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5:D C A B D6-10:D C C C D11-15:B C A D B16-20:B B B A D21-25:A B A C B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18 分)(1)制度:科举制。影响:促进文化发展、增强爱国心、巩固中央统治。(6 分)(2)贡献:活字印刷术推动文化传播,火药改变战争格局,指南针促进航海发展。(6 分)(3)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6 分)27.(16 分)(1)史实: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册封回纥首领。(6 分)(2)条件:疆域辽阔、民族统一。(4 分)(3)意义:奠定近代版图,加强民族联系。(6 分)28.(16 分)(1)原因:政府鼓励、技术进步、航海安全。(6 分)(2)观点:开放促进发展,闭关导致落后。阐述:唐朝开放推动繁荣,清朝闭关使国力衰退。(10 分)七年级历史至品语烟地:心代过茶(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家八2025.07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Ⅱ卷5~8页。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料记载:“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说明隋朝大运河A.推动了国家统一B.巩固了隋朝统治管部食明天C.加强了北部边防管爱,南香碳部商D促进了南北交流理情2.唐太宗曾说:“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反映了他A.虚心纳谏B.仁政爱民C.重用人才D.注重文教3.以下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的·博世1灵红小公等常头《贞观政要·政体》杜甫《忆昔》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由是官吏多自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清谨…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图圆常空,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A.繁盛局面B.制度创新C.由盛转衰D.对外关系4.某校历史社团开展“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唐朝时期的钱币资料。它们可用于探究当时日本发现的洛阳出土的西安出土的东南亚发现的东罗马帝国金币·和同开弥乾元重宝开元通宝B.中外贸易的发展A.城市商业的繁荣C.科学技术的创新D.社会风俗的演变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5。唐朝思想家柳宗元反对向天祈求赏罚,认为人力足以支配自然,这体现了他主张A.探究客观规律B.遵循佛教教义C.规范儒家伦理D.否定天命观念6、五代十国后期,后周皇帝周世宗采取了均定田赋、奖励农耕及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改革。这些举措A.结束藩镇割据局面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加速北方人口南迁D.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7.右图漫画作品《称重》中人物正在衡量“文”与“武”的重量。这幅作品反映了宋代爱麻,A.重视军队国父B.发展教育处西亚面卧上含家同·素C.崇文抑武丹D.分割相权香合,3外安,8,王安石变法是一场旨在改变北宋建立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变法中以增强国家军事力量为目的的举措是滋沁卖从入华四A.青苗法B.募役法C.保甲法崇D.方田均税法9.: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第一手史料是变解弦-酒过会脚求认.TA.杨家将故事年画《四郎探母》为装品。“合可致言中是”计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C.辽代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D.《岳飞精忠报国》历史剧本10.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一书生愤然写下“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此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南宋灭亡D.靖康之变11.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形成新的民族一一回回。这反映了元朝A.因俗而治B.民族交融C.经济繁荣D.文化昌盛12.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其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分封制13.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A.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B.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C.水陆交通商旅往来频繁D.形成全国性商业网络。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pdf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