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部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23.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这份“遗产”是A.长城B.灵渠C长江D.大运河24.2024年5月,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公众举办一场展览。该展览共分为“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凡夫一面李世民”四个部分。与之相关的是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5.韦庄在《秦妇吟》中写道:“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首诗描写了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的景象。这说明黄巢起义A.使得唐朝国势由盛转衰B.导致唐王朝最终灭亡C.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D.给唐朝以致命打击26.某校一组同学开展“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他们搜集了以下唐朝时期的钱币资料,用于探究当时开元通宝东罗马帝国金币和同开球A.中外交流的发展B.政治制度的完善C.民族关系的和睦D.文学艺术的繁荣27.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A.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D.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28.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宋朝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C宋朝崇文抑武的治国策略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重(共12直)29.为了应对下表中面临的危局,北宋政府的破局之策是政府面临的“三冗”危机政治危机政治风气因循保守,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财政危机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数出军事危机战场上屡战屡败,每年被迫输出大量线物A.创立进士科,科举取士B.和同为一家,实行和亲C.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D.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30.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一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和议签订后A.北宋与辽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B.形成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C.南宋与辽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D.形成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31.元朝的陆上交通以大都为中心辐射全国,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的创造发明通过陆路和海路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数学也传到中国。由此可见,元发达的中外交通A.是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载体B.见证了元朝辽阔的疆域C.服务于行省制度D.促进了回回的形成32.小明同学近期阅读了《契丹国志》《细说宋朝》《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等相关书籍后,打算制作一期历史手抄报。最合适的主题应是A.封建国家的统一时代B.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繁荣与开放并举的时代33.整理、绘制时间轴有助于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下面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上品无寒门,春风得意马蹄疾,男儿欲遂平生志头白空摩八股文下品无士族一日看尽长安花五经勤向窗前读何能私塾接青云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清A.古代商业的繁荣发展B.古代选官制度的嬗变C.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34.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这些著作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精.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A增加政府财政收人B.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C推动中社会转型D.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35.或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00多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此诗句。这此诗句体现了他的哪些精神品质①·年三百六十目,名是横戈马上行。②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擀救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书页(其12页)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题号232425262728293031答案DCDACC0A题号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BDCBDABB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41.(10分)(1)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较高级演化形态(或:继承与发展)1分)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1分)意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打破山川之险,防止地方割据等。(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2)举措: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一点2分,任答一点即可,共2分)机构名称:军机处;(1分)影响: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或: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分,写出两点即可(3)规律: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或: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直至达到顶峰)。(任答一点即可,1分)42.(14分)(1)名称:图1:曲辕犁;(1分)图2:筒车。(1分)作者及朝代:徐光启(1分)明朝(1分)(2)有利条件:气候温和;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的重视;优良品种的推广(占城稻);生产技术的提高(翻车、秧马、复种技术)(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种植;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经济作物茶树、棉花等在南方有很大发展;等等。(1分,任举一例即可)1理解: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时期,南方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南宋时期,南方税收远超北方,成为经济中心。(任答一点即可,1分)表现:经济作物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专业化(手工作坊出现;出现劳动分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中存在着雇佣关系):商业市镇兴起;商帮崛起;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出现。(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历史作用: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繁荣;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市镇兴起;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促进人口增长;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自然经济;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提供经济支撑;推动科技文化发展。(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4)共同态度:以农为本;重视农桑;减轻人民赋税与徭役负担(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推动农业发展;推行垦荒政策等。(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43.(15分)(1)方式:优待;册封;和亲;以夷治夷。(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原则:“华夷无别华夷同重”。(1分)(2)“阶段性的和好事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阶段性的战争”事例:北宋与辽的战争(北宋与辽的冲突、辽军大举进攻中原);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中原)。(1分,任答一点即可)(3)对边疆和蛮夷歧视与偏见少;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经济开发与文化教育并重;因地制宜;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实行土官制度,进行了地方制度的创新;尊重当地习俗,因俗而治。(一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4)措施: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办事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通过金瓶掣签制度(金奔巴瓶制度);修建须弥福寿庙;等等。(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影响:中央政府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⑤)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促进了边疆开发;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观念。(一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pdf 期末七年级历史答案及评分细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