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基础测试卷(含解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基础测试卷(含解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2.下列选项中,与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3.一条古称在称物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已知,则( )
A. B. C. D.
4.如图,在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PA=5,PO=4,PB=4.3,OC=3,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3 B.4 C.4.3 D.5
5.北京时间2024年3月31日,在世乒联冠军赛韩国站男单决赛中,梁靖崑战胜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夺得冠军赛后,梁靖崑跑到赛场边围挡处喝水,沿垂直于围挡的路走才能使所走的路程最少,这是因为(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6.如图,直线和相交于点,,若,则的大小为( )
A. B. C. D.
7.图1是一位同学抖空竹时的一个四间,数学老师把它抽象成图2所示的数学问题:已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8.下列四个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④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则.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9.如图,已知a∥b,小华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100° B.110° C.120° D.130°
10.平面上五条直线l1,l2,l3,l4和l5相交的情形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角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不平行,和平行
B.和不平行,和不平行
C.和平行,和平行
D.和平行,和不平行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它是 命题(填“真”,“假”).
12.已知是两面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一束光线沿经反射后沿射出,若,则 .
13.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是直角,OF平分∠AOE,∠COF=24°,则∠BOD的大小为 .
14.夏季荷花盛开,为了便于游客领略“人从桥上过,如在河中行”的美好意境,某景点拟在如图所示的矩形荷塘上架设小桥.若荷塘周长为280m,且桥宽忽略不计,则小桥总长为 m.
15.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垂直地面于点A,平行于地面,则 .
(山西晋中期末)
16.如图,已知,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17.如图,将周长为16的三角形沿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三角形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 .

18.如图,有一块长为32 m、宽为24 m的长方形草坪,其中有两条直道将草坪分为四块,则分成的四块草坪的总面积是 m2.
三、解答题(共66分)
19.三角形在网格(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完成作图:将三角形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试画出三角形;

20.填写推理理由,将过程补充完整:
如图,已知AD⊥BC于点D,EF⊥BC于点F,AD平分∠BAC.求证:∠E=∠1.
证明:∵AD⊥BC,EF⊥BC(已知),
∴∠ADC=∠EFC=90°(垂直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
又∵AD平分∠BAC(已知),
∴_____=________.
∴∠1=∠E(等量代换).
21.如图,直线,交于点O,,垂足为O,平分,且,求的度数.
22.已知直线,平分且,,求的度数.

23.已知的两边与的两边分别平行,即,试探究:

(1)如图1,与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
(2)如图2,写出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探究,请归纳概括出一个真命题.
24.如图,,点M、N分别在上,点P、Q分别在、的内部,连接平分.
(1)若,求的大小;
(2)若,求证:平分.
25.【问题背景】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主题是《关于三角板的数学思考》,
【实践操作】
(1)小明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1所示的方式放置,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上,已知,,且,则的度数为______;
(2)如图2,小红将一个三角板放在一组直线与之间(其中),并使直角顶点A在直线上,顶点在直线上,现测得,,请判断直线与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3)现将三角板按图3方式摆放(其中),使顶点在直线上,直角顶点A在直线上,若,请写出与之间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第7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基础测试卷-【千里马·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2024)》参考答案:
1.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熟练掌握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由题意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B不是平移得到,C不是平移得到,D不是平移得到,
A是利用图形的平移得到.
故选:A.
2.D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是由两直线相交形成的,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角.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解:A选项:和不是由两直线相交形成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和不是由两直线相交形成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和两角有公共边,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和是由两直线相交形成的,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故D选项合题意;
故选:D.
3.C
【分析】如图,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得: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含义,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详解】解:由于OP⊥直线l,
根据题意知:点P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PO的长,
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PO=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5.C
【分析】本题考查垂线段最短,掌握垂线段最短的实际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沿垂直于围挡的路走才能使所走的路程最少,这是因为垂线段最短,
故选C.
6.B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得到,再由平角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
故选:B.
7.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交于点F,

∵,,
∴,
由∵,
∴,
故选:C.
8.A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判断.
【详解】解:①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①是假命题;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是真命题;
③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③是假命题;
④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因此由,得出④是假命题,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9.D
【详解】解:如图,
∵∠1+∠3=90°,
∴∠3=90°﹣40°=50°,
∵a∥b,
∴∠2+∠3=180°.
∴∠2=180°﹣50°=130°.
故选D.
10.A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1=88°,
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l2和l3平行,
∵92°+92°≠180°,
∴l1和l3不平行.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掌握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1.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真
【分析】根据命题及真假命题的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它是真命题;
故答案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及真假命题的判断,熟练掌握命题的概念及真假命题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12.25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得出,,由得出,得出,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
∴,
∵,
∴,
∴,
∵,
∴,
故答案为:.
13.42°
【分析】根据直角的定义可得∠COE=90°,然后求出∠EO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F,然后根据∠AOC=∠AOF ∠COF求出∠AOC,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
【详解】∵∠COE是直角,
∴∠COE=90°,
∴∠EOF=∠COE ∠COF=90° 24°=66°,
∵OF平分∠AOE,
∴∠AOF=∠EOF=66°,
∴∠AOC=∠AOF ∠COF=66° 24°=42°,
∴∠BOD=∠AOC=42°.
故答案为:4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计算,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14.140
【详解】将小桥横,纵两方向都平移到一边可知,小桥总长中矩形周长的一半,为140m.
1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过B作,则.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过B作,
∵,
∴,
∴,
又∵,
∴,
∴,
∴.
故答案为:.
16.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这三个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结合代入整理即可.
【详解】解:∵,
∴,,
∴,
∴,
∴,
故答案为:.
17.22
【详解】解:∵△ABC沿BC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DEF,∴AD=CF=3,AC=DF.
∵△ABC的周长等于16,∴AB+BC+AC=16,∴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F+DF+AD
=AB+BC+CF+AC+AD=16+3+3=22.
故答案为2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18.660.
【详解】解:如图,两条直道分成的四块草坪分别为甲、乙、丙、丁,
把丙和丁都向左平移2米,然后再把乙和丁都向上平移2米,组成一个长方形,长为32-2=30米,宽为24-2=22米,所以四块草坪的总面积是30×22=660(㎡).
故答案为:66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应用,将草坪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作图,根据所给的平移方式先找到A、B、C对应点的位置,然后描出,最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0.见解析
【分析】由AD垂直于BC,EF垂直于BC,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与EF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D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详解】证明:∵AD⊥BC,EF⊥BC(已知),
∴∠ADC=∠EFC=90°(垂直的定义).
∴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B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AD平分∠BAC(已知),
∴∠BAD=∠CAD.
∴∠1=∠E(等量代换).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图中角度的相关计算,由垂直的意义可得出,设,则.根据,可得出,进而可得出,.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出,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
设,则.
∵,
∴,
解得:.
∴,.
∵平分,
∴.
∵,
∴.
22..
【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的度数,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
∴,
∵平分,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23.(1),理由见解析
(2),理由见解析
(3)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1)(2)可推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详解】(1)解:,理由如下:
如下图,

∵,
∴,
又∵,
∴,
∴;
故答案为:;
(2)解:,理由如下:
如下图,

∵,
∴,
又∵,
∴,
∴,
故答案为:;
(3)解:由题意得: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命题与证明,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1)
(2)见解析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
(2)先证明得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证明,进而证明,即可证明平分.
【详解】(1)解:∵,,
∴,
又∵平分,
∴;
(2)解:∵,
∴,
∴,
∵平分,
∴,
又∵,
∴,
∴,
∴平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5.(1);(2);理由见解析;(3);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所以可得,进一步可求得答案;
(2)由已知可求得,,即可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结论;
(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进一步可得,再根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



故答案为:.
(2);
理由如下:
,,

,,



(3).
理由如下:





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