旅融合发展,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将红色文旅与南岳衡山景区联动,打造“红绿结合”(红
色文化+生态旅游)模式,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吸引游客从自然观光向红色文化体验延伸;
红色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节庆(如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1页(共 6 页)
动,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将红色文化与民俗、非遗(如衡山影子戏)结合,开发文创产品。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红色遗址保护力度不够,部分旧址年久失修;展陈方式传统
(以图片、文字为主),缺乏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挖掘不深,对革命人物、事件的叙事缺
乏创新。与省内韶山、汝城等红色旅游强县相比,衡山红色文旅特色不突出,品牌辨识度低。
衡山县红色文旅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若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红色+生态+乡
村”深度融合,有望成为湘南地区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红色景区不是历史的见证,而是传承红色精神的载体。
B.只要加大人工智能应用,强化数智赋能,就能擦亮“湖湘红色文旅”IP。
C.讲好红色故事,突显地域特色是推动县域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D.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宣传活动,能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5.结合以上材料和县域实际,请给衡山红色文旅发展提两条建议。(4 分)
【诗文表意】诗文绘景,情景交融。
6.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诗文中有常建“山光悦鸟性,(1) ”的静寂山林(《题破山寺后禅院》);
有李白(2)“ , ”的明丽景色(《送友人》);有陆游(3)
“ , ”的凄风苦雨(卜算子·咏梅》)。
二、阅读(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
【材料一】
端午节迄今已有 2500 余年历史,它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
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核心主题一样,即驱瘟、除恶、消灾、祛
病。屈原①故里秭归县一个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蒿,饮雄黄酒;五月十
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黄石市从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
之日举行龙舟开光,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时 40 天,是目前国内端午
节时间较长的祈福和祭祀活动。汨罗江畔一般从五月初一开始,十五结束。人们除了办盛宴、
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还有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
上红、朝庙、祭龙和祭祀屈原等特殊风俗。苏州市端午节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
②,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戴香包、贴端午节符剪纸、悬钟馗像、喝雄黄酒为其主要
习俗。
【注释】①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对楚国忠贞不渝,
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时,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等。②
伍子胥: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而逃到吴国辅佐吴王,为吴国成为诸侯一霸立下大功。
但后来吴王听信谗言,令其自杀。伍子胥作为苏州古城的缔造者,在苏州人民的心目中,具
有崇高的地位。 【材料二】
端午节在古今众多文学作品中留下了独特印记。“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①能还。
国亡身殒②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北宋诗人张耒(lěi)的这首《和端午》写了龙舟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2页(共 6 页)
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既有无限的悲哀与无奈,又流露出对屈原由衷的崇
敬之情。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十二回中用一首诗来表现端午节的民俗:“但见盆栽绿艾,
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③堆银,美女
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
姿。”《西游记》《红楼梦》中也有描述端午节的内容。现代作家沈从文在《边城》中也描
写了边城端午节划船比赛的热闹场面:“每只船可坐 12 个到 18 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
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
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
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
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
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通过这些古今文学作品中对于端午节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民风民俗,感受到中华
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注释】①讵:jù,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哪里”。②殒:yǔn,死亡。③角黍:粽子。
【材料三】
2009 年 9 月,中国“端午申遗”成功,使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早在 2007 年 12 月 14 日,国务院就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
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除了春节之外,将清明、端午、中秋
这三个传统节日也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
7.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秭归县、黄石市、汩罗市、苏州市,这四个地区的端午节都有挂艾蒿的习俗。
B.“国忘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代张耒的这句诗意思是伍子胥虽然死了,但
其清高气节和爱国精神永载史册,令人敬仰。
C.《水浒传》中描述端午节习俗的诗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
和谐、节奏感很强。
D.由【材料三】可见我国对于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十分重视,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传统
节日被定为法定假日。 8.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不属于端午节表现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一项
是( )(3 分)
A.对平安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
B.对忠臣的敬仰,对先贤的怀念。
C.体现了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D.慎终追远,祭祀逝去的祖先。
9.请以“我家的端午节”的题,简要描述你家端午节一个场景或一个故事。(100 字左右,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0~13 题。
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
李娟
①摩托车实在是个好东西,因为它比我们强大。在这片荒茫茫的大地上,它轻易地就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3页(共 6 页)
能把我们带向双脚无力抵及的地方。
②我们走的路是戈壁滩上的土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细而微弱的路的痕迹,
颠簸起伏。这条路似乎快要被废弃了,我们在这样的路上走好几个小时都很难遇见另一辆车。
整个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
③眼前世界通达无碍。我们的摩托车在大地上从北到南地奔驰,风在大地上由西向东
吹。我的头发也随风笔直地横飞。风强有力地“压”在脸上,我想我的脸已经被压得很硬很
硬了。
④那样的风!从极远的天边长长地奔腾而来,满天满地地呜呜。风大得呀,使得我在
这一路上根本不可能维持较为平和一些的表情。真的,好几次,都会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此时
正眉头紧皱、呲牙咧嘴。中途休息的时候,对着车上的观后镜看了一眼,吓了一大跳——发
现自己少了两颗门牙!再定睛一看,原来是门牙变成黑色的了。全是给风吹的,沾满了泥土,
嘴唇也黑乎乎的,僵硬干裂。这样的季节正是沙尘肆虐的时候。我叔叔头盔的挡风镜上也蒙
了厚厚的一层灰土,我用手心帮他擦了擦,谁知越擦越脏。
⑤风呼啸着鼓荡在天地间,我头发蓬乱,面部肌肉僵硬。那风大得呀——后来我不小
心在这样的风里失手掉了五块钱,跟在钱后面一路狂追了几百米都没能追上。幸亏最后被一
丛芨芨草挂住了。
⑥我掏钱是因为买汽油,买汽油是因为我们的油又不够了,油不够是因为油箱漏了,
有一根插在油箱上的管子,不知怎么的掉了下来……在戈壁滩上抛锚,是必须得随时迎接和
从容面对的事情。因为那是属于“万一”的事。因此我叔仍旧乐呵呵的,根本不为由于自己
的疏忽连累了我而有所愧疚。他只是笑眯眯地告诉我还有一次更惨,爆了胎,他在戈壁滩上
推了整整九个钟头的车。
⑦这四野空空茫茫的,视野里连棵树都没有,到哪儿找汽油去?
⑧然而,我们运气也未免太好了。平时走这条路,鬼影子也见不着一个。可这次车一
坏,不到一会儿,视野尽头就有另一辆摩托车挟着滚滚尘土过来了。近了,是一个小伙子。
在明白了我们的困难处境之后,他很爽快地去拧自己的油箱盖子,我连忙找接油的容器,可
是只翻出一只小号酸奶瓶子。于是这两个男人把那台摩托车翻倒,我小心翼翼地持着这个过
于小巧纤细的瓶子对准油箱流出的那股清流。一连接了五六瓶后,再也不好意思要了。为了
表示感谢,我想给他点钱,于是他们两个站在风中,看着我追着那张纸币越跑越远。像是永
远也不会回来了。
⑨后来当我把钱给他时,他反倒向我们道谢不迭,对我们感激得没办法。
⑩加了油,我们继续在戈壁滩上渺小地奔驰,天色渐渐暗了。土路也变得若隐若现,
渐渐地发现这是条岔路,我们走错了,我们迷路了。
在大地西方,有静穆的马群在斜阳下拖着长长的影子缓缓移动,一个牧马的少年垂
着长长的鞭子,静坐在马背上,长久地往我们这边看。我建议向这个孩子问一下路,但他离 我们太远了。而我叔叔想要再走几千米,走出这片红色的戈壁滩,走到前方的高处看看地形。
大地上空旷无碍,但黄昏真的来临了。那五六小瓶汽油烧到现在,不知还能折腾多久。
我们在戈壁滩上停下来,脚下是扎着稀疏干草的板结地面。我弯腰从脚边土壳中抠
出一枚小石子,擦干净后发现那竟是一块淡黄色渗着微红血丝的透明玛瑙。再四下一看,脚
下像这样的漂亮石子比比皆是,一枚一枚紧紧嵌在坚硬的大地上。我乱七八糟拾了一大把,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4页(共 6 页)
揣进口袋。这时,抬起头来,看到远远的地方有烟尘腾起。
我们连忙骑上车向那一处追去,渐渐地才看清,居然是一辆卡车。司机察觉到有人
在后面追,就停了下来。他建议我们跟在他的车后面走,可是他所去的地方同我们要去的不
在一块,于是我们仔细地问过路后,就道谢分别了。
那司机再三告诫我们不能走西边的岔路,一遇到岔路就千万记得往左拐,一直往左
拐怎么着就会到达乌河的。
这个司机真是好人啊!他还取了根管子出来,往我们的油箱里又给灌了些油,最后
还送给我们半瓶水。接下来我们告别,朝着两个方向,彼此在大地上渐渐走远了。
我两只手轮换着插在外套口袋里取暖,一只手紧紧地抠着叔叔的肩膀。他越开越快, 风越来越猛。我却在想:从此再也回不到一个玛瑙的地方了……
(选自《我的阿勒泰》,有删改)
10.在第⑧段,作者庆幸“然而,我们运气也未免太好了。”不属于“我们”这场旅程的好运
是( )(3 分)
A.摩托车轻易地就能把我们带向双脚无力抵及的地方。
B.摩托车在戈壁滩抛锚缺油时,很快遇到一个小伙子,他爽快帮忙加油;
C.中途停下休息时,在戈壁滩发现了许多漂亮玛瑙石;
D.迷路后,遇到一辆卡车,司机不仅指路,还给车加油并送半瓶水。
11.赏析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3 分)
12.阅读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当“我”将钱给小伙子时,他反倒向“我们”道谢不迭。请
结合上下文,描写此时“我”的心理活动,不超过 60 字。(4 分)
13.鲁迅在《社戏》最后感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本文结尾也慨叹“再也回不到一个有玛瑙的地方了”。你如何理解本文结尾画波浪线句子
的含义?(4 分)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14 题(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有人说,这首诗抛开了伤感的情绪,唱出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请结合诗歌四联,
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15~18 题(14 分)。
[甲]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5页(共 6 页)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
人?”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唐纪八》)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说”是古代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师说》。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句中两个“食”的读音和意思相同。
C.“执策而临之”中的“策”与“策马奔腾”中的“策”都是动词,都有“用马鞭驱赶”
的意思。
D.“安求其能千里也”与“安可诬一世之人”两句中的“安”都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
16.借助下面的知识,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其:①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②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
“大概”、“可能”;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17.根据你的阅读理解,说说韩愈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他怎样的情感。(4 分)
18.甲文有人曰“天下无马”,乙文德彝曰“未有奇才耳”。你认为他们得出这一结论的共同
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你的理解。(4 分)
(四)名著阅读(8 分)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中提到,阅读经典可以“为正在开展的研究打开思路、寻找
资料”。请根据名著《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9.根据书中内容填空:若你学习《论语十二章》中“仁”的思想内涵,可以重点查阅《经
典常谈》中的 ① ;若你研究《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理想,可以
重点阅读《经典常谈》中的② ;若要探究古代史书编年体的写作特点,则应
参考书中③ 的内容。(3 分)
20.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有同学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没有帮助”,你同意
这种看法吗?请结合《经典常谈》中的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 分)
三、写作(5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随着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导演饺子从最初默默无闻的医学生到“百亿
票房导演”,饺子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他在动画领域深耕 17 年,一步一
个脚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筹备《哪吒》系列时,他花费了大量时间打磨剧本、设计角色、
制作特效,将每一个环节做到了极致。
要求:
①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字
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6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